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3425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平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平台(例如折叠机的垂直下压结构),属于自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经常遇到能够升降工作的机构,例如在打包行业,我们经常会遇到压缩反弹性非常大的物体,要想将其压缩打包到较小的包装中,需对其进行下压,传统的垂直下压结构因为重量集中在一端,电机需要克服很大的力才可以将下压的工作部提起。当发生刹车失灵的情况,整个系统会变得非常危险,巨大的重物掉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且这样的结构需要的电机功率很大,能耗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耗低、减少磨损的升降平台,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平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导轨装置和配重块,所述第一导轨装置用于固定、引导配重块在第一支架上移动;所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导轨装置和升降工作部,所述第二导轨装置用于固定、引导升降工作部在第二支架上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上方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支架上方安装有第二从动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主动轮上安装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与第一升降板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板或升降工作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轨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配重块连接。所述滑轨、滑块为两组,且对称设置,确保配重块稳定。所述滑块连接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与配重块连接。

所述第二导轨装置包括齿轮和与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齿轮与升降工作部连接。所述齿轮和与齿条为两组,且对称设置,确保升降工作部稳定。同时,所述齿轮通过第二横轴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与第二升降板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板与升降工作部连接。

为了升降的稳定性,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主动轮和链条为两组,所述两组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主动轮和链条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滚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两个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滚轴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两个主动轮通过第三滚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滚轴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链轮连接配合配重,减少了电机负载,由于链条两端等重,即使电机刹车失灵,也不会发生升降工作部掉落导致安全问题,提高了安全性,也因为链条两端等重,支架受力均匀,减少了支架偏向一端倾斜的趋势。传统的升降结构(如垂直下压结构)因为没有在另一端配重,电机需要克服很大的力才可以将升降工作部提起,而且发生刹车失灵的情况,会使得整系统产生安全隐患,这使得这个结构需要的电机功率很大,能耗很大。而且因为两侧重量都在压板那一侧,在反复提升下降的过程中,承重点的结构容易磨损。所有这些缺点决定了打包系统对安装及零部件必须有着极高的要求,能耗高安全性低,以及不适用现在这个注重节能的时代了。本实用新型第一解决了系统安全性问题,即使刹车失灵,升降工作部也不会突然掉落。第二解决了能耗降低的问题,因为一端加有配重,电机不需要完全克服一端力度来做提升,可以选用小功率电机。第三解决了在高频运动下中运动模块磨损减小的问题,因为承重均匀,不会产生受力特别巨大的点,减小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平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的两侧均安装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均安装有滑块4,两侧的滑轨3、滑块4对称设置,确保配重块6稳定,所述两滑块4连接有第一升降板5,所述第一升降板5与配重块6连接,配重块6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重量。所述第二支架2的两侧均安装有齿轮9和与齿轮9配合的齿条14,所述齿轮9通过第二横轴连接在一起,第二横轴安装在第二升降板10上,第二升降板10与升降工作部11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1上方的两侧各安装有第一从动轮7,两个第一从动轮7通过第一滚轴连接在一起,第一滚轴固定在第一支架1上;所述第二支架2上方的两侧各安装有第二从动轮8,两个第二从动轮8通过第二滚轴连接在一起,第二滚轴固定在第二支架2上;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所述支架上两侧各安装有主动轮13,主动轮13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一从动轮7、第二从动轮8,两个主动轮13通过第三滚轴连接在一起,第三滚轴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

在支架上,一侧的第一从动轮7、第二从动轮8和主动轮13上安装有链条12,另一侧的第一从动轮7、第二从动轮8和主动轮13上也安装有链条12,所述链条12的一端与第一升降板5连接,所述链条12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板10或升降工作部11连接(如图1所示),这样结构提高升降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第一解决了系统安全性问题,即使刹车失灵,升降工作部也不会突然掉落。第二解决了能耗降低的问题,因为一端加有配重,电机不需要完全克服一端力度来做提升,可以选用小功率电机。第三解决了在高频运动下中运动模块磨损减小的问题,因为承重均匀,不会产生受力特别巨大的点,减小磨损。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