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线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955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改良型线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盘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良型线盘。



背景技术:

线缆多为光缆、电缆,将成卷的线缆,线缆为了放置和使用方便,都卷绕在绕线盘上,已有的绕线盘上大都是由绕线轴和两端的圆形固定板组成,其结构简单,绕线、使用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绕线轴的大小不同,线缆绕设于绕线轴上,在使用时,无法直观地观察线缆的剩余数量。再者,现有技术中的绕线盘无法直接区分线缆的型号以及预留线缆头,在使用上存在很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线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改良型线盘,具有一工字型的主体,主体包括:第一盘面、第二盘面以及夹设于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之间的圆柱状绕线筒,所述的第一盘面的外壁上成型有一轴承口,轴承通过轴承套限位安装于轴承口内,第一盘面上设置有一摇把;于第一盘面上开设有一贯穿第一盘面的视察口,于视察口上设置有一透明板,以形成一视察窗;所述的第一盘面上开设有一贯穿第一盘面自身的线槽,绕设于绕线筒上的线材其开端收藏于线槽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体上沿其轴线方向形成有一通道,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的外壁对应于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的内壁对应于通道分别形成有一套体,套体套设安装于绕线筒的两侧,使绕线筒和第一、第二盘面之间稳定组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盘面于开口处形成型有所述的轴承口;所述的轴承套侧壁上设置有卡钩,轴承口的侧壁对应成型有卡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视察口从对应于绕线筒的外壁边缘向第一盘面的边缘方向开设,以对应于主体内的绕线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均开设有所述的线槽,线槽从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的内壁贯穿于外壁,并且线槽的一端连接于开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盘面上开设有一六角孔,所述的摇把一端锁紧于六角孔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其套体上外壁上成型有凸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上设置有盘面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于线盘上设置有轴承,该轴承是为了便于线盘能够稳定、快速地进行收线或者放线;

2、本实用新型于第一盘面和第二盘面上设置有隐藏式的线槽,能够将线材的开端收纳于线槽中,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时能够快捷地找准线头;

3、本实用新型于第一盘面上设置有视察窗,能够直观地观察线材余量的多少;

4、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可以更换为不同的颜色,通过颜色对线材的型号进行区分,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前线材的型号;

5、本实用新型于第一盘面上设置有摇杆,能够通过摇杆摇动线盘,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改良型线盘,具有一工字型的主体,主体包括:第一盘面1、第二盘面2以及夹设于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之间的圆柱状绕线筒3,于主体的轴线方向上形成有一通道,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的外壁对应于通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的内壁对应于通道分别形成有一套体10、20,套体10、20套设安装于绕线筒3的两侧,使绕线筒3和第一、第二盘面1、2之间稳定组装,线缆绕设于绕线筒3上,为了使绕线筒3和第一、第二盘面1、2之间更稳定组装,于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其套体10、20上外壁上成型有凸肋,能够使套体10、20和绕线筒3两侧之间稳定卡合,于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上设置有盘面配件101、201。

所述的第一盘面1于开口处形成有一轴承口11,一轴承4通过轴承套41限位安装于轴承口11内,轴承套41侧壁上设置有卡钩411,轴承口11的侧壁对应成型有卡口111,轴承4通过轴承口11进入通道中,在使用时,通过轴杆穿设于通道上,轴杆穿过轴承4,轴承4辅助整个线盘绕轴杆的转动,实现收线或者放线。

另外,所述的第二盘面2上也可以于开口处成型一轴承口,于轴承口处放置一轴承,轴承也通过轴承套限位,那么,线盘可以通过一组轴承进行支撑以及辅助转动,线盘的转动更加稳定。

所述的第一盘面1上设置有一摇把5,第一盘面1上开设有一六角孔12,摇把5一端锁紧于六角孔12内,通过摇把5可以带动线盘的转动,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的第一盘面1上开设有一贯穿第一盘面1的视察口13,于视察口13上设置有一透明板,以形成一视察窗;视察口13从对应于绕线筒3的外壁边缘向第一盘面1的边缘方向开设,以对应于主体内的绕线空间,通过视察窗能够直管地观察现在线材余量的多少,以防线材不够用的情况发生。

所述的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均开设有一线槽6,线槽6从第一盘面1和第二盘面2的内壁贯穿于外壁,并且线槽6的一端连接于开口,在线槽6上可以设置一外壳61,外壳61是扣合安装于线槽6的开口边缘的,外壳61可以更换为不同的颜色,通过颜色对线材的型号进行区分,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前线材的型号。在使用时,线材绕设于绕线筒3上,线材的开端隐藏于线材6中,在使用时只需要将线材的开端从线槽6抽出即可,使用、收纳十分方便。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