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贴标机的标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855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贴标机的标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标机的零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贴标机的标掌。



背景技术:

啤酒包装生产线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在粘贴商标的贴标机,而贴标机则是通过标掌完成贴标动作的。现有贴标机的标掌通常包括掌体,掌体上开设有相互平行且横穿掌体的凹槽,即凹槽的两端与外部连通,同时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与凹槽的宽度之比通常为1:1。这种标掌结构在贴标时,商标边角易翘起,取标时商标容易出现褶皱,影响外观,此外,由于现有的标掌上的凹槽深度相对较浅,涂胶量较大,也容易使得商标产生褶皱。

公开号为CN10156511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贴标机的贴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贴标装置的标掌上开有小于标贴外沿的凹槽,标掌凹槽的外沿作为涂胶面的凸台边,使用时仅在作为涂胶面的凸台边上涂覆胶层,标掌的小于标贴外沿的凹槽内无胶层,通过减小涂胶量避免商标产生褶皱。但是由于该标掌只能在商标的周缘涂胶,商标粘贴的牢固性相对较低,商标容易掉落。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用于用于贴标机的标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标边角不易翘起、商标不易褶皱且粘贴较为牢固的用于贴标机的标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贴标机的标掌,包括掌体,所述掌体上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凹槽,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凸条,所述掌体在所述凹槽的两端方向分别设置有光面部,所述光面部上开设有取标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和所述凸条的宽度之比为1.5: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取标槽的宽度为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光面部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相垂直,且所述光面部的宽度为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标掌厚度的60%-7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掌体上设置光面部,在取胶时光面部上的取胶量相对均匀,贴标时形成的胶层相对较薄,有效避免商标边角翘起,粘贴较为牢固,即商标的边角不易翘起;同时由于凹槽的宽度和凸条的宽度之比为1.5:1.1,取胶时凹槽内的胶水容易回流到胶桶内,凸条的取胶量减少,有效降低商标的吸胶量,商标中部不易褶皱且粘贴较为牢固。

2、通过将取标槽的宽度设置为6mm,在保证取标夹强度的前提小避免取标时标位皱起。

3、通过将凹槽的深度设置为标掌厚度的60%-75%,在确保标掌强度的前提下使得取标时胶水更容易回流到胶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贴标机的标掌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掌体; 11-凹槽;

12-凸条; 13-光面部;

14-取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贴标机的标掌,包括掌体10,掌体10具有成圆弧形的贴标面,为了便于附图的表达,在图1中将该贴标面展开示出。

掌体10上开设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凹槽11,凹槽的宽度方向与圆弧形的贴标面的轴线方向相同,每两个相邻的凹槽11之间形成有凸条12。此外,掌体10在凹槽11的两端方向分别设置有光面部13,即光面部13有两个,且其宽度方向与凹槽11的宽度方向相垂直,优选的,光面部13的宽度为5mm。光面部13与凸条12的顶面为同一圆弧面,也即凹槽11的两端并没有与外部贯通,也即凹槽11的端部与掌体10的侧边之间具有光面部13。这样,在取胶时光面部13上的胶量相对均匀,贴标时形成的胶层相对较薄,胶层厚度相对于其他部位可减小10%,有效避免商标边角翘起,即商标的边角不易翘起。

光面部13上开设有取标槽14,取标槽14的宽度优选为为6mm,远小于传统的8mm,这样可有效减小贴标时商标的吸水位置,避免取标时标位皱起。当然,与取标槽14配合的取标机的取标夹宽度也需要改小为5mm。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1的宽度和凸条12的宽度之比为1.5:1.1,具体的,凹槽11的宽度为1.5mm,凸条12的宽度为1.1mm。这样,凹槽11的宽度大于凸条12的宽度,取胶时凹槽11内的胶水容易回流到贴标机的胶桶内,凸条的取胶量减少,有效降低商标的吸胶量,与传统的标掌相比,取胶量可减少15%-20%,商标中部不易褶皱且粘贴较为牢固,整体耗胶水减少。此外,凹槽11的深度为标掌的掌体10厚度的60%-75,凹槽11太深会影响掌体10的强度,而太浅则会影响胶水回流的速度,而本实施例的深度则可在确保标掌强度的前提下使得取标时胶水更容易回流到胶桶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改变上述实施例中的凹槽11的宽度值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