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084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冷却塔时,通常会在冷却塔内架设液压顶升平桥,随着冷却塔的加高,平桥标准节需顶升才能满足冷却塔高度,而加节到规定高度,每层平桥标准节均需安装附着装置,才能正常使用。现有技术当中,在冷却塔内与平桥标准节上分别设置有塔壁滑车组以及平桥滑车组,两者通过钢丝绳相连接,钢丝绳有效承力股数为3股,同时,钢丝绳的绳头在穿绕过塔壁滑车组后被立滑轮引向地面并与设置于地面上的预制埋件相连接。而由于此方案需在地面上预制埋件,费时费力,较为不方便。即便不预先预制埋件,临时选取冷却塔内基础面上的已有浇筑成型的构件连接钢丝绳,依然需要增加成品保护的施工措施和费用,且具有安全隐患。此外,随着平桥高度的抬升,钢丝绳的用量加大,进一步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迅捷、可降低平桥附着施工成本的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安装于平桥标准节上的平桥滑车组,还包括与该平桥滑车组相对应的塔壁滑车组,所述塔壁滑车组设置于冷却塔内壁上,所述平桥滑车组与塔壁滑车组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接,所述平桥滑车组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平滑车和第三平滑车,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塔壁滑车组沿相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平滑车和第四平滑车,所述第一平滑车、第二平滑车、第三平滑车以及第四平滑车具有相同高度,所述钢丝绳的尾端在穿绕过第一平滑车后延伸至平桥标准节位置处固定,所述钢丝绳的首端依次穿绕过第二平滑车、第三平滑车以及第四平滑车,且该钢丝绳的首端在穿绕过第四平滑车后延伸至平桥标准节位置处固定,其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进一步的,在连接第三平滑车与第四平滑车的钢丝绳段落上,靠近第三平滑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绳卡,所述钢丝绳的首端在穿绕过第四平滑车后通过该第一绳卡固定。

进一步的,在连接第一平滑车与第二平滑车的钢丝绳段落上,靠近第一平滑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绳卡,所述钢丝绳的尾端在穿绕过第一平滑车后通过该第二绳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平桥滑车组通过抱箍安装于所述平桥标准节四角的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塔壁滑车组通过设置于冷却塔内壁中的预埋件与冷却塔内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直接将钢丝绳的绳头引至平桥标准节位置处,无需将绳头导向地面,无需在地面上寻找预制锚固点,节约了成品保护措施实施和预制地面埋件,施工更为方便快捷,缩短了工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承力股数为3股,相较于现有技术,未改变的钢丝绳的安全倍。此外,随着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的高度升高,本实用新型有效节约了钢丝绳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桥滑车组与塔壁滑车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平桥标准节,2-平桥滑车组,3-塔壁滑车组,11-第一平滑车,12-第二平滑车,13-第三平滑车,14-第四平滑车,4-钢丝绳,5-第一绳卡,6-第二绳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作详细介绍。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其包括安装于平桥标准节1上的平桥滑车组2,还包括与该平桥滑车组2相对应的塔壁滑车组3,所述塔壁滑车组3设置于冷却塔内壁上,所述平桥滑车组2与塔壁滑车组3之间通过钢丝绳4相连接,所述平桥滑车组2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平滑车11和第三平滑车13,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塔壁滑车组3沿相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平滑车12和第四平滑车14,所述第一平滑车11、第二平滑车12、第三平滑车13以及第四平滑车14具有相同高度,所述钢丝绳4的尾端在穿绕过第一平滑车11后延伸至平桥标准节1位置处固定,所述钢丝绳4的首端依次穿绕过第二平滑车12、第三平滑车13以及第四平滑车14,且该钢丝绳4的首端在穿绕过第四平滑车14后延伸至平桥标准节1位置处固定,其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直接将钢丝绳4的绳头引至平桥标准节1位置处,无需将绳头导向地面,无需在地面上寻找预制锚固点,节约了成品保护措施实施和预制地面埋件,施工更为方便快捷,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的有效承力股数依然为3股,相较于现有技术,未改变的钢丝绳4的安全倍。此外,随着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的高度升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塔液压顶升平桥附着装置,节约了钢丝绳4的用量,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其中,平桥标准节1位置处所指不限于平桥标准节1本体,其意指平桥标准节1附近位置处。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方便钢丝绳4绳头的固定,从而进一步的加快施工速度,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在连接第三平滑车13与第四平滑车14的钢丝绳4段落上,靠近第三平滑车1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绳卡5,所述钢丝绳4的首端在穿绕过第四平滑车14后通过该第一绳卡5固定。同理,此方案可以应用于钢丝绳4的两端,所以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在连接第一平滑车11与第二平滑车12的钢丝绳4段落上,靠近第一平滑车1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绳卡6,所述钢丝绳4的尾端在穿绕过第一平滑车11后通过该第二绳卡6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提高平桥滑车组2与平桥标准节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平桥滑车组2通过抱箍安装于所述平桥标准节1四角的立柱上。如图1所示,抱箍卡装于平桥标准节1四角的立柱上。此外,为提高塔壁滑车组3与冷却塔内壁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加快施工进度,本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塔壁滑车组3通过设置于冷却塔内壁中的预埋件与冷却塔内壁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