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121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收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验室、工厂、学校等都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设备进行科学实验和生产,每一种设备都有很多根导线与实现各个设备部件之前的连接,同时由于设备的导线数量过多,很多导线都是散落在各处,导线散乱放置,一来各个导线之间容易打绞,在连接部件时不能及时快速的识别各个导线的连接头,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同时,给实验操作、维修和测试带来很大麻烦,而且各个导线散乱放置在各处,容易积灰影响导电性能,并使得生产环境或实验环境脏乱差,同时还有很多备用导线也散乱放置,容易损伤线头。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收线盒就应用而生,现有的收线盒虽然能够对导线进行收纳归整,但是,现有的收线盒仅能对一种长度或者一种粗细的导线进行收纳归整,这就导致不同长度、粗细的导线就需要不同规格的收线盒才行完成收纳工作,使用起来还是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收纳不同长度的导线以及不同粗细导线的收线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收线盒,包括左导线盒、右导线盒、左线头盒、右线头盒,所述左导线盒、右导线盒、左线头盒、右线头盒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矩形槽,所述左线头盒固定在左导线盒的左端且左线头盒的右侧端面与左导线盒的左侧端面连通,所述右线头盒固定在右导线盒的右端且右线头盒的左侧端面与左导线盒的右侧端面连通,所述左导线盒的右侧端面以及右导线盒的左侧端面均设置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左导线盒右侧端面上设置的第二矩形槽向上延伸至左导线盒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右导线盒左侧端面上设置的第二矩形槽向上延伸至右导线盒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左导线盒的右端与右导线盒的左端通过可转动结构相连,所述左导线盒内、右导线盒内均设置有导线固定装置;

所述导线固定装置包括滑动杆,所述左导线盒或右导线盒的前侧内壁上设置有前滑道,所述左导线盒或右导线盒的前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前滑槽,所述左导线盒或右导线盒的后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后滑槽,所述前滑槽与后滑槽互相平行且距离左导线盒底部的距离相同,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伸入前滑槽、后滑槽内且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槽的底部、后滑槽的底部存在间隙,所述滑动杆沿前滑槽、后滑槽左右滑动,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前挡块、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固定在压缩弹簧的前端,所述后挡块固定在压缩弹簧的后端,所述前挡块的高度与前滑槽的槽宽相匹配且位于前滑槽的底部,所述后挡块的高度与后滑槽的槽宽相匹配且位于后滑槽的底部,所述前挡块的厚度大于滑动杆的前端与前滑槽底部的间隙宽度,所述后挡块的厚度大于滑动杆的后端与后滑槽底部的间隙宽度,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两个滑套,所述两个滑套间隔设置,每个滑套上均设置有两个手柄,当两个滑套相向移动时,两个滑套之间的压缩弹簧被进一步压缩,所述滑动杆的中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两个滑套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卡接结构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前后两侧通过轴固定有两组滚轮,托板上方设置有两个皮带,两个皮带的两端分别缠绕在托板前后两侧设置的两组滚轮上,所述皮带的移动方向与前滑槽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皮带上方设置有卡板,所述皮带的上表面与卡板的下表面摩擦接触,所述皮带的下表面与托板的上表面摩擦接触,所述卡板通过立柱固定在托板上,所述卡板上沿皮带移动方向设置有两个滑动卡槽,每个滑动卡槽内设置有卡线杆,两个卡线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皮带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可转动结构包括伸缩节与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用于连接左导线盒的右端面顶部与右导线盒的左端面顶部,所述伸缩节用于连接左导线盒的右端面的底部与右导线盒的左端面底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前滑槽、后滑槽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滑垫的内侧表面为锯齿状。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线头盒、右线头盒的长度为5厘米,高度为10厘米,宽度为15厘米。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导线盒、右导线盒的长度为60厘米,高度为6厘米,宽度为1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收线盒在使用时只需将收纳归整的导线放入导线盒内,然后根据导线的长度,拉动两个手柄使两个滑套相互靠近,进而将两个滑套之间的压缩弹簧压缩,此时,滑套与挡块之间的压缩弹簧被拉伸,使得前挡块、后挡块与滑槽的底部分离,接着便可以通过手柄给滑动杆施加作用力使其沿前滑槽、后滑槽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松开手柄,压缩弹簧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前挡块、后挡块与滑槽的底部接触,通过其摩擦力便可以实现滑动杆的限位,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导线收纳归整,接着,通过调整两个卡线杆之间的间距,由于皮带的上表面与卡板的下表面摩擦接触,所述皮带的下表面与托板的上表面摩擦接触,在调整两个卡线杆的间距时,只需用力使两个卡线杆沿各自的滑动卡槽移动即可,松手后利用皮带与卡板、托板之间的摩擦力便可以实现卡线杆的限位,从而适应不同粗细的导线收纳归整,整个过程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该收线盒可以收纳不同长度的导线以及不同粗细的导线,实用性和使用范围大大增加,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收线盒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收线盒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

图中标记为:左导线盒1、右导线盒2、左线头盒3、右线头盒4、导线固定装置5、滑动杆501、前滑槽502、后滑槽503、压缩弹簧504、前挡块505、后挡块506、滑套507、手柄508、支撑杆509、托板510、滚轮511、皮带512、卡板513、滑动卡槽514、卡线杆515、防滑垫516、伸缩节6、铰链结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3所示,该收线盒,包括左导线盒1、右导线盒2、左线头盒3、右线头盒4,所述左导线盒1、右导线盒2、左线头盒3、右线头盒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矩形槽,所述左线头盒3固定在左导线盒1的左端且左线头盒3的右侧端面与左导线盒1的左侧端面连通,所述右线头盒4固定在右导线盒2的右端且右线头盒4的左侧端面与左导线盒1的右侧端面连通,所述左导线盒1的右侧端面以及右导线盒2的左侧端面均设置有第二矩形槽,所述左导线盒1右侧端面上设置的第二矩形槽向上延伸至左导线盒1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右导线盒2左侧端面上设置的第二矩形槽向上延伸至右导线盒2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左导线盒1的右端与右导线盒2的左端通过可转动结构相连,所述左导线盒1内、右导线盒2内均设置有导线固定装置5;所述导线固定装置5包括滑动杆501,所述左导线盒1或右导线盒2的前侧内壁上设置有前滑道,所述左导线盒1或右导线盒2的前侧内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前滑槽502,所述左导线盒1或右导线盒2的后侧内壁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后滑槽503,所述前滑槽502与后滑槽503互相平行且距离左导线盒1底部的距离相同,所述滑动杆501的两端分别伸入前滑槽502、后滑槽503内且滑动杆501的两端分别与前滑槽502 的底部、后滑槽503的底部存在间隙,所述滑动杆501沿前滑槽502、后滑槽503左右滑动,所述滑动杆50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504、前挡块505、后挡块506,所述前挡块505固定在压缩弹簧504的前端,所述后挡块506固定在压缩弹簧504的后端,所述前挡块505的高度与前滑槽502的槽宽相匹配且位于前滑槽502的底部,所述后挡块506的高度与后滑槽503的槽宽相匹配且位于后滑槽503的底部,所述前挡块505的厚度大于滑动杆501的前端与前滑槽502底部的间隙宽度,所述后挡块506的厚度大于滑动杆501的后端与后滑槽503底部的间隙宽度,所述滑动杆501上套设有两个滑套507,所述两个滑套507间隔设置,每个滑套 507上均设置有两个手柄508,当两个滑套507相向移动时,两个滑套507之间的压缩弹簧 504被进一步压缩,所述滑动杆501的中部固定有支撑杆509,所述支撑杆509位于两个滑套 507之间,所述支撑杆509的上端通过卡接结构固定有托板510,所述托板510的前后两侧通过轴固定有两组滚轮511,托板510上方设置有两个皮带512,两个皮带512的两端分别缠绕在托板510前后两侧设置的两组滚轮511上,所述皮带512的移动方向与前滑槽502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皮带512上方设置有卡板513,所述皮带512的上表面与卡板513的下表面摩擦接触,所述皮带512的下表面与托板510的上表面摩擦接触,所述卡板513通过立柱固定在托板510上,所述卡板513上沿皮带512移动方向设置有两个滑动卡槽514,每个滑动卡槽514内设置有卡线杆515,两个卡线杆515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皮带512的上表面。该收线盒在使用时只需将收纳归整的导线放入导线盒内,然后根据导线的长度,拉动两个手柄508使两个滑套507相互靠近,进而将两个滑套507之间的压缩弹簧504压缩,此时,滑套507与挡块之间的压缩弹簧504被拉伸,使得前挡块505、后挡块506与滑槽的底部分离,接着便可以通过手柄508给滑动杆501施加作用力使其沿前滑槽502、后滑槽503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松开手柄508,压缩弹簧504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前挡块505、后挡块506与滑槽的底部接触,通过其摩擦力便可以实现滑动杆501的限位,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导线收纳归整,接着,通过调整两个卡线杆515之间的间距,由于皮带512的上表面与卡板513的下表面摩擦接触,所述皮带512的下表面与托板510的上表面摩擦接触,在调整两个卡线杆 515的间距时,只需用力使两个卡线杆515沿各自的滑动卡槽514移动即可,松手后利用皮带512与卡板513、托板510之间的摩擦力便可以实现卡线杆515的限位,从而适应不同粗细的导线收纳归整,收线结束后将左收线盒与右收线盒对折,不但可以缩小体积,还可以避免灰尘进入,整个过程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该收线盒可以收纳不同长度的导线以及不同粗细的导线,实用性和使用范围大大增加,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转动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可转动结构包括伸缩节6与铰链结构7,所述铰链结构7用于连接左导线盒1的右端面顶部与右导线盒2的左端面顶部,所述伸缩节6用于连接左导线盒1的右端面的底部与右导线盒2的左端面底部。

为了保证滑动杆501的限位效果,所述前滑槽502、后滑槽503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滑垫 516。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滑垫516的内侧表面为锯齿状。

根据最长用的导线规格,实验室、教学、科研、工厂通常实验台上连接导线长度小于1 米,因此,所述左线头盒3、右线头盒4的长度为5厘米,高度为10厘米,宽度为15厘米。进一步的是,所述左导线盒1、右导线盒2的长度为60厘米,高度为6厘米,宽度为15厘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