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吊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2095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平台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折叠吊笼。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平台从船舶到平台转运人员时需要用到载人吊笼,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吊笼,结构为载重的圆形底板,底板的周边间隔栓有编织绳缆,编织绳缆的上端组合形成环扣,人员站在底板周边,靠双手抓住编织绳缆确保安全。这种载人吊笼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海洋平台顶甲板距离海面往往超过20米,人员站立在底板周边若稍有不慎,存在坠入大海的危险,而在吊车吊运过程中,由于受到海风以及吊笼本身的晃动的影响,除了绳缆没有任何支撑结构支撑,大大降低了海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市面上也有一种吊笼,结构为圆形底板,底板的周边间隔连接有多个钢结构的支撑杆,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承重大,不易受到海风或者吊运过程本身的晃动影响,相对保障人员的安全性,但是该种结构较笨重,不易折叠,在运输船上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牢固、占用空间小、保障人员安全的可折叠吊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吊笼,包括

一承载组,承载组包括环形结构的支撑环以及置于支撑环内部的圆形状底板,支撑环与底板横向放置;

一圆环组,圆环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固定圆环组以及顶部圆环,固定圆环组由多个上下水平对应设置的固定圆环组成,同时支撑环的直径与固定圆环的直径相同且上下水平对应设置,顶部圆环的直径小于固定圆环的直径且顶部圆环与固定圆环、支撑环同轴设置;

一绳组,绳组包括第一绑扎绳组,第一绑扎绳组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在支撑环、固定圆环以及顶部圆环上的第一绑扎绳,多根第一绑扎绳呈环形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绑扎绳套装在支撑环上并在支撑环上集结固定形成一结点a,由下至上依次在固定圆环、顶部圆环集结固定,并由下至上依次形成结点b、结点c,支撑环环形阵列有多个结点a,固定圆环环形阵列都有多个结点b,顶部圆环环形阵列有多个结点c。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绳组还包括第二绑扎绳组,第二绑扎绳组包括分别围绕支撑环、固定圆环、顶部圆环并分别绑扎多个结点a、多个结点b、多个结点c的第二绑扎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圆环的个数为2个或3个,支撑环、固定圆环、顶部圆环之间的间距为0.5m-1.2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撑环、底板、固定圆环以及顶部圆环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同时支撑环、底板、固定圆环以及顶部圆环的外表面设有防腐漆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绑扎绳的个数为6-8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板的下部设有浮力泡沫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圆环靠近支撑环的结点a处分别设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与结点a连接,另一端设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承载组、一圆环组以及一绳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推广;圆环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固定圆环组以及顶部圆环,第一绑扎绳组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在支撑环、固定圆环以及顶部圆环上的第一绑扎绳,该结构的设计便于折叠,不在工作状态下不占用空间,同时使用时人员可站立在底板上,且置于固定圆环内,固定圆环对人员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吊笼在吊运时,无论是受到海风的影响或者在吊笼本身出现晃动情况下,都能够保障人员的安全,不会跌落至大海中。

2、第一绑扎绳套装在支撑环上并在支撑环上集结固定形成一结点a,由下至上依次在固定圆环、顶部圆环集结固定,并由下至上依次形成结点b、结点c,结点a、结点b、结点c的设置保证绑扎绳与支撑环、固定圆环、顶部圆环的连接牢固性,保证吊笼的安全使用。

3、第二绑扎绳组包括分别围绕支撑环、固定圆环、顶部圆环并分别绑扎多个结点a、多个结点b、多个结点c的第二绑扎绳,第二绑扎绳的设置起到固定第一绑扎绳的作用,连接更加牢固。

4、固定圆环的个数为2个或3个,对人员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支撑环、固定圆环、顶部圆环之间的间距为0.5m-1.2m,0.5m-1.2m的距离保证人员方便进出吊笼。

5、支撑环、底板、固定圆环以及顶部圆环的外表面设有防腐漆层,防止吊笼受海风海水的影响而发生腐蚀,延长吊笼的使用寿命。

6、第一绑扎绳的个数为6-8根,保证吊笼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又便于人员进出吊笼。

7、底板的下部设有浮力泡沫层,一旦出现绑扎绳断裂的情况,浮力泡沫层的设置能够付出水面,起到及时救生的作用。

8、固定圆环靠近支撑环的结点a处分别设有安全绳,安全绳的一端与结点a连接,另一端设有卡扣,为保证人员的安全,人员身上系上安全带,安全带与安全绳的卡扣连接,进一步增加安全保障功能和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吊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环、2-底板、3-固定圆环、4-顶部圆环、5-第一绑扎绳、6-结点a、7-结点b、8-结点c、9-安全绳、1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施例一种可折叠吊笼,如图1所示,包括

一承载组,承载组包括环形结构的支撑环1以及置于支撑环1内部的圆形状底板2,支撑环1与底板2横向放置;

一圆环组,圆环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固定圆环组以及顶部圆环4,固定圆环组由多个上下水平对应设置的固定圆环3组成,同时支撑环1的直径与固定圆环3的直径相同且上下水平对应设置,顶部圆环4的直径小于固定圆环3的直径且顶部圆环4与固定圆环3、支撑环1同轴设置;

一绳组,绳组包括第一绑扎绳组,第一绑扎绳组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在支撑环1、固定圆环3以及顶部圆环4上的第一绑扎绳5,多根第一绑扎绳5呈环形等间距设置。

第一绑扎绳5套装在支撑环1上并在支撑环1上集结固定形成一结点a6,由下至上依次在固定圆环3、顶部圆环4集结固定,并由下至上依次形成结点b7、结点c8,支撑环1环形阵列有多个结点a6,固定圆环3环形阵列都有多个结点b7,顶部圆环4环形阵列有多个结点c8,结点a6、结点b7、结点c8的设置保证绑扎绳与支撑环1、固定圆环3、顶部圆环4的连接牢固性,保证吊笼的安全使用。

绳组还包括第二绑扎绳组,第二绑扎绳组包括分别围绕支撑环1、固定圆环3、顶部圆环4并分别绑扎多个结点a6、多个结点b7、多个结点c8的第二绑扎绳,第二绑扎绳的设置起到固定第一绑扎绳5的作用,连接更加牢固。

固定圆环3的个数为2个或3个,对人员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支撑环1、固定圆环3、顶部圆环4之间的间距为0.5m-1.2m,0.5m-1.2m的距离保证人员方便进出吊笼。

支撑环1、底板2、固定圆环3以及顶部圆环4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同时支撑环1、底板2、固定圆环3以及顶部圆环4的外表面设有防腐漆层,防止吊笼受海风海水的影响而发生腐蚀,延长吊笼的使用寿命。

第一绑扎绳5的个数为6-8根,保证吊笼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又便于人员进出吊笼。

底板2的下部设有浮力泡沫层,一旦出现绑扎绳断裂的情况,浮力泡沫层的设置能够付出水面,起到及时救生的作用。

固定圆环3靠近支撑环的结点a6处分别设有安全绳9,安全绳9的一端与结点a6连接,另一端设有卡扣10,为保证人员的安全,人员身上系上安全带,安全带与安全绳9的卡扣10连接,进一步增加安全保障功能和系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承载组、一圆环组以及一绳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推广;圆环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固定圆环组以及顶部圆环4,第一绑扎绳组包括多个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在支撑环1、固定圆环3以及顶部圆环4上的第一绑扎绳5,该结构的设计便于折叠,不在工作状态下不占用空间,同时使用时人员可站立在底板2上,且置于固定圆环3内,固定圆环3对人员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吊笼在吊运时,无论是受到海风的影响或者在吊笼本身出现晃动情况下,都能够保障人员的安全,不会跌落至大海中。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