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4963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装车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袋装水泥一般通过水泥装车机装车,水泥装车机包括水平皮带机和倾斜设置的升降皮带机,升降皮带机转动连接于水平皮带机的出料端,水平皮带机的下部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位于水平台上,在行走机构作用下水平皮带机能够带动升降皮带机沿水平台前后运动。

水泥装车机装车时,货车车厢置于升降皮带机的落料端下方,袋装水泥从升降皮带机落料端落入货车车厢中。袋装水泥落入车厢中时,会产生水泥灰扬尘,不仅造成水泥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特别是对于现场的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粉尘环境中,对人体危害很大,极易得职业病。

针对上述问题,有的厂家在落料端的上部安装了收尘罩,但是收尘罩位置固定,不能随水平皮带机前后移动,也不能随升降皮带机上下移动,即不能够随水泥灰扬尘点位置移动而移动,导致收尘效果差,仍然会造成水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装置可与扬尘点同步移动的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减少水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包括:收尘器和与所述收尘器相连通的高压风机,所述收尘器通过收尘管道与吸尘装置连接,所述吸尘装置位于升降皮带机落料端的上方,所述吸尘装置通过滑轮系统和连接杆与水平皮带机下部的行走机构连接;所述滑轮系统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滑轮系统包括升降电动葫芦、钢丝绳、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升降电动葫芦、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位于所述吸尘装置的上方,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电动葫芦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尘装置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行走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尘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顶部吸尘罩、两个侧吸尘罩、水平支架、两个侧支架、上支架和固定收尘管;所述顶部吸尘罩固定设于所述水平支架的中部;两个所述侧支架分别固定连接有行走小车,两个所述行走小车分别位于所述水平支架的两端,两个所述侧吸尘罩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所述侧支架上;所述固定收尘管包括竖向的主管体和设于所述主管体两侧的侧固定收尘管,两个所述侧固定收尘管与所述主管体相连通,所述主管体固定于所述顶部吸尘罩的上部,所述主管体的下部开口与所述顶部吸尘罩相连通,两个所述侧固定收尘管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吸尘罩相连通;所述主管体的上部开口与所述收尘管道相连通;所述上支架固定设于所述水平支架上并位于所述顶部吸尘罩外部,所述钢丝绳的下端与所述上支架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行走小车与所述顶部吸尘罩之间分别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水平支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行走小车上。

优选的,所述水平支架的前部、后部以及两个所述侧支架上皆设有挡尘帘或者挡尘布。

优选的,所述收尘管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收尘管道和伸缩管,所述上收尘管道与所述收尘器相连接,所述伸缩管与所述主管体的上部开口相连接;所述上收尘管道位于所述水平皮带机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水平皮带机和升降皮带机的下方设有下吸尘管道,所述下吸尘管道与所述收尘器相连通,所述下吸尘管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吸尘口。

优选的,所述收尘器为袋式收尘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滑轮系统设于行走机构上,滑轮系统包括升降电动葫芦、钢丝绳、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升降电动葫芦、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位于吸尘装置的上方,钢丝绳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钢丝绳的一端与升降电动葫芦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吸尘装置连接;当升降皮带机升降时,升降电动葫芦将钢丝绳收回或者放出,拉动吸尘装置上升或者下降,使得吸尘装置能够与升降皮带机同步升降;由于连接杆的一端与行走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吸尘装置固定连接,使得吸尘装置能够跟随水平皮带机和升降皮带机沿水平方向同步前后运动;从而使得吸尘装置一直处于扬尘点的上方,对水泥灰扬尘收尘效果好,减少了水泥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工作人员职业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吸尘装置和升降皮带机的右视图;

图中:1-水平皮带机;2-升降皮带机;21-落料端;3-行走机构;4-水平台;5-袋式收尘器;51-回灰口;6-高压风机;7-吸尘装置;70-挡尘帘;71-水平支架;72-行走小车;73-侧支架;74-侧吸尘罩;75-顶部吸尘罩;76-主管体;77-侧固定收尘管;78-电动推杆;79-上支架;8-伸缩管;9-上收尘管道;10-下吸尘管道;11-升降电动葫芦;12-第一滑轮;13-第二滑轮;14-连接杆;15-车厢;16-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袋装水泥装车机用除尘系统,包括:袋式收尘器5,袋式收尘器5连通有高压风机6,袋式收尘器5与吸尘装置7相连通,其中,吸尘装置7设于升降皮带机2的落料端21的上方,吸尘装置7通过滑轮系统和连接杆14与水平皮带机1下部的行走机构3连接。

如图1所示,滑轮系统设于行走机构3上,滑轮系统包括升降电动葫芦11、钢丝绳16、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13,升降电动葫芦11、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13固定于行走机构3上且位于吸尘装置7的上方,钢丝绳16绕过第一滑轮12和第二滑轮13,钢丝绳16的一端固定绕于升降电动葫芦11上,钢丝绳16的另一端与吸尘装置7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4共同所示,吸尘装置7包括顶部吸尘罩75、两个侧吸尘罩74、水平支架71、两个侧支架73、上支架79和固定收尘管;

顶部吸尘罩75和上支架79均固定于水平支架71的中部,上支架79位于顶部吸尘罩75的外部;

钢丝绳的下端固定于上支架79上;

顶部吸尘罩75的上部设有固定收尘管,固定收尘管包括竖向的主管体76,及设于主管体76两侧且与主管体76相连通的侧固定收尘管77,主管体76的下端与顶部吸尘罩75相连通,主管体76的上端依次通过伸缩管8、上收尘管道9与袋式收尘器5相连通;上收尘管道9设于水平皮带机1的上方。

水平支架7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行走小车72,两个侧支架73分别固定于两个行走小车72上,两个侧吸尘罩74分别固定设于两个侧支架73上,两个侧吸尘罩74通过管道与两个固定收尘管77相连通。

两个行走小车72与顶部吸尘罩75之间分别设有一个电动推杆78,电动推杆78的一端铰接于水平支架71上,另一端铰接于行走小车72上,两个电动推杆78同时动作,同时推动行走小车72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使两个侧吸尘罩74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如图1所示,行走机构3与上支架79之间设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行走机构3上,另一端与上支架79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水平皮带机1和升降皮带机2的下方设有下吸尘管道10,下吸尘管道10与袋式收尘器5相连通,下吸尘管道10上设有多个吸尘口。

水泥装车机装车时,货车车厢15处于落料端21的下方,顶部吸尘罩75处于落料端21的上方,调节两个电动推杆78的伸出长度,使两个侧吸尘罩74位于货车车厢15的两侧上方,当袋装水泥从落料端21落入车厢15时,产生的水泥灰扬尘通过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吸收至袋式收尘器5中,水泥灰在袋式收尘器5中回收,回收的水泥灰从袋式收尘器5下部的回灰口51中流出。

如果升降皮带机2上下运动,则通过升降电动葫芦11带动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上下移动,使得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能够与升降皮带机2同步上下运动;如果在行走机构3作用下水平皮带机1带动升降皮带机2前后运动,则通过连接杆14带动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同步前后运动,连接杆14还可以防止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摆动。

通过滑轮系统和连接杆14的设置,使得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能够随着扬尘点同步移动,始终处于扬尘点的上方,因而能够吸收绝大多数的水泥灰扬尘,减少了水泥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水泥灰对环境的污染,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进一步降低水泥灰扬尘的危害,在水平支架71的前部、后部和两个侧支架73上设有挡尘帘70或者挡尘布,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水泥灰扬尘不易溢出,便于顶部吸尘罩75和两个侧吸尘罩74吸尘。

袋装水泥在水平皮带机1和升降皮带机2上输送时,也会产生水泥灰扬尘,故在水平皮带机1和升降皮带机2的下部设有下吸尘管道10,下吸尘管道10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吸尘口,下吸尘管道10与袋式收尘器5相连通。

如图3所示,设置了两台水泥装车机,每一台水泥装车机均设有一套吸尘系统,两套吸尘系统连接于同一个袋式收尘器5上,以节省成本,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一套或者两套吸尘系统,当然,袋式收尘器5也可以连接有一套或者多套吸尘系统。

上述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做出的种种变化,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