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茶渣转运作业的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49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于茶渣转运作业的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用于茶渣转运作业的叉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需求,人们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而生产的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的生产对有机肥料的需求量增大,给有机肥生产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我国茶饮料、速溶茶和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量快速递增,茶饮料位于饮用水和碳酸饮料之后名列各类饮料第三位。茶的广泛应用,废弃茶渣的数量也越发庞大,如何有效对茶渣进行再次利用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茶渣经过卡车运输至车间卸装后,一般是使用叉车运输至屯放地点放置或等待清洗,然而在使用叉车运输过程中,由于茶渣是湿润的,水分会低落地面,将地面弄脏;如果将茶渣倒入铁桶中运输,铁通在叉车上不够平稳,会有倾倒的可能。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茶渣运输稳定可靠快速、同时还能防止漏水的叉车。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一种专用于茶渣转运作业的叉车,包括叉车、底板、茶渣桶,在所述底板下板面的两侧固定有两块侧板并且两块侧板互为平行;所述底板下板面与地面形成的空档可供所述叉车的货叉穿过,并且调节所述货叉的高度其上表面与所述底板下板面贴合;所述茶渣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还包括电磁铁装置、隔板、支撑板、通电控制开关,所述支撑板分布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板面开设有安装所述电磁铁装置的槽口,并且所述槽口在所述茶渣桶的下方;所述通电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磁铁装置通电和断电,并设置在所述叉车拉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尺寸规格相同,并且二者之间设有多块加强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装置为长方柱或圆柱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且所述弹簧将所述电磁铁装置与所述底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口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延伸出延伸部,该延伸部的中心轴向为镂空空腔并且该空腔的内径与所述槽口内径相同;所述电磁铁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实用性强,将电磁铁应用于叉车货叉紧固茶渣桶,拆卸方便,运输安全可靠,显著提高茶渣转运效率,避免茶渣在运输过程中对场地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踏板结构简图。

图2是叉车结构图。

图3是电磁铁装配关系图。

图4是支撑板俯视图。

图5是茶渣桶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如图1—5所示的一种专用于茶渣转运作业的叉车,包括叉车、底板3、茶渣桶12,在底板3下板面的两侧固定有两块侧板5并且两块侧板5互为平行;底板3下板面与地面形成的空档可供叉车的货叉61穿过,并且调节货叉61的高度其上表面与底板3下板面贴合;茶渣桶12设置在底板3上,支撑板1分布在底板3上方;隔板4设置在底板3与支撑板1之间,并且隔板4将底板3与支撑板1连接;支撑板1板面开设有安装电磁铁装置8的槽口7,并且槽口7在茶渣桶12的下方;通电控制开关6控制电磁铁装置8通电和断电,并设置在叉车拉杆上。

支撑板1与底板3大小尺寸相同,并且二者之间有多快加强板2连接,增加支撑板1的强度。电磁铁装置8为长方柱或圆柱体。还包括弹簧9,弹簧9置于底板3与支撑板1之间,并且弹簧9将电磁铁装置8与底板3连接。槽口7朝向底板3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0,该延伸部10中部为与槽口7大小相同的空腔;电磁铁装置8设置于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茶渣桶12底部放在槽口7的上方,打开通电控制开关6,电磁铁装置8通电产生磁力,并且吸附在茶渣桶12底部;倾倒茶渣时,断开通电控制开关6,电磁铁装置8断电失去磁力,再侧向倾倒茶渣桶12内的茶渣。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以上描述做出众多变通是可能的,所以实施例和附图仅是用来描述一个或多个特定实施方式。

尽管已经描述和叙述了被看作本实用新型的示范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替换,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另外,可以做出许多修改以将特定情况适配到本实用新型的教义,而不会脱离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中心概念。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在此披露的特定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可能还包括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实施例及其等同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