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汲取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057发布日期:2018-07-07 16:5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上型汲取机结构,尤指适用于小容量罐装的高粘性流体,以利将其内壁的高粘性流体刮除干净,并达到可自动汲取而增加工作效率的功效。



背景技术:

如今,现有的小容量罐装的高粘性流体(例如:黄油) ,有如图1所示,一具罐盖的罐体10内盛装有高粘性流体12,其欲使用时是利用工具13挖取,不使用时再将罐盖盖合;然而,上述对小容量罐装高粘性流体12的使用,其实存有下列缺点:

欲使用时将罐盖打开,使用后再将罐盖盖合,使用期间不论该工具13或罐盖均有沾粘脏污的可能,使罐内的高粘性流体12被污染含有杂质,进而影响品质。

以该工具13挖取使用,对残留于罐壁11部分的高粘性流体12通常因为罐径较小、该罐壁11弧面大而不易刮出使用,会造成残留而未使用,无疑是一种浪费;再者,以该工具13挖取更是不符合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使小容量罐装的高粘性流体12有更佳方便的使用及操作,实有待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桌上型汲取机结构,主要技术、目的为:两端设有气压缸的升降座设置一自动汲取装置,该自动汲取装置的内管螺接一连接座顶端,该连接座底端螺接一延伸管,该连接座具有一盘部供组固一筒体,该筒体底部设置一环形的加压盘并再以一定位环固定;通过上述结构,该加压盘可通过小容量的罐体内将其内壁的高粘性流体刮除干净,并达到可自动汲取而增加工作效率的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提供一种桌上型汲取机结构,包括:一底座;二气压缸,设置于该底座上方,该气压缸分别具向上凸伸的伸缩杆;一升降座,其两端分别组设于该伸缩杆顶端;及一自动汲取装置,其组固于该升降座,其包含:一汲管,其延伸在该升降座下方,该汲管设有一外管及一设置于该外管内的内管;一中央具有一座通孔的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一盘部,该内管螺组于该连接座上方,使该内管与该座通孔相连通;一延伸管,其圆周面设有多个管通孔,该延伸管螺组于该连接座下方并与该座通孔相连通;一中空的筒体,其套合该延伸管,并组固该盘部下方;该筒体下端的外圆周面设有一外环槽、其内圆周面设有一内环槽,该内环槽使该延伸管与该筒体之间形成一间隙,且该间隙与这些管通孔相连通;该外环槽下端外圆周面设有一外螺牙段;一加压盘,设成一支撑部及一扩大部,该支撑部套合于该筒体的外环槽,该扩大部可弹性改变扩开的角度;一定位环,其内面设有一内螺牙段,该定位环的内螺牙段螺合该筒体的外螺牙段;及一汲杆,由该内管通过该座通孔向下延伸至该延伸管内,该汲杆底部组设一活塞可活动地在该延伸管内上下抽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底座上方设有一圆形的限位座,该限位座外缘凸设一凸环,该凸环内围形成一限位槽,该加压盘对应于该限位座的限位槽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内管管内下端设有一内螺牙段,该延伸管管内上端设有一内螺牙段,该连接座的盘部上方设有一第一外螺牙段,该盘部下方设有一第二外螺牙段,该第一外螺牙段螺接该内管的内螺牙段,第二外螺牙段螺接该延伸管的内螺牙段。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盘部环设多个盘穿孔,该筒体顶端设有多个分别对应这些盘穿孔的螺孔,并以多个螺栓分别通过这些盘穿孔与这些螺孔螺合组固该筒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盘部设有一盘通孔,该筒体顶部设有一通向该筒体底端并对应该盘通孔的通气道,该盘通孔与该通气道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外环槽顶面设有一嵌合槽,该加压盘顶部设有一顶凸缘,该顶凸缘嵌入该嵌合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支撑部下端外圆周面设有一凹部,该定位环顶部设有一凸部,并使该凸部嵌压该凹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定位环底端设有多个槽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盘通孔设有一通气阀。

通过上述结构,可适用刮除小容量的罐体内壁高粘性流体,达到减少残留、增加工作效率及避免污染的实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以工具挖取的使用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盘位于罐体开口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盘加压汲取高粘性流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盘位于罐体底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盘脱离罐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背景技术〕

10 罐体; 12 高粘性流体;

11 罐壁; 13 工具;

〔本实用新型〕

20 底座 ; 352 管通孔;

201 限位座; 36 筒体;

202 凸环; 361 螺孔;

203 限位槽; 362 通气道;

21 气压缸; 363 螺栓;

22 伸缩杆; 364 外环槽;

23 升降座; 365 内环槽;

30 自动汲取装置; 366 间隙;

31 汲管; 367 嵌合槽;

32 外管; 368 外螺牙段;

33 内管; 37 加压盘;

331 内螺牙段; 371 支撑部;

341 座通孔; 372 顶凸缘;

34 连接座; 373 扩大部;

342 盘部; 374 凹部;

343 第一外螺牙段; 38 定位环;

344 第二外螺牙段; 381 内螺牙段;

345 盘穿孔; 382 凸部;

346 盘通孔; 383 槽孔;

347 通气阀; 39 汲杆;

35 延伸管; 391 活塞;

351 内螺牙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2至图4,包括:一底座20,上方设有一圆形的限位座201,该限位座201外缘凸设一凸环202,该凸环202内围形成一限位槽203;二气压缸21,分别设置于该底座20上方两侧,该气压缸21分别具向上凸伸的伸缩杆22;一升降座23,其两端分别组设于该伸缩杆22顶端;一自动汲取装置30,组固于该升降座23的中央位置,其包含:一汲管31,延伸在该升降座23下方,该汲管31设有一外管32及一设置于该外管32内的内管33,该内管33管内下端设有一内螺牙段331;一中央具有一座通孔341的连接座34,该连接座34设有一盘部342,该盘部342上方设有一第一外螺牙段343、其下方设有一第二外螺牙段344;该盘部342环设多个盘穿孔345及一盘通孔346,该第一外螺牙段343螺接该内管33的内螺牙段331,使该内管33与该座通孔341相连通;一延伸管35,其管内上端设有一内螺牙段351,且该延伸管35圆周面设有多个管通孔352,该延伸管35的内螺牙段351螺接该连接座34的第二外螺牙段344并与该座通孔341相连通;一中空的筒体36,其顶端设有多个分别对应这些盘穿孔345的螺孔361及一通向该筒体36底端并对应该盘通孔346的通气道362,该筒体36由下往上套合该延伸管35,并以多个螺栓363分别通过这些盘穿孔345与这些螺孔361螺合组固该筒体36,使该盘通孔346与该通气道362相连通,且该盘通孔346设有一通气阀347可控制该通气道362与外部空气连通或不连通;该筒体36下端的外圆周面设有一外环槽364、其内圆周面设有一内环槽365,该内环槽365使该延伸管35与该筒体36之间形成一间隙366,且该间隙366与这些管通孔352相连通;该外环槽364顶面设有一嵌合槽367,该外环槽364下端外圆周面设有一外螺牙段368;一加压盘37,对应于该限位座201的限位槽203上方,其设成一支撑部371、一顶凸缘372及一扩大部373,该支撑部371下端外圆周面设有一凹部374并套合于该筒体36的外环槽364,该顶凸缘372嵌入该嵌合槽367,该扩大部373可弹性改变扩开的角度;一定位环38,其内面设有一内螺牙段381、其顶部设有一凸部382及其底端设有多个槽孔383,该定位环38的内螺牙段381螺合该筒体36的外螺牙段368,并使该凸部382嵌压该加压盘37的凹部374,进而固定、限位该加压盘37;及一汲杆39,由该内管33通过该座通孔341向下延伸至该延伸管35内,该汲杆39底部组设一活塞391可活动地在该延伸管35内上下抽动;通过上述结构,可适用刮除小容量的罐体10内壁高粘性流体12,达到减少残留、增加工作效率及避免污染的实质功效。

上述实施例的组成、作用,细节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加压方式,通过该气压缸21的伸缩杆22伸缩动作,使该升降座23、自动汲取装置30及加压盘37同步升降,达到该加压盘37可伸入罐体10加压的目的。该加压盘37以橡胶材质制成,可使该加压盘37紧密贴抵于市售小容量罐体10的罐壁11;该加压盘37底部以该定位环38固定、并限位该支撑部371,螺合该定位环38时,该槽孔383可供一手工具插接而使该便于螺接转动,达到确实固定的功效。当该加压盘37伸入该罐体10,初始时,该加压盘37罩合该罐体10的开口(如图3所示),该扩大部373弹性抵压该罐体10的罐壁11,因该扩大部373具弹性且有均匀的厚度,故虽被挤压,但不会产生波浪皱褶而造成密合度不佳及泄漏的问题;接着打开该通气阀347,使该加压盘37与该罐体10间的空间连通外部空气,此时,该加压盘37可辅以该气压缸21的压力下降,同时,该罐体10内的空气经由该通气道362、盘通孔346及通气阀347排出,借此使该加压盘37底部与高粘性流体12液面结合,接着随即关闭该通气阀347,使空气不再倒灌流入该罐体10,借此避免加压该高粘性流体12时由该通气道362溢出;再者,且该汲杆39的活塞391在该延伸管35内上下抽汲,使高粘性流体12经由该间隙366通过该管通孔352进入该延伸管35内,并由该活塞391往上汲取而进入该汲管31,随着高粘性流体12持续被汲取,该升降座23及加压盘37渐往该罐体10底部下降(如图4所示),直至该加压盘37加压置该罐体10底部,该扩大部373可将该罐体10的罐壁11上高粘性流体12刮除干净(如图5所示),达到避免浪费的功效。最后,当该加压盘37完成抽汲该罐体10的高粘性流体12,该升降座23、加压盘37上升欲将该罐体10脱离取出,则先再打开该通气阀347,使外部空气可由该盘通孔346与通气道362进入该罐体10内(如图6所示),避免该罐体10内产生真空或负压现象而无法脱离,借此达到该罐体10易于脱离取出的便利功效。值得一提的,该底座20上方的限位座201可供小容量的罐体10置放于该限位槽203中,使该罐体10易于对准该加压盘37的位置,且该凸环202可限制该罐体10的稳定度及不易倾倒的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