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标本试管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940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标本试管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标本试管箱。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测中,标本试管箱用于存储标本试管。根据标本试剂量的不同,常用的标本试管包括长试管与短试管,现有的标本试管箱通常只适用于存储一种尺寸的试管,用于存储不同尺寸试管的标本试管箱若调换使用将有损坏标本的危险。则存储不同尺寸的标本试管需要购买对应的标本试管箱,容易造成设备冗余,并且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标本试管箱,适用于存储长试管或短试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标本试管箱,包括:

箱体,该箱体的内壁上由上而下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其中第一安装槽相对于箱体底部内侧的垂直高度匹配于长试管的高度,第二安装槽相对于箱体底部内侧的垂直高度匹配于短试管的高度,宽度较大的第二安装槽沿水平方向相对于第一安装槽向外延伸,该第一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卡口,该第二安装槽沿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安装槽向外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卡口;

匹配于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安装板,该第一安装板底面的周部上设置有匹配于第一安装卡口的第一安装卡块,第一安装板的中部上设置有匹配于长试管的第一通孔;

匹配于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安装板,该第二安装板底面的周部上设置有匹配于第二安装卡口的第二安装卡块,第二安装板的中部上设置有匹配于短试管的第二通孔;

匹配于箱体的箱盖,该箱盖的一侧枢接于箱体的一侧上,箱盖的另一侧与箱体的另一侧经搭扣结构进行活动性连接,该箱盖与箱体内腔形成的有效高度大小大于长试管的长度大小;箱盖内侧上设置有用于试管封口的硅胶垫,该硅胶垫以匹配于第一通孔的形式分布于箱盖内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侧上均设置有环状海绵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箱盖的外侧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选用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可获得适用于长试管或短试管的标本试管箱,既可用于存储长试管、也可用于存储短试管,用途广泛,有助于节省成本;供试管穿过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侧均设置有环状海绵块,有利于提高试管的稳定性;将试管放置到箱体内并闭合箱盖后,箱盖内侧上的硅胶垫将每一试管的开口密封,有效避免试管之间样本的泄露和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箱体与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板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安装板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第一安装槽;21、第一安装卡口;3、第二安装槽;31、第二安装卡口;4、箱盖;41、把手;5、搭扣结构;6、第一安装板;61、第一通孔;7、第一安装卡块;8、第二安装板;81、第二通孔;9、第二安装卡块;10、环状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一种用于医学检测的标本试管箱,包括箱体1、箱盖4、第一安装板6和第二安装板8,箱体1的内壁上由上而下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3,其中第一安装槽2相对于箱体1底部内侧的垂直高度匹配于长试管的高度,第二安装槽3相对于箱体1底部内侧的垂直高度匹配于短试管的高度,宽度较大的第二安装槽3沿水平方向相对于第一安装槽2向外延伸,该第一安装槽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卡口21,该第二安装槽3沿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安装槽2向外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卡口31;第一安装板6匹配于第一安装槽2,该第一安装板6底面的周部上设置有匹配于第一安装卡口21的第一安装卡块7,第一安装板6的中部上设置有匹配于长试管的第一通孔61;第二安装板8匹配于第二安装槽3,该第二安装板8底面的周部上设置有匹配于第二安装卡口31的第二安装卡块9,第二安装板8的中部上设置有匹配于短试管的第二通孔81,第一通孔61与第二通孔81的内侧上均设置有环状海绵块10;箱盖4匹配于箱体1,该箱盖4的一侧枢接于箱体1的一侧上,箱盖4的另一侧与箱体1的另一侧经搭扣结构5进行活动性连接,该箱盖4与箱体1内腔形成的有效高度大小大于长试管的长度大小,箱盖4的外侧上设置有把手41;箱盖4内侧上设置有用于试管封口的硅胶垫(未图示),该硅胶垫(未图示)以匹配于第一通孔61的形式分布于箱盖4内侧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存储需要选择对应于长试管的第一安装板6或对应于短试管的第二安装板8,将第一安装板6或第二安装板8安装至箱体1内,再将需要存储的长试管或短试管穿过第一通孔61或第二通孔81放置到箱体1内。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