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下件的输送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96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下件的输送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下件的输送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中工件随着流水线流转,重量逐渐增加,到最后一个工位时工件重量较重,在实际生产中许多汽车厂多采用人工搬运工件到料车中,但由于工件较重,操作人员很难搬得动,给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影响加工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下件的输送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下件的输送翻转装置,包括主体支架以及安装在主体支架上的可翻转输送机构,所述的可翻转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门盖的输送单元、引导门盖移动的侧边导向滚轮组、对门盖进行支撑的侧边托辊组,所述的输送单元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可翻转输送机构由翻转气缸控制进行翻转,所述的侧边导向滚轮组以及侧边托辊组分布在可翻转输送机构两边。

所述的输送单元为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设有两条,平行设置在可翻转输送机构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侧边导向滚轮组由多个并排设置的滚轮组成,滚轮的轴心竖直向上,当翻转输送机构处于翻转状态时,侧边导向滚轮组对门盖进行支撑并沿其移动。

所述的侧边托辊组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软托辊组成,当翻转输送机构处于水平状态时,侧边托辊组对门盖进行支托并沿其移动。

所述的可翻转输送机构设有防止门盖倾倒的卡件。

所述的驱动电机以及翻转气缸连接PLC控制器,该输送翻转装置的前、后端设有检测门盖移动位置的传感器,下部设有对翻转角度进行控制的翻转限位器。

所述的翻转气缸控制可翻转输送机构翻转的角度为80°。

本装置具体操作过程为:初始状态,将门盖平放在输送线上,即放置在本装置可翻转输送机构上,运到下件工位,位于设备前端的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即将到来,PLC控制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运转,将工件承接到指定位置;位于末端的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到达位置时,PLC再次控制翻转气缸打开推动翻转台整体翻转,此时侧边导向轮组变成工件的底部支撑辊,操作者扶着工件沿着底部导向轮往前推到料架小车,完成下件动作后,操作工人站在安全区域拍动按钮,平台复位结束。

本实用新型在输送装置上设置可翻转输送机构,通过翻转,将输送到位的盖板工件进行翻转,从而非常方便地将加工好的工件转移出输送线,送至料架小车,避免给操作者带来较大的体力劳动,使生产线更加人性化;采用皮带输送,可适应多车型不同型面的车件输送;装置设有多个传感器设备,可以和料架良好对接,大大减小因为人工搬运造成的工件磕碰、划伤等损坏几率,同时,搬运时间大大缩短,大大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平输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支架;2-门盖;3-侧边导向滚轮组;4-侧边托辊组;5-传送带;6-驱动电机;7-翻转气缸;8-翻转限位器;9-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白车身门盖生产线下件的输送翻转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支架1以及安装在主体支架1上的可翻转输送机构,可翻转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门盖2的输送单元、引导门盖2移动的侧边导向滚轮组3、对门盖2进行支撑的侧边托辊组,输送单元由驱动电机6驱动,可翻转输送机构由翻转气缸7控制进行翻转,侧边导向滚轮组3以及侧边托辊组4分布在可翻转输送机构两边,输送单元为传送带5,采用皮带,设有两条,平行设置在可翻转输送机构的中间位置,侧边导向滚轮组3由多个并排设置的滚轮组成,滚轮的轴心竖直向上,当翻转输送机构处于翻转状态时,侧边导向滚轮组3对门盖2进行支撑并沿其移动,侧边托辊组4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软托辊组成,当翻转输送机构处于水平状态时,侧边托辊组4对门盖2进行支托并沿其移动,可翻转输送机构设有防止门盖2倾倒的卡件9,驱动电机6以及翻转气缸7连接PLC控制器,该输送翻转装置的前、后端设有检测门盖2移动位置的传感器,下部设有对翻转角度进行控制的翻转限位器8,翻转气缸7控制可翻转输送机构翻转的角度为80°。

本装置将平放的门盖工件由输送线运到下件工位,位于设备前端的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即将到来,PLC控制驱动电机6驱动皮带运转,将工件承接到指定位置;位于末端的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到达位置时,PLC再次控制翻转气缸7打开推动翻转台整体翻转,此时侧边导向滚轮组3变成工件的底部支撑辊,如图2所示,操作者扶着工件沿侧边导向滚轮组3往前推到料架小车,完成下件动作后,操作工人站在安全区域拍动按钮,平台复位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