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及包装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54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及包装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盖及带有该瓶盖的包装产品。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基于瓶盖和瓶体扣合实现商品包装的方式,对于自选商场及超市中出售的商品的外观、销售和存储非常重要,除了从视觉、展示面积以及消费者的手持握感等方面吸引消费者之外,如何保持瓶盖和瓶体的紧密扣合以实现瓶体开口的密封也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盖及包装产品,能够提高瓶体开口的密封性,增强产品尤其是食品的包装安全性,从而提升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瓶盖,包括瓶盖主体及设置于瓶盖主体远离瓶体开口一侧的扣件,所述瓶盖主体和扣件在固定端枢转连接,且在闭合端以再开合方式彼此扣合以闭合瓶体开口,其中,

所述瓶盖主体包括用于与瓶体开口边缘扣合的侧壁,以及用于覆盖瓶体开口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有朝向瓶体开口凹陷的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底面设有朝向瓶体开口凹陷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被设置成以破坏性开启方式暴露所述瓶体开口;

所述扣件在手动按压作用下固定并覆盖所述凹陷区的底面,所述扣件包括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第一扣板的一端与瓶盖主体的侧壁枢转连接,第一扣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扣板在一定角度内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扣板的两侧设置有舌片、下表面设置有凸条,舌片和凸条被设置成在第一扣板受到第一按压力作用下舌片因凹陷区侧壁的挤压而发生形变并卡置于凹陷区侧壁开设的狭槽中,且凸条卡置于凹陷区底面开设的定位槽中,第二扣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大于容置槽的内径,所述环形凸起与容置槽被设置成在第二扣板受到第二按压力作用下过盈扣合以将第二扣板覆盖所述容置槽。

在此基础上,所述瓶盖还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第一扣板的凸条邻近于第一扣板与第二扣板枢转连接的一端设置,且所述凸条与两个舌片呈三点定位设置。

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顶盖的直径,所述第二扣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扣板的长度。

所述凹陷区的深度等于扣件的厚度,且扣件与凹陷区形状配合。

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易撕件和易拉环,易拉环固定于易撕件的上表面,易撕件与容置槽的槽壁易撕连接,所述易撕连接被设置成拉动易拉环而带动易撕件与容置槽的槽壁分离以暴露瓶体开口。

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径大于易拉环的外径,在所述环形凸起与容置槽过盈扣合的状态下,所述易拉环与顶盖的内表面相抵接,且易拉环位于环形凸起所限定的区域内。

所述瓶盖主体的顶盖内表面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凸起,所述凸起与瓶盖主体的侧壁同心设置,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以容纳瓶体开口边缘。

所述瓶盖主体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条内螺纹,所述至少两条内螺纹沿瓶盖主体的侧壁上下平行间隔设置,且与瓶体开口边缘的外螺纹被设置成过盈扣合而将外螺纹夹持固定于相邻两条内螺纹之间以将所述瓶盖主体扣合于所述瓶体开口边缘。

所述瓶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包装产品,具有一个包装容器以及上述任一项结构设计的瓶盖,所述瓶盖扣合于包装容器的开口部分并在闭合状态下封闭包装容器的开口部分。

可选地,所述瓶盖与所述包装容器的开口部分过盈扣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瓶体开口设置于瓶盖凹陷区处的容置槽中,并在凹陷区处通过扣件闭合瓶体开口,只有打开扣件并且以破坏性方式开启容置槽中的密封结构才能暴露瓶体开口,相当于为瓶体开口设置了两重闭合结构,从而提高瓶体开口的密封性,另外即使以破坏性方式开启容置槽中的密封结构以暴露瓶体开口,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扣件上舌片与凹陷区侧壁的狭槽的卡合、凸条与凹陷区底面的定位槽的卡置,来确保扣件紧密闭合瓶体开口,从而防止灰尘等杂质由瓶体开口进入瓶体内部,以此避免污染瓶体内部的包装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瓶盖在扣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瓶盖在第一次翻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瓶盖在第二次翻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瓶盖暴露瓶体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瓶盖主体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各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瓶盖10包括瓶盖主体11和扣件12,圆形结构的瓶盖主体11用于与瓶体20相扣合以对瓶体开口进行封装,该瓶盖主体11包括侧壁111和顶盖112,该侧壁111可以与瓶体开口的边缘扣合,例如,结合图5所示,对于瓶体开口边缘设置有外螺纹21的瓶体20,所述侧壁111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两条内螺纹,并且这些内螺纹在侧壁111的内表面由上至下平行间隔排布,通过对瓶盖主体11施加向下的按压力,内螺纹与外螺纹21之间过盈扣合,本实施例即可以将每条外螺纹21夹持固定于相邻两条内螺纹之间,以此将瓶盖主体11扣合于瓶体开口边缘。

在瓶盖主体11扣合于瓶体开口边缘的状态下,顶盖112用于覆盖瓶体开口,以完成对装有商品的瓶体20的封装。为了提高顶盖112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可设计顶盖112并非是一厚度均匀的板体,其还具有加强筋结构。例如,顶盖112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凸起(未图示),该凸起与瓶盖主体11的侧壁111呈同心圆设置,并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用以容纳瓶体开口边缘。又例如,参阅图2和图3所示,顶盖112的上表面还设有朝向瓶体开口凹陷的凹陷区113,该凹陷区113的底面设有朝向瓶体开口凹陷的容置槽114。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容置槽114暴露瓶体开口,并通过容置槽114中的密封结构闭合瓶体开口。以容置槽114被设置成以破坏性开启方式暴露瓶体开口为例,所述密封结构可以包括易撕件和易拉环。具体地,请参阅图4,易撕件115和易拉环116设置于圆柱形结构的容置槽114中,易撕件115为圆形片状结构并与容置槽114的槽壁易撕连接,以在瓶盖10与瓶体20扣合时闭合瓶体开口,易拉环116固定于易撕件115的上表面。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瓶盖10的侧壁111的高度一般较小,导致容置槽114的深度也比较有限,为了合理布局,易拉环116在未受力状态下的最高点仍位于容置槽114中,也就是说,易拉环116未被拉拽时始终位于容置槽114所限定的容置空间内且并未外露。

结合图4所示,消费者手指插入易拉环116中,并对易拉环116施加向上的拉力,即可带动易撕件115与容置槽114的槽壁分离,从而暴露瓶体开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容置槽114的开口尺寸小于瓶体20的开口尺寸,因此易撕件115所暴露的仅仅是瓶体开口的一部分,消费者通过该较小的开口即可倒出瓶体20内的商品,例如糖果等,而无需完全打开瓶体开口,能够尽可能减少商品的暴露。

本实施例的扣件12设置于瓶盖主体11远离瓶体开口一侧,具体地,该扣件12的一端(固定端A1)可固定于瓶盖主体11的侧壁111上。该扣件12和瓶盖主体11在两者的固定端A1、A2枢转连接,并且在两者的闭合端B1、B2以再开合方式彼此扣合,从而闭合瓶体开口。其中,在固定端A1、A2为最小角度枢转连接的状态时,扣件12和瓶盖主体11的闭合端B1、B2彼此扣合,此时扣件12覆盖于顶盖112上,并覆盖容置槽114,而在固定端A1、A2为其他任意角度枢转连接的状态时,扣件12和瓶盖主体11在闭合端B1、B2未彼此扣合,此时扣件12未覆盖于顶盖112上,容置槽114所限定的瓶体开口得以暴露。

其中,扣件12的厚度可以与顶盖112上凹陷区113的深度相同,并且两者的形状相配合,当扣件12因手动按压作用覆盖并固定于凹陷区113时,扣件12完全容置于凹陷区113内,且其上表面与凹陷区113周围的表面保持平齐,能够确保瓶盖10整体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的扣件12和瓶盖主体11之间可以基于再开合方式实现彼此扣合,下面介绍实现所述扣合的具体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扣件12包括第一扣板121和第二扣板122,且第一扣板121和第二扣板122的长度之和等于顶盖112的直径,其中第一扣板121为宽度均匀的板体,第二扣板122整体上为圆形板体,且该圆形板体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扣板121的宽度,鉴于第二扣板122的面积较大,本实施例可以在其上表面预留印刷区,以供厂家印制或粘贴图标或商标。第一扣板121的一端作为固定端A1并与瓶盖主体11的侧壁111枢转连接,第二扣板122的一端作为闭合端B1并用于与瓶盖主体11彼此扣合,第一扣板121的另一端和第二扣板122之间设置有折痕123,该折痕123的厚度小于第一扣板121和第二扣板122中任一者的厚度,使得两扣板可以沿折痕123在一定角度内枢转连接。

该第一扣板121的两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舌片1211、下表面设置有凸条1212,凸条1212与两个舌片1211可视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鉴于瓶盖10为塑料材质,且塑料材质具有受力发生形变的特性,结合图6所示,消费者对第一扣板121施加向下的按压力,舌片121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因凹陷区113侧壁的挤压而发生形变,并在到达凹陷区113侧壁开设的狭槽1131时形变恢复,从而卡置于狭槽1131中,此时凸条1212卡置于凹陷区1131底面开设的定位槽1132中。

基于此设计,凸条1212以及两侧的舌片1211可视为第一扣板121的三个卡点,对应地,定位槽1132及两侧的狭槽1131可视为三个卡槽,这种卡点与卡槽的扣合可视为三点定位扣合,能够提高第一扣板121与瓶盖主体11之间的扣合稳定性。

该第二扣板122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1221,且环形凸起1221的外径大于容置槽114的内径,由此,消费者对第二扣板122施加向下的按压力,环形凸起1221与容置槽114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实现扣合。当第二扣板122完全扣合于瓶盖主体11的凹陷区113内时,第二扣板122覆盖容置槽114,以此完全闭合瓶体开口。进一步地,该环形凸起1221的内径可以大于易拉环116的外径,在第二扣板122完全扣合于凹陷区113的状态下,易拉环116与顶盖112的内表面相抵接,此时易拉环116位于环形凸起1221所限定的区域内。

请参阅图1和图2,对于扣件12和瓶盖主体11处于完全扣合的状态,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二扣板122进行第一次翻盖,具体地,消费者手指甲经过瓶盖主体11的侧壁111所开设的缺口抵接第二扣板122的闭合端B1,然后对第二扣板122施加向上的力,带动环形凸起1221向上移动并与容置槽114脱离,从而暴露容置槽114。

结合图4所示,消费者手指拉动易拉环116,带动易撕件115与容置槽114的槽壁分离,即可暴露瓶体开口,获取瓶体20内的商品。在获取商品后,消费者可以扣合第二扣板122,闭合容置槽114所暴露的瓶体开口,从而防止灰尘、飞虫等杂质进入瓶体内部。

请参阅图2和图3,在第一次翻盖后,消费者可以对第二扣板122施加朝向固定端A1的拉拽力,带动舌片1211与狭槽1131分离以及凸条1212与定位槽1132分离,第一扣板121与瓶盖主体11脱离扣合。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两次翻盖所需要的力可以不同,具体地,第二扣板122的长度大于第一扣板121的长度,当消费者对扣件12施加力时,第二扣板122的力矩大于第一扣板121的力矩,开启第二扣板122所需的力小于开启第一扣板121所需的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装产品,包括一个包装容器以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瓶盖10,所述瓶盖10扣合于包装容器的开口部分并在闭合状态下封闭包装容器的开口部分,从而防止灰尘、飞虫等杂质进入瓶体内部,并且实现上述瓶盖1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在此基础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