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吨袋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740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吨袋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吨袋包装机。



背景技术:

本装置的吨袋主要用于工业污泥的运输与暂存,由于工业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有害特征,因此,需要存放在吨袋中,以便于存放、转运、装卸的安全。需要使用大型称重的包装设备,即吨袋包装机。在灌装污泥的过程中,灌装一定量的污泥,速度快则生产效率高,所以灌装的口径越大越好,而达到需要灌装额度时,灌装流量越小越精确,形成了矛盾,大口径的快速灌装,灌装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泥吨袋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横梁、导轨和螺杆,所述横梁上设置第一原料存储仓和第二原料存储仓,所述第一原料存储仓的出口部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原料存储仓的出口部连接有第二阀门;

所述导轨和螺杆上连接给料机构,所述给料机构上设置可沿导轨滑动的通孔,以及可沿螺杆滑动的螺纹孔,所述给料机构上设置有称重装置、挂钩、与所述第一原料存储仓连接第一接口、与第二原料存储仓连接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下方对应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接口下方对应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之间设置震动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外接的抽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扭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给料机构的下方设置气垫。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将大口径与小口径分离的方案,在进料时同时打开阀门,临近装满时关闭大口径阀门,使物料从小口径精确的流出,既保证了速度,又保证了精度,且灌装的同时,气垫保护吨袋,震动装置保证了出料的均匀,以及挡板保障了污泥不会逸出,保护了加工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11、横梁;2、第一原料存储仓;21、第一阀门;3、第二原料存储仓;31、第二阀门;4、给料机构;41、第一接口;42、第二接口;43、第一出料口;431、挡板;44、第二出料口;45、吸气管;46、震动气缸;47、挂钩;5、导轨;6、螺杆;7、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泥吨袋包装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横梁11、导轨5和螺杆6,横梁11上设置第一原料存储仓2和第二原料存储仓3,第一原料存储仓2的出口部连接有第一阀门21,第二原料存储仓3的出口部连接有第二阀门31;

导轨5和螺杆6上连接给料机构4,给料机构4上设置可沿导轨5滑动的通孔,以及可沿螺杆6滑动的螺纹孔,使得螺杆6转动时,给料机构4可沿着导轨5向上或向下运动;

给料机构4上设置有称重装置、挂钩47、与第一原料存储仓2连接第一接口41、与第二原料存储仓3连接和第二接口42;称重装置用于称量污泥的重量,带去皮功能;挂钩47用于挂起吨袋;第一接口41下方对应第一出料口43,第二接口42下方对应第二出料口44,第一出料口43和第二出料口44之间设置震动气缸46,用于在灌装污泥时震动吨袋,防止吨袋内的污泥起拱;

第一接口41和第二接口42连接吸气管45,吸气管45与外接的抽风机连接,用于灌装结束后,吸出内部的污泥废渣,防止飞出对环境污染。

第一出料口43上设置有挡板431,挡板431一端与第一出料口43通过弹簧连接,在进料时,受到来自上方污泥的重力,挡板431被顶开,在灌装结束后,由于污泥落尽,挡板431受弹簧力的作用,然后回到原位,封住下面的吨袋,保护了粉尘不溢出。

给料机构4的下方设置气垫7,在灌装结束后,放下吨袋,避免吨袋与地面的硬接触,吨袋内的粉尘受到冲击而飞出,起到了缓冲作用。

工作方式:

将空吨袋挂在挂钩47上,吨袋的套口分别套在第一出料口43和第二出料口44上,启动给料机构4向上运动,直到第一接口41和第二接口42分别与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31连接,打开阀门,使第一原料存储仓2和第二原料存储仓3同时向吨袋内灌装污泥,挡板431受到污泥重力的作用被打开,实现两个接口同时灌装,在称重机构测量到灌装量差不多时,关闭第一阀门21,此时挡板431不再受污泥的重力,只受弹簧力回到原位,继而第一出料口43被封闭,此时继续用第二出料口44进行灌装污泥;

当灌装到额定的量时,关闭第二阀门31,降下给料机构4,此时打开吸气管45,将给料机构4内的污泥残渣吸走,防止污染环境,吨带落在气垫7上,平稳降落,去下挂钩47上的吨袋,完成灌装。

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