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023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原料存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



背景技术:

人类早期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对天然物质的直接利用。渐渐地这些物质的固有性能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各种加工技术,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天然物质转变为具有多种性能的新物质,并且逐步在工业生产的规模上付诸实现。广义地说,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的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而这些所得的化工原料在存储是所需要装入密封桶内,得以保持,以防泄漏污染环境,由此产生了化工桶这一设备,工桶又叫塑胶化工桶,是运用科学配方研制吹塑而成,色泽多样,外形美观大方,在耐酸碱,耐腐蚀,防泄漏,不退色,不变形等方面达到包装性指标,是目前化工产品包装材料远途运输的理想选择。但传统的化工桶由于其材料为塑胶,在存储一些腐蚀性强的化工原料以及在碰撞时容易被腐蚀破损从而泄漏,且一些化工原料随着长时间存放容易产生一些化学气体,传统的化工桶只能通过打开桶盖才能有效的排出这些气体,同时一些化工原料的性质使其在温度过低时凝固成块状,存放在传统的化工桶内不易取出,同时传统的化工桶在运输过程中只能通过搬运来移动,十分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包括外桶、桶盖、出气阀管、隔温夹层、内桶、固定槽、加热器、滚轮组、密封胶圈、提手和把手,所述外桶两侧均固定有把手,所述外桶底端表面固定有滚轮组,所述外桶桶壁内部设有隔温夹层,所述外桶内壁表面顶端刻有螺纹固定圈,所述螺纹固定圈内旋转连接桶盖,所述桶盖顶端表面设有出气阀管,所述桶盖底端表面粘连有密封胶圈,所述螺纹固定圈正下方固定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卡扣连接内桶,所述内桶顶端固定有提手,所述外桶内部底端固定有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加热面贴附于内桶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桶为不锈钢外桶。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为防腐蚀金属内桶。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位环形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桶盖旋转入外桶内后其底端贴合密封内桶桶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化工原料存储桶通过设置的内桶外桶,便利于多重保护存储化工原料,避免化工原料的泄漏。

2、通过外桶内壁内设置的隔温夹层,以及设置与外桶内部的加热器,便利于桶内的温度的控制以及避免桶外温度影响桶内温度,有效的保护了桶内存储的化工原料。

3、通过设置的滚轮组以及把手,便利于桶体的移动与搬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工原料存储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化工原料存储桶的外桶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外桶;2、桶盖;3、出气阀管;4、螺纹固定圈;5、格网夹层;6、内桶;7、固定槽;8、加热器;9、滚轮组;10、密封胶圈;11、提手;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包括外桶1、桶盖2、出气阀管3、隔温夹层5、内桶6、固定槽7、加热器8、滚轮组9、密封胶圈10、提手11和把手12,所述外桶1两侧均固定有把手12,所述外桶1底端表面固定有滚轮组9,所述外桶1桶壁内部设有隔温夹层5,所述外桶1内壁表面顶端刻有螺纹固定圈4,所述螺纹固定圈4内旋转连接桶盖2,所述桶盖2顶端表面设有出气阀管3,所述桶盖2底端表面粘连有密封胶圈10,所述螺纹固定圈4正下方固定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卡扣连接内桶6,所述内桶6顶端固定有提手11,所述外桶1内部底端固定有加热器8。

其中,所述加热器8加热面贴附于内桶6底端。

其中,所述外桶1为不锈钢外桶。

其中,所述内桶6为防腐蚀金属内桶。

其中,所述提手11位环形提手。

其中,所述桶盖2旋转入外桶1内后其底端贴合密封内桶6桶口。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化工原料存储桶,工作时,通过旋转桶盖2将桶打开,将化工原料倒入内桶6内部,然后旋转桶盖2,封闭桶体,在化学原料产生气体时,可通过拧动桶盖2顶端的出气阀管3阀门,将桶内多余气体排出,在气温较低,桶内化工原料产生化学反应冷冻凝固后,可连通外桶1内的加热器8加热内桶,从而将存储于内桶6内的化工原料解冻,当需要取出存储的化工原料时,可打开桶盖2,通过提手11将内桶6拉出倾倒存储于内桶6内的化工原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