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的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82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绕线机的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绕线机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绕线机是对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器件进行缠绕漆包线的设备。

目前,公告号为CN1058003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感绕线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主机架以及安装在主机架上的控制系统、送料装置、绕线装置、XYZ轴运动平台、排料输送装置,排料输送装置由链条传动电机传动的对称的两组输送托料链条;排料输送装置排料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编带包装装置的编带交接轮,编带交接轮设置有进料检测装置,进料检测装置电连接编带包装装置的编带控制仪,编带控制仪控制编带驱动箱传动连接两组对合的编带包装轮,两组编带包装轮设置在编带交接轮的两侧端面上,编带交接轮由上述的排料输送机构相切配合连接,压紧轮与上述的编带包装轮相切设置。

上述压紧轮的作用是通过抵压编带包装轮上的纸带将电感线材粘连在纸带上,但是上述压紧轮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无法调节压紧轮与编带包装轮的位置关系,从而无法调节抵压纸带的松紧程度,从而可能导致抵压纸带过松,造成电感线材在纸带上粘连不牢,或者抵压纸带过紧,造成纸带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的包装装置,具有可以调节压紧轮抵压纸带的松紧程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绕线机的包装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编带包装轮、安装于机架上给编带包装轮供纸带的纸带轮以及安装于机架上与编带包装轮相配合使电感线材粘连在纸带上的压紧轮,所述机架上设有平行于编带包装轮圆弧侧壁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压紧轮安装于安装杆且靠近编带包装轮一端;所述固定杆上向下固定有竖杆,所述安装杆与竖杆之间设有拉紧压紧轮与编带包装轮接触的拉簧,所述竖杆与安装杆之间设有固定安装杆旋转位置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安装杆,调节安装杆上的压紧轮与编带包装轮之间的压紧程度,在通过安装杆与竖杆上设置的固定组件对安装杆进行固定,使转动连接于固定杆上的安装杆向靠近或者远离编带包装轮方向转动,从而达到调节安装杆上的压紧轮与编带包装轮的压紧程度,进而达到调节压紧轮抵压纸带的松紧程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杆且转动连接于固定杆的棘轮、设置于竖杆上且与棘轮相配合抵触固定棘轮向编带包装轮方向转动的棘爪,所述棘爪中间转动连接于竖杆,且所述棘爪远离棘轮一端设有使棘爪抵触棘轮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着固定杆转动安装杆的同时固定于安装杆上的棘轮同时转动,然后再通过竖杆上的转动连接的棘爪抵触固定在棘轮上,避免安装杆在拉簧的作用向靠近编带包装轮方向转动,在棘爪远离棘轮一端设有使棘爪抵触棘轮的弹簧,使棘轮稳定的抵触固定棘轮,且通过按压有弹簧一端的棘爪,使棘爪脱离棘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带包装轮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转杆和固定于转杆上的两相对间隔设置的转盘,两所述转盘的圆弧侧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感线材的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相对的转盘,使电感线材的两端放置在转盘上的齿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轮的圆弧侧壁上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齿槽间距相适配的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轮上开设的压槽,在将电感线材压合在纸带上时,同时电感线材可以在压槽内,使电感线材间隔压合在纸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槽为与电感线材相适配的圆弧形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感线材为圆柱状,将压槽设置成圆弧状,使压槽与电感线材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圆弧侧壁靠近外边缘处周向开设有用于放置纸带的纸带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盘上周向设置的纸带槽,方便纸带放置在纸带槽内,再通过压紧轮进行压紧,且可以防止纸带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带轮包括上纸带轮和下纸带轮,所述上纸带轮和下纸带轮上的纸带叠加在一起绕过压紧轮与编带包装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纸带轮和下纸带轮上的纸带叠加在编带包装轮的纸带槽内,将编带包装轮上的电感线材两端包裹在叠加的纸带内,在通过压紧轮将电感线材紧密的粘连在纸带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多个纸带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设置的多个纸带导向轮,给纸带导向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张紧纸带,避免纸带过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带导向轮上均周向开设有与纸带宽度相适配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纸带导向轮上设置的导向槽,可以避免纸带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编带包装轮与压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导管;12、导槽;13、编带交接轮;131、让位槽;132、放置槽;14、齿轮;15、导向片;2、绕线装置;3、收料装置;31、托料链条;311、第一托料链条;312、第二托料链条;313、托料叉;32、限位板;321、三角对准槽;33、气缸;4、包装装置;41、编带包装轮;411、转杆;412、转盘;413、齿槽;414、纸带槽;42、纸带轮;421、上纸带轮;422、下纸带轮;43、压紧轮;431、压槽;44、纸带导向轮;441、导向槽;45、固定杆;46、安装杆;47、竖杆;48、拉簧;49、固定组件;491、棘轮;492、棘爪;493、弹簧;494、安装板;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电感绕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的绕线装置2、收料装置3以及包装装置4。

收料装置3位于绕线装置2下方,且机架1上通过卡环间隔焊接有多个用于将绕线装置2中绕线完成后的电感线材传输到收料装置3上的导管11,导管11下端的机架1上安装有导槽12。

如图2所示,位于导槽12内的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托料链条31,托料链条31包括设置于导槽12内两侧的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位于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之间的机架1内部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板32,位于限位板32下方的机架1内部安装有推动限位板32位于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之间对电感线材进行限位或者位于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下方处于未工作状态的气缸33。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上都均间隔焊接有多个托料叉313,相邻两限位板32倾斜设置形成三角对准槽321。

托料链条31左侧的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编带交接轮13,且编带交接轮13的圆弧侧壁与限位板32平行;编带交接轮13的两侧壁上均卡接固定有齿轮14,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分别与编带交接轮13两侧的齿轮14相啮合。

编带交接轮13的圆弧侧壁的中间位置周向开设有用于放置绕有漆包线的电感线材的让位槽131,位于编带交接轮13的让位槽131两侧的圆弧侧壁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感线材的放置槽132,且放置槽132与限位板32平行;位于第一托料链条311和第二托料链条312之间的导槽12内的机架1上焊接有两个导向片15,两导向片15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与电感线材绕线的宽度相适配;两导向片15一端靠近编带交接轮13的让位槽131。

如图2和图5所示,机架1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编带交接轮13转动的电机5,电机5与气缸33异步工作;

包装装置4位于编带交接轮13的左侧,包装装置4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的编带包装轮41、安装于机架1上给编带包装轮41供纸带的纸带轮42以及安装于机架1上与编带包装轮41相配合使电感线材粘连在纸带上的压紧轮43;编带包装轮41与编带交接轮13相切设置,且通过电机5同步驱动;

纸带轮42包括上纸带轮421和下纸带轮422,上纸带轮421和下纸带轮422上的纸带叠加在一起绕过压紧轮43与编带包装轮41之间;机架1上固定有多个纸带导向轮44且纸带导向轮44上均周向开设有与纸带宽度相适配的导向槽441。

如图6和图7所示,编带包装轮41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的转杆411和固定于转杆411上的两相对间隔设置的转盘412,两转盘412的圆弧侧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电感线材的齿槽413;转盘412的圆弧侧壁靠近外边缘处周向开设有用于放置纸带的纸带槽414,压紧轮43与纸带槽414相适配,且压紧轮43的圆弧侧壁上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齿槽413间距相适配的压槽431,压槽431为与电感线材相适配的圆弧形状设置。

机架1上固定有平行于编带包装轮41圆弧侧壁的固定杆45,固定杆45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安装杆46,两个安装杆46且靠近编带包装轮41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紧轮43;固定杆45两端向下均固定有竖杆47,安装杆46与竖杆47之间均固定有使压紧轮43与编带包装轮41抵压的拉簧48,竖杆47与安装杆46之间安装有固定安装杆46转动位置的固定组件49。

固定组件49包括固定于安装杆46且转动连接于固定杆45的棘轮491、设置于竖杆47上且与棘轮491相配合抵触固定棘轮491向编带包装轮41方向转动的棘爪492,棘爪492中间转动连接于竖杆47,且棘爪492远离棘轮491一端设有使棘爪492抵触棘轮491的弹簧493,竖杆47上焊接有安装板494,棘爪492中间转动连接于安装板494,弹簧493一端固定于安装板494上,另一端固定在棘爪49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