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1222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板,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卡板。



背景技术:

名词解释

卡板:卡板又名托盘(pallet),是为了便于货物装卸、运输、保管和配送等而使用的由可以承载若干数量物品的负荷面和叉车插口构成的装卸用垫板。它是物流产业中最不起眼,却又无处不在的一种物流器具,是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主要手段。尽管只有一米见方大小,却“可以移动整个地球”,所以又叫做“活动的地面”、“移动的货台”。

国内标准规格通常有:1200L*1000W、1100L*1100W、1200L*800W。

卡板又可分单面卡板(四面入叉)、双面卡板(两面入叉),卡板和铁卡板多以川字型为主。卡板使用型式:两面进叉、四面进叉,适合平地使用;水平放置,平整有规律堆垛,均匀受力。

卡板又分为九脚型、田字型、川字型、双面型。

卡板的外型分类

双面型:此类卡板适合正反面都可以使用,广泛用于堆码方式使用及货架使用。

单面型:可分货架型和标准型及普通型,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选择不同的单面型卡板。

平板型:表面平整及表面为平面状。

间隙型:表面平整及表面木板之间为间隙状。

卡板的结构分类

九脚型卡板:卡板反面九脚分布,方型卡板的四边中间及四个角都各有四个脚卡板正中间一个脚共有九个脚,一般都为三个脚呈并排三组脚呈平行状。

川字型卡板:在九脚型卡板的反面外型基础上反面三组脚平行分布的卡板。

田字型卡板:在九脚型卡板的反面外型基础反面横的三组脚及竖的三组脚型成“田”字型状的卡板。

日字型卡板:在九脚型卡板的反面外型基础反面横的三组脚及竖的二组脚型成“日”字型状的卡板。

当前卡板主要采用塑料或者木材制作,尺寸比较大,容易损坏,对于一些对堆码高度要求高的场所,当前卡板在高度上,不能满足要求;也有一些卡板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高强度场景使用,一般负荷面组件包括多层金属条叠加铆接或焊接而成,金属用料多,厚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加工,整体结构轻薄的金属卡板。本实用新型利用焊接技术,单层负荷面完成负荷支撑,通过支撑柱体与多条负荷面组件同时焊接,增强了单层负荷面的负荷强度。

一种焊接卡板,包括: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负荷面组件包括三条负荷面主承载条、多条负荷面副承载条,主承载条与副承载条在一个平面上,平面为负荷面;主承载条相互平行;主承载条之间由副承载条通过焊接工艺连接;

支撑组件包括四条以上的支撑柱体,支撑柱体一端通过焊接工艺与负荷面的垂直连接;支撑柱体与负荷面的焊接点位于主承载条与副承载条的焊接位置,支撑柱体同时与焊接部位的主承载条、副承载条焊接连接。

支撑柱体同时与焊接部位的主承载条、副承载条焊接连接时,有两种具体情况:

如果主承载条、副承载条已经完成焊接,形成一个平面,支撑柱体的焊接端面跨接主承载条、副承载条之间的焊缝,同时支撑主承载条、副承载条;

主承载条、副承载条通过与支撑柱体的焊接,形成一个平面。

支撑柱体同时与主承载条、副承载条焊接,增强了支撑柱体对负荷面的支撑强度;

主承载条、副承载条通过与支撑柱体的焊接,增加了主承载条、副承载条之间的焊缝长度,增强了负荷面的强度,使得主承载条、副承载条之间的焊接强度增强,使得单层型材能够支撑较大的负荷。

上述焊接卡板,副承载条包括两条边框副承载条121,122、多根内部副承载条131,132,141,142;两条边框副承载条与三条主承载条组成“日”字型框架,两条边框副承载条121,122为“日”字的左右两条竖线,三条主承载条 111,112,113为“日”字型框架的三条横线,主承载条、两条边框副承载条焊接,形成一个平面;

上述焊接卡板,内部副承载条分布在“日”字型框架内部,与相邻的两条主承载条通过焊接连接;其中两条内部副承载条,与“日”字型框架内部组成“田”字型框架;支撑柱体与“田”字型框架的焊接位置为“田”字型各个交叉点位置。

内部副承载条分布在“日”字型或“田”字型框架内部,可以有多种形态,如“米”字或“田”字或“日”字或“目”字等。

上述焊接卡板,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圆管构成,其直径为5mm到50mm,圆管壁厚为0.3mm到5.0mm;或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方管构成,其长宽为5mm 到50mm,方管壁厚为0.3mm到5.0mm;或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三角型管构成,其三边边长为5mm到50mm,壁厚为0.3mm到5.0mm。

上述焊接卡板,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U”型型材构成,其三边边长为 5mm到50mm,壁厚为0.3mm到5.0mm。

上述焊接卡板,“U”型型材的内凹槽内部,包括一个以上加强筋,加强筋壁厚为0.3mm到5.0mm。

上述焊接卡板,支撑组件的支撑柱体的高度为60mm到200mm。

上述焊接卡板,支撑柱体的型材规格大于负荷面组件型材规格。

上述焊接卡板,还包括支撑面组件;支撑面组件包括多条支撑面加强筋,支撑面加强筋与至少两个以上支撑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支撑面加强筋与负荷面平行。

上述焊接卡板,支撑面加强筋为条形材料构成,宽度为5mm到50mm,厚度为 0.5mm到5.0mm。

支撑面采用条形材料,而不采用与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相同的型材,能够减小焊接卡板的高度,同时也能达到增强支撑组件的强度,通过将两个以上的支撑柱体的柱体的另一端连接,增强了支撑柱体在水平方向抗冲击的能力。

支撑面的条形材料,可以组成多种形状,如“米”或“田”或“日”,或任意两个支撑柱体之间的连接形式。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第一为利用焊接技术,单层负荷面完成负荷支撑。第二为通过支撑柱体与多条负荷面组件同时焊接,增强了单层负荷面的负荷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一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一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一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一立体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二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二前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二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之二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图3、图4,一种焊接卡板,包括: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负荷面组件包括三条负荷面主承载条111,112,113、多条负荷面副承载条,主承载条与副承载条在一个平面上,平面为负荷面;主承载条相互平行;主承载条之间由副承载条通过焊接工艺连接;

支撑组件包括四条以上的支撑柱体151,153,157,159;支撑柱体一端通过焊接工艺与负荷面的垂直连接;支撑柱体与负荷面的焊接点位于主承载条与副承载条的焊接位置,支撑柱体同时与焊接部位的主承载条、副承载条焊接连接。

支撑柱体同时与焊接部位的主承载条、副承载条焊接连接时,有两种具体情况:

如果主承载条、副承载条已经完成焊接,形成一个平面,支撑柱体的焊接端面跨接主承载条、副承载条之间的焊缝,同时支撑主承载条、副承载条;

主承载条、副承载条通过与支撑柱体的焊接,形成一个平面。

支撑柱体同时与主承载条、副承载条焊接,增强了支撑柱体对负荷面的支撑强度;

主承载条、副承载条通过与支撑柱体的焊接,增加了主承载条、副承载条之间的焊缝长度,增强了负荷面的强度,使得主承载条、副承载条之间的焊接强度增强,使得单层型材能够支撑较大的负荷。

上述焊接卡板,副承载条包括两条边框副承载条121,122、多根内部副承载条131,132,141,142;两条边框副承载条121,122与三条主承载条111,112, 113组成“日”字型框架,两条边框副承载条121,122为“日”字的左右两条竖线,三条主承载条111,112,113为“日”字型框架的三条横线。

上述焊接卡板,内部副承载条分布在“日”字型框架内部,与相邻的两条主承载条通过焊接连接;其中两条内部副承载条131,132,与“日”字型框架内部组成“田”型框架;支撑柱体151,152,153,155,157,159与“田”字型框架的焊接位置为“田”字型各个交叉点位置。

内部副承载条分布在“日”字型或“田”字型框架内部,可以有多种形态,如“米”字或“田”字或“日”字或“目”字等。

上述焊接卡板,可以根据使用场景,有不同的规格尺寸,或为国际标准尺寸,X_1可以为1000.0MM,Y_1可以为1000.0MM或1020.0MM或1200.0MM。

上述焊接卡板,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圆管构成,其直径为5mm到50mm,圆管壁厚为0.3mm到5.0mm;或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方管构成,其长宽为5mm 到50mm,方管壁厚为0.3mm到5.0mm;或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三角型管构成,其三边边长为5mm到50mm,壁厚为0.3mm到5.0mm。

上述焊接卡板,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由“U”型型材构成,其三边边长为 5mm到50mm,壁厚为0.3mm到5.0mm。

上述焊接卡板,“U”型型材的内凹槽内部,包括一个以上加强筋,加强筋壁厚为0.3mm到5.0mm。

上述焊接卡板,支撑组件的支撑柱体的高度为60mm到200mm。

上述焊接卡板,支撑柱体的型材规格大于负荷面组件型材规格。

如图5、图6、图7、图8,上述焊接卡板,还包括支撑面组件;支撑面组件包括多条支撑面加强筋261,262,263,支撑面加强筋与至少两个以上支撑柱体的另一端连接,支撑面加强筋与负荷面平行。

上述焊接卡板,支撑面加强筋为条形材料构成,宽度为5mm到50mm,厚度为 0.5mm到5.0mm。

支撑面采用条形材料,而不采用与负荷面组件、支撑组件相同的型材,能够减小焊接卡板的高度,同时也能达到增强支撑组件的强度,通过将两个以上的支撑柱体的柱体的另一端连接,增强了支撑柱体在水平方向抗冲击的能力。

支撑面的条形材料,可以组成多种形状,如“米”或“田”或“日”,或任意两个支撑柱体之间的连接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