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719阅读:1992来源:国知局
止退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生产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止退机构。



背景技术:

以车辆生产线为例,发动机缸体、缸盖或总成在生产线输送过程中,若线体速度较快,工件在进入某一工位时,受挡料器阻隔,位置会出现轻微后移,从而影响工件的定位。此外工件在转向过程中,由于受到向心力作用,也会容易出现后退现象。因此在某些特定场合,工件的止退是保证线体输送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目前对工件的止退一般由两种,一种为止退气缸,另一种为斜坡面止退器。

使用止退气缸时,当工件即将到达指定工位前气缸活塞伸出,阻挡在工件后端,防止其后退。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自动线,需要进行电气控制,在线体失电或压缩空气缺失的情况下,容易失效,且成本较高。

为斜坡面止退器一般设置在预定工位前,如图1所示,越靠近工位,斜坡面高度越高,在通过斜坡面后由止挡边1’阻挡后退。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止退功能,但当工件在某些工位需要返工后退时,则需要人工搬运,操作较为困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退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入成本低,不仅可以实现工件的止退,还可通过调整机构,快速完成工件后退要求,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止退机构,包括:底座、阻挡块、上限位销、下限位销和抬起销;其中,所述阻挡块通过旋转销与所述底座枢转连接;以所述旋转销所在处做竖直的基准线,所述上限位销和所述下限位销分别位于所述基准线两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抬起销与所述下限位销位于所述基准线的同一侧,与所述底座位置可变地插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止退机构,其中,在水平位置上,所述上限位销高于所述下限位销,且低于所述旋转销;所述抬起销与所述上限位销齐平。

如上所述的止退机构,其中,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旋转销;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上限位销;第三连接孔,连接所述抬起销;第四连接孔,连接所述下限位销。

如上所述的止退机构,其中,所述阻挡块具有台阶面结构,分别为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旋转销与所述阻挡块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和所述第二台阶面的结合处。

如上所述的止退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台阶面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二台阶面的重量,其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上限位销位于所述基准线的同一侧。

如上所述的止退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台阶面的一端呈倾斜面,以减轻重量。

如上所述的止退机构,其中,还包括:锁紧螺钉,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以在轴向方向上固定所述旋转销。

本实用新型的止退机构的阻挡块在转轴的连接下可以转动,上下两个限位销在基准线的两侧,以保证阻挡块左右枢转的极限位置,使用时,工件移动带动阻挡块枢转,阻挡块在工件的作用下枢转的极限由上限位销限制,形成工作极限位置,该工作极限位置保证工件可以正常通过;工件通过后,阻挡块枢转回原位,其在原位时,由下限位销限位,此时,可以阻挡以经过工件后退。进一步,抬起销位置可变,在需要退回工件时,抬起销改变位置以和上限位销一起支撑阻挡块,使阻挡块在没有工件的带动下就处于工作极限位置,以保证工件可以回退。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斜坡面止退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止退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止退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退机构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止退机构中底座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止退机构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止退机构中阻挡块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1’-止挡边;

本申请:1-锁紧螺钉;2-旋转销;3-抬起销;4-阻挡块;5-下限位销;6-底座;7-上限位销;601-第一连接孔;602-第二连接孔;603-第三连接孔;604-第四连接孔;605-第五连接孔;606-第六连接孔;6031-沉孔;6032-底;401-倾斜面;402-第一台阶面;403-销孔;404-第二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止退机构,参见图2到图7,包括:底座6,可以固定连接其他零部件,其他零部件例如可以包括阻挡块4、上限位销7、下限位销5和抬起销3。

阻挡块4通过旋转销2与底座6枢转连接,因此可以知晓,阻挡块4是可以转动的,在工件输送过程中,工件会推抵阻挡块4转动,以使得自身(工件)可以通过。

为了保证工件推抵时,阻挡块4转动的范围,避免转动角度过大,影响整个流水线工作,因此止退机构还具有上限位销7和下限位销5(可以简称为两个限位销),以对阻挡块4进行限位,两个限位销设置的位置在旋转销2的两侧,以保证阻挡块4无论向那个方向转动都能被限制位置。

具体的,以旋转销2所在处做竖直的基准线,上限位销7和下限位销5分别位于所述基准线两侧,与所述底座6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限位销7高于下限位销5。需要注意,工件的移动方向是在从下限位销5一侧指向上限位销7一侧的方向上移动。阻挡块4在工件的推抵下旋转至上限位销7的限位位置,以该位置作为工作极限位置,处于该工作极限位置时,阻挡块5与工件流水线基本持平,不影响工件的通过。在工件通过后,阻挡块4回复原来位置,此时阻挡块4就从流水线上突出,阻挡工件后移,并且具有定位销5,确定其回复原位时的极限位置,同时提供阻挡里,避免工件后移的力继续使阻挡块4转动,即定位销5即确定了阻挡块4的原位位置,又保证其由足够的力使工件不后移。

继续说明抬起销3,其与下限位销5位于基准线的同一侧,与底座6位置可变地插接连接,其目的是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回退处理时,旋转阻挡块4到工作极限位置,由上定位销7约束阻挡块4向该方向继续转动,同时,改变抬起销3的位置,使其伸出限制阻挡块4朝另一个方向转动,通过上定位销7和抬起销3的配合,使阻挡块4保持位置不变,以使工件可以自由退回。

优选的,在水平位置上,上限位销7高于下限位销5,且低于旋转销2;抬起销3与所述上限位销7齐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紧螺钉1,设置在所述底座6的顶部,以在轴向方向上固定所述旋转销2。

为了配合上述各零部件的安装,底座6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601,连接所述旋转销2;第二连接孔602,连接所述上限位销7;第三连接孔603,连接所述抬起销3;第四连接孔604,连接所述下限位销5;第五连接孔605,连接所述锁紧螺钉1。

所述阻挡块4具有台阶面结构,分别为第一台阶面402和第二台阶面404,所述旋转销2与所述阻挡块4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402和所述第二台阶面404的结合处。第一台阶面402的重量小于所述第二台阶面404的重量,其第一台阶面402与所述上限位销7位于所述基准线的同一侧。由于两个台阶面的重量不同,在阻挡块4需要进行回复原位的转动时,可以通过该重量差,实现自动回转。该重量差可以有多种方式形成,例如在第一台阶面402的一端形成倾斜面401,以减轻重量。

下面以一个完整的实施例说明止退机构的结构,需要注意,此处仅为了方便理解整体结构,而不限定本申请的止退结构必须具有下列的零部件以及特征。

止退机构包括:锁紧螺钉1、旋转销2、抬起销3、阻挡块4,下限位销5、底座6和上限位销7。

参见附图2到图4,底座6是整个机构的安装主体,其上通过螺纹连接装有旋转销2、下限位销5、上限位销7。旋转销2前端为外螺纹,与底座连接,后端为销轴,与阻挡块4上的销孔403配合(参见图7),同时在旋转销2的上端采用锁紧螺钉1对其进行锁死,防止松脱。

底座6后面装有抬起销3(以阻挡块4所在面为“前”,相对的一面为“后”),抬起销3为阶梯轴,正常状态下,抬起销的大头插入销孔,小头朝后,此时抬起销并不发挥作用,只有当工件需要回退时,才将抬起销的大头和小头对调,使得小头插入,并从底座6前面凸出,由于抬起销3和上限位销7的销径以及安装高度一样,于是便可使得阻挡块4处于水平位置,工件可只有前进和后退。

阻挡块4进行不对称设计,使其一端重,一端轻,自然状态下,头重的一侧会绕着旋转销2下垂,头轻的一侧则会上扬。当工件经过该机构时,挤压阻挡块4的斜面,使其受到向下的力,头轻的一侧就会下降,同时头重的一侧上扬,当头轻的一侧与上限位销7接触时,两头高度保持水平,工件可自由通过,当工件通过后,由于重力作用,阻挡块4便会恢复常态,头重的一侧落在下限位销5。若工件出现后移,则直接顶在阻挡块4的后端面上,从而达到止退的目的。

参见附图5和6,底座6上加工有若干孔,其中第一连接孔601为旋转销2的安装螺纹孔;第二连接孔602为上限位销7的安装螺纹孔;第三连接孔603为抬起销3的安装阶梯孔,其中,第三连接孔603为有阶梯孔,从后到前依次为沉孔6031、底孔6032,沉孔6031的直径大于底孔6032的直径。这两个孔分别对应抬起销3的大头和小头;第四连接孔604为下限位销5的安装螺纹孔,第五连接孔605为锁紧螺钉1的安装螺纹孔,第六连接孔606为螺栓安装过孔,用于整个机构的固定安装。

参见附图,阻挡块4为整个机构的核心零件,销孔403设置在整个块的偏心位置,这样就会造成阻挡块的一端重,一端轻。

可以理解,阻挡块4可以通过上述重量差自动转动,也可以通过此处偏心设置销孔403实现转动,当然,这两种只是可选的实施方式,非自动转动,例如手动控制、电控控制同样可以用于本申请。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