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961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追求更好生活品质,人们在洗漱时会使用到种类繁多的日常洗漱用品,所以洗漱台上会经常摆放大量物品,这样不仅会导致洗漱台的杂乱无章影响整体的美观性而且对于经常使用的洗漱用品在拿取非常不方便,特别是洗头时,当我们去拿洗发水时,不仅容易碰到其他瓶子,而且用过洗发水后,在放置瓶子时,因为只能单手操作,所以在放置时更不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不仅能充分利用浴室空间减少洗漱台上物品的摆放,而且使用时方便易操作,单手即可完成,特别是避免了拿取和放置瓶子时易碰到其他物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弹性支撑架、按压装置和后支撑架,所述弹性支撑架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盒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以夹持塑料瓶,弹性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杆和第一杆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垂直连接,另一端穿设第一弹簧后从盒体的侧壁伸出,并与盒体外的第一杆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盒体;所述后支撑架和按压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盒体另外的两个侧壁上,后支撑架由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盒体的侧壁,所述按压装置包括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二弹簧、第三支撑杆和第三杆头,所述第三支撑杆一端与第三支撑板垂直连接,另一端贯穿盒体侧壁并连接第三杆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三支撑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于盒体侧壁和第三杆头连接;在所述盒体的底板中心位置设有漏液孔,漏液孔底部设置四片瓣膜;通过按压装置挤压由弹性支撑架夹持的塑料瓶,将瓶中的液体挤出,并由漏液孔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盒体的设置后支撑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挂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设计塑料瓶挤压装置,可利用本装置侧壁上的挂钩孔,将洗发水等用品固定在墙壁上,节约了洗漱台的空间,同时方便取用。

第二,本实用新型设计塑料瓶挤压装置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支撑架,方便将瓶体固定,而且第一弹簧的设置可调整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塑料瓶,且弹簧的弹性可使支撑板将塑料瓶加紧。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按压装置,方便对装置内塑料瓶的挤压,第二弹簧可使第三支撑杆自动复位。

第四,本装置的底部留有漏液孔,方便液体流出,而且漏液孔上设置有四片瓣膜,可在非工作下密封液体,保护装置内瓶体的瓶口不受外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盒体,2、弹性支撑架,201、第一支撑板,202,第一弹簧,203、第一支撑杆,204、第一杆头,3、按压装置,301、第三支撑板,302、第二弹簧,303、第三支撑杆,304、第三杆头,4、后支撑架,401、第二支撑板,402、第二支撑杆,5、底板,501、漏液孔,502、瓣膜,6、挂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塑料瓶挤压装置,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盒体1、设置在盒体1内的弹性支撑架2、按压装置3和后支撑架4,所述弹性支撑架2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盒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以夹持塑料瓶,弹性支撑架2的对称式设置,可保证将塑料瓶牢固挤压,防止瓶体在盒体1内倾斜。弹性支撑架2包括第一支撑板201、第一弹簧202、第一支撑杆203和第一杆头204,所述第一支撑杆203一端与支撑板201垂直连接,另一端穿设第一弹簧202后从盒体1的侧壁伸出,并与盒体1外的第一杆头20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2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201,另一端连接盒体1;所述后支撑架4和按压装置3分别对称设置在盒体1另外的两个侧壁上,后支撑架4由第二支撑板401和第二支撑杆402组成,所述第二支撑杆402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401,另一端连接盒体1的侧壁,方便支撑盒体1内的塑料瓶,利于按压装置3的按压;所述按压装置3包括包括第三支撑板301、第二弹簧302、第三支撑杆303和第三杆头304,所述第三支撑杆303一端与第三支撑板301垂直连接,另一端贯穿盒体1侧壁并连接第三杆头304,所述第二弹簧302套设在第三支撑杆303上,且其两端分别于盒体1侧壁和第三杆头30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2和第二弹簧302均为压缩弹簧,在放置塑料瓶时,第一弹簧202的设置保证了第一支撑板201迅速复位,且在第一弹簧202的弹性作用下将塑料瓶夹紧;使用本装置时,第二弹簧302的设置保证了第三支撑板301的复位,利于盒体1内塑料瓶恢复至正常状态。在所述盒体1的底板5中心位置设有漏液孔501,漏液孔501底部设置四片瓣膜502;通过按压装置3挤压由弹性支撑架2夹持的塑料瓶,将塑料瓶中的液体挤出,并由漏液孔501流出,瓣膜502的 设置可在非工作下密封液体,保护装置内瓶体的瓶口不受外界污染。

使用时,拉动位于盒体1两侧的弹性支架2,将塑料瓶倒放在盒体1内,调整塑料瓶的位置,将塑料瓶瓶口正对底板5上的漏液孔501设置,按压位于盒体1前面面板上的按压装置上的第三杆头304,按压装置204通过第三支撑杆303的运动挤压塑料瓶,使液体流出,放开第三杆头304,利用第二弹簧202的弹力将第三支撑板301拉离塑料瓶,使塑料瓶体复位。漏液孔501中的瓣膜502设计,在使用时依靠液体的压力将瓣膜502向外压开,液体流出,松开第三杆头304后,由于大气的压力使瓶体回收,当瓶体内外气压相同时,瓣膜502处于平衡位置,起到密封瓶体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