一种自动血、袋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288发布日期:2018-08-21 17:0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血、袋分离机。



背景技术:

人血白蛋白所用原料血浆系以单采血浆术采集的健康人血浆,采集的血浆置血浆专用袋中,要求必须在6小时内冻结并置-20℃以下保存。待血浆达一定数量后,方可投入生产。生产前,要将冰冻血浆袋切破,挤出冰冻血浆块,再经过在融浆罐中37℃长时间融化。

目前,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厂家均靠人工操作,缺点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融浆时间长。专利“一种血浆袋自动清洗消毒破袋组合设备”(cn201320022542.x)中公开了一种集清洗、消毒和血、袋分离功能为一体的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传送机构、破袋机构和清洗机构,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过于复杂,血浆袋需要人工将其塞到设备内,工作效率较低,血浆收率较低,并且破碎之后的血浆袋标签碎片会污染血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设备结构过于复杂,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血、袋分离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血、袋分离机,包括工作台、驱动机构、机箱和传输机构;机箱安装在工作台上,传输机构末端与机箱联接,机箱内沿传输方向依次设有入料口、输送辊机构、挤压辊和血袋出料口,在输送辊机构下方设有破袋刀,机箱底部设有血浆出料装置,机箱侧面还设有齿轮机构。

所述挤压辊为上下布置,两个挤压辊之间的间隙为一个空血浆袋的厚度,以保证血浆袋内的血浆能够被最大限度的挤出。

所述血浆出料装置内设有绞龙,用于将血浆从机箱底部传输至融浆罐内。

所述输送辊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布置的至少两组输送辊组,相邻两组输送辊组之间的间距,以及最后一组输送辊组与挤压辊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血浆袋的长度;每组输送辊组包括有上下布置的两个输送辊。

由此,相邻两组输送辊组之间的间距,以及最后一组输送辊组与挤压辊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血浆袋的长度,以保证血浆袋不会从相邻两组输送辊之间或输送辊组与挤压辊之间掉落。

所述输送辊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前后布置的两组输送辊组,两组输送辊组之间的间距,以及后一组输送辊组与挤压辊之间的间距均小于血浆袋的长度,以保证血浆袋不会从两组输送辊之间或输送辊组与挤压辊之间掉落。

所述输送辊本体为圆柱形,其表面沿输送辊轴线方向均匀地设置有3-5条棱;在每条棱的中部,沿垂直于输送辊轴线方向开有一个与血浆袋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输送辊一端的表面还设有定位结构。由此,因血浆袋在破袋之前为鼓起状态,通过设置凹槽,使得血浆袋可以恰好卡在凹槽内。

棱的数量定为3-5条的原因在于:若棱的数量少于三条,则输送辊机构不能实现将血浆袋夹持住并运输的功能;若棱的数量多于五条,因血浆袋厚度不一致,容易导致血浆袋卡死在输送辊之间,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为了使血浆袋在经过输送辊机构时保持水平方向平稳运动,并以正确的角度顺利进入挤压辊,血浆袋上下两个输送辊上的棱不能以血浆袋长度方向为中心轴镜像对称布置,否则会造成血浆袋上下两个输送辊上的棱与棱相对,夹角与夹角相对,使得血浆袋在水平运输过程中上下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血浆袋不能以正确的角度顺利进入挤压辊。

因此:若所述棱的条数为奇数条,则每组输送辊组中,上下两个输送辊上的棱的角度始终保持一致;

若所述棱的条数为偶数条,则每组输送辊组中,上下两个输送辊上的棱的角度相差(180/n)°,n为棱的条数;且所有输送辊同步运行。

所述输送辊表面沿输送辊轴线方向均匀地设置有三条棱;所述凹槽为倒梯形槽;所述定位结构为定位孔或键。经申请人反复试验发现,输送辊上设置三条棱为最佳方案,即能够实现输送血浆袋的功能,又不会造成血浆袋卡死。

所述输送辊本体的直径为30-40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35-45mm,最大宽度为65-75mm;斜边的角度为150°-170°;所述棱的横截面轮廓线由h1、h2、h3、h4和h5五条曲线组成,其中h1与h5轴对称,h2与h4轴对称;h1、h2为半径为4-6mm的弧线,h3为直径为50-60mm的弧线;凹槽底端的横截面轮廓线h6为直径是40-50mm的弧线。

所述传输机构、输送辊机构和挤压辊通过驱动机构直接驱动或通过齿轮机构间接驱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自动血、袋分离机分离血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血浆袋从传输机构的前端被运送至末端,由入料口进入到机箱内,并被机箱内的输送辊机构夹持住;

第二步:血浆袋在被输送辊机构夹持并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被位于输送辊机构下方的破袋刀划破;

第三步:被划破后的血浆袋继续向前运动至挤压辊,挤压辊在把血浆袋继续向前运输的同时挤压血浆袋,将血浆袋里的血浆挤出;

第四步:被挤压出来的血浆向下掉落至血浆出料装置,然后被传输至融浆罐进行进一步处理;空的血浆袋则经血浆袋出料口被运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的全自动机械式破袋,从送料到出料全过程全自动完成,省时省力,工作效率相比现有技术提高一倍以上;接触血浆的操作人员由4人降低到0人,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污染血浆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破袋成本;血浆收率由原来的99%提高到现在的99.4%以上。

本发明使用划破后挤压的方式分离血浆与血浆袋,使得破袋后的血浆袋标签保存完整,无损伤现象,完全避免了标签进入血浆罐内,不仅避免了堵塞血浆罐,也避免了由标签对血浆造成污染。

输送辊上设置棱跟凹槽的设计,使得血浆袋能够刚好卡在输送辊之间,而且确保其能够沿水平方向平稳运动,以正确的角度顺利进入挤压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的截面图;

图6为输送辊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输送辊的正视图;

图8为图7中b-b的剖面图;

图9为图7中c-c的剖面图;

图10为图7中d-d的剖面图;

图11为输送辊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3为图12中a的放大图。

在图中:

1.工作台11.控制面板12.万向轮

2.机箱21.工作箱22.齿轮箱23.入料口24.挤压辊25.血袋出料口26.破袋刀27.托盘28.血浆出料装置29.绞龙

3.传输机构31.支撑支架

4.输送辊41.棱42.凹槽43.定位孔

51.电机a52.电机b53.电机c

6.血浆袋

221.过渡齿轮a222.过渡齿轮b223.滚压袋齿轮组a

224.滚压袋齿轮组b225.挤压袋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动血、袋分离机,包括工作台1、驱动机构、机箱2和传输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用于驱动设备的各个部件;传输机构3和机箱2均位于工作台1上方,机箱2位于传输机构3末端;传输机构3前端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传输机构3的支撑支架31,后端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传输机构3的电机a51;工作台1上还设有控制面板11,底部设有万向轮12。

机箱2内设有两个独立的箱,分别为工作箱21和齿轮箱22(如图4所示)。工作箱21位于传输机构3的正前方,齿轮箱22位于工作箱21侧面。工作箱21内沿传输方向依次设有入料口23、输送辊机构、挤压辊24和血袋出料口25,破袋刀26设置在输送辊机构下方,血袋出料口25出还设有托盘27(如图3所示)。

输送辊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前后布置的两组输送辊组,前后两组输送辊组的间距小于血浆袋的长度,且每组输送辊组由上下布置的两个输送辊4组成(如图3所示)。输送辊4本体为圆柱形,其表面沿输送辊方向均匀地设置有三条棱41。因血浆袋在破袋之前为鼓起状态,每条棱41的中部沿输送辊方向开有倒梯形的凹槽42,使得血浆袋可以恰好卡在凹槽42内;输送辊4一端的表面还设有定位孔43。为保证血袋6在经过输送辊机构时保持水平方向运动,并以正确的角度顺利进入挤压辊24,四个输送辊4必须同步运行,且每组输送辊组上下两个输送辊4上的棱41的角度保持一致(如图7所示)。

如图11所示,输送辊4本体的直径d为35mm;凹槽42的深度l1为40mm,最大宽度为l270mm,斜边的角度θ为170°。

如图13所示,棱41的横截面轮廓线由h1、h2、h3、h4和h5五条曲线组成,其中h1与h5轴对称,h2与h4轴对称;h1、h2为半径为5mm的弧形,h3为直径为56mm的弧形;凹槽42的底的横截面轮廓线h6为直径是44mm的弧形。

如图3所示,挤压辊24设有两个,两个挤压辊24为上下布置,其间隙为一个空血浆袋的厚度,以保证血浆袋内的血浆能够被最大限度的挤出。

如图3所示,血浆出料装置28设置在机箱2底端侧面,血浆出料装置28内设有绞龙29,用于将血浆从机箱底部传输至融浆罐内,绞龙29由电机b52驱动。

如图5所示,齿轮箱22内设有过渡齿轮a221、过渡齿轮b222、滚压袋齿轮组a223、滚压袋齿轮组b224和挤压袋齿轮组225;过渡齿轮b222与挤压袋齿轮组225和滚压袋齿轮组b224啮合,当挤压袋齿轮组225转动时,带动过渡齿轮b222转动,进而带动滚压袋齿轮组b224也随之转动;过渡齿轮a221与滚压袋齿轮组b224和滚压袋齿轮组a223啮合,当滚压袋齿轮组b224转动时,带动过渡齿轮a221转动,进而带动滚压袋齿轮组a223也随之转动;滚压袋齿轮组a223和滚压袋齿轮组b224分别与前后两组输送辊组连接,挤压袋齿轮组225与挤压辊24连接;电机c53通过电机轴与挤压袋齿轮225连接,用来驱动输送辊4和挤压辊24。

工作时,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血浆袋6从传输机构3的前端被运送至末端,由入料口23进入到工作箱21内,并被输送辊机构夹持住。血浆袋6在被输送辊机构夹持并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被位于输送辊机构下方的破袋刀26划破,然后继续向前运动至挤压辊24,挤压辊24在把血浆袋6继续向前运输的同时挤压血浆袋6,将血浆袋6里的血浆挤出,被挤压出来的血浆向下掉落至血浆出料装置28,然后被绞龙29传输至融浆罐进行进一步处理;空的血浆袋6则经血浆袋出料口25被运出至托盘27内进行收集。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