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六角打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5781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圆钢六角打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钢六角打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钢管的打包方式大多采用载物端为六角形的打包机构进行打包,打包好的精密钢材会组成六角形形状,不但方便清点数目而且在运输时较为稳固。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25697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钢管六角打包架,包括固定横梁、固定在横梁上的做固定挡板及右固定挡板、与左固定挡板相连的左活动挡板、与右固定挡板相连的右活动挡板。固定挡板和活动挡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和转轴。

使用时,首先需要将活动挡板转动到需要位置后锁紧,然后进行打包过程,最后,需要开锁然后将活动挡板转动到能够将打包好的钢管取出的位置,取出钢管完成工序。取出打包完的钢管的过程繁琐、复杂,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钢六角打包机构,达到快速将完成打包的钢管取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圆钢六角打包机构,包括底座横梁以及与底座横梁相连的上料台,底座横梁上设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相对的倾斜设置,所述底座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第一挡杆与底座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插接组件,第一插接组件供第一挡杆向第二定位杆倾斜至与第二定位杆平行,第二挡杆与第二定位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插接组件,第二插接组件供第二挡杆向第一定位杆倾斜至与第一定位杆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座横梁、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共同围成六角形的基本形状,放置在上料台上的钢管放置至围成的区域中,即完成对于钢管堆六角型的定型,打包好钢管堆后,由于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通过插接组件插设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上,所以,运输打包好的钢管时把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拔起,将原本围成的六角形区域变成顶端敞口的梯形区域,扩张了钢管堆运输空间,而创造敞口端的方式采用第一挡杆与第二挡杆拔起的便捷方式则减少了创造敞口端需要的时间,使打包好的钢管堆能够快速、轻松的从底座横梁上取出。

较佳的,所述上料台包括两个平行的圆筒,圆筒固接有支撑柱,圆筒连接到第一挡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台设计成两个圆筒组成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搭建上料台的成本,同时上料台运输钢管时,钢管与上料台为线接触形式,减少了摩擦力,提高了运输效率。

较佳的,所述上料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两个圆筒中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增加了承载钢管时的承载力,使钢管的运输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圆筒向底座横梁方向倾斜,所述圆筒设有阻拦杆,阻拦杆与圆筒之间设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供阻拦杆转动至圆筒中心轴线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到上料台上的钢管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第一定位杆滚动,简化了运输模式,提升了上料台的便利性。钢管能够沿着底座横梁倾斜的方向滚轮至底座横梁上,阻拦杆在转动到圆筒上方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阻拦杆会搭在圆筒上同时阻拦下正在向第一阻拦杆滚落的钢管,达到分批次打包钢管的目的,便于工人控制使用。

较佳的,所述圆筒靠近第一挡杆一端设有延伸管,延伸管与圆筒之间设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供延伸管向第一挡杆靠近或远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圆筒的长度通过延伸管与平移组件共同的作用下进行延长,为钢管的起始落点提供多种选择,使钢管落在工人理想的区域,减少了工人调整钢管的次数,增加了上料台的实用性。

较佳的,所述第二挡杆顶部高度高于上料台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部高于上料台的第二挡管将滚落时钢管的多余动能消耗掉,使钢管能够落入准确区域。增加了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安全性。

较佳的,所述底座横梁两端设置有推平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使用推板推平钢管六角堆端面的工作形式替代了人工推平钢管六角堆端面的工作形式,减少了工人的劳作轻度,增加了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便利性。

较佳的,所述推平机构包括推板和驱动组件,推板设置在底座横梁两端,推板远离底座横梁一侧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为推板提供动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驱动组件为推板的伸出或缩回提供动力,辅助组件通过提供路径引导推板伸出或缩回,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增加了推板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推板使用性。

较佳的,所述驱动组件为气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对环境我的适应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工人使用,提高了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可靠性。

较佳的,所述上料台端部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靠近上料台一端设有挡水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钢管的空心内会有余留的冷却液,在滚动过程中会从钢管的两端流出。操作台便于工人踩踏,增加了工人的鞋底和地面的距离,减少工人的鞋底被浸湿的程度。提高了工人的手能碰触到的高度,便于工人对操作台上的钢管进行操作。挡水板减少了钢管中的冷却液直接滴落在操作台的情况,减缓操作台周遭的水量累积速度,提升了操作台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钢管六角打包设备能够在钢管完成打包工作后快速将打包好的钢管运走,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

3、提高钢管打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侧面的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钢管六角打包设备的支撑板与底座横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时钢管六角打包设备运输钢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台;11、圆筒;111、延伸管;112、平移组件;1121、平移孔; 1122、平移杆;113、操作台;114、挡水板;12、支撑柱;13、支撑架;2、阻拦杆;21、转动组件;211、转动筒;212、转动轴;3、底座横梁;31、推平机构;311、推板;3111、连接孔;312、气缸;313、辅助组件;3131、支撑板;3132、引导杆;3133、引导孔;4、第一定位杆;41、第一暂存孔;5、第二定位杆;51、第二暂存孔;6、第一挡杆;62、加强筋;621、支撑杆;7、第二挡杆;8、第一插接组件;81、第一插接体;82、第一插接孔; 9、第二插接组件;91、第二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圆钢六角打包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方形的底座横梁3和与底座横梁3连接的上料台1。

如图5所示,底座横梁3上设置有方管形的第一定位杆4和第二定位杆5,第一定位杆4和第二定位杆5在底座横梁3表面倾斜设置,第一定位杆4与底座横梁3呈120度角,第二定位杆5与底座横梁3呈60度角,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与底座横梁3相接触的一端之间距离小于不接触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杆4上远离底座横梁3一端顶部开设有方形的第一暂存孔41;第二定位杆5上远离底座横梁3一端开设有第二暂存孔51;底座横梁3上设有第一插接组件8,第二定位杆5上设有第二插接组件 9,第一插接组件8,如图2所示,包括方形的第一插接体81,第一插接体81上远离底座横梁3一端顶部开设有方形的第一插接孔82,第一插接组件8插设有第一挡杆6,第一挡杆6 为方形管,第一挡杆6靠近上料台1端部之间设有加强筋62,加强筋62位于第一挡杆6的顶端且朝向远离第二挡杆7的方向。加强筋62与第一挡杆6之间固设有支撑杆621,第一挡杆6即能插接第一插接孔82又可以插接在第一暂存孔41中,第一插接组件8供第一挡杆 6向第二定位杆5倾斜至与第二定位杆5平行;第二插接组件9为开设在第二定位杆5远离底座横梁3一端的圆形第二插接孔91,第二插接孔91插接有圆柱状的第二挡杆7,供第二挡杆7倾斜至与第一定位杆4平行,第二挡杆7顶部高度高于上料台1表面。

底座横梁3两端设置有推平机构,推平机构包括六角形的推板311、驱动组件和辅助组件313,推板311设置在底座横梁3两端,推板311远离底座横梁3一侧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为气缸312,气缸312启动部分固定在辅助组件313上,辅助组件313包括面积大于推板311的方形支撑板3131,支撑板3131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圆形连接孔3111和四个贯通的圆形的引导孔3133,引导孔3133的直径小于连接孔3111并且四个引导孔3133呈方阵式阵列在连接孔3111周向,连接孔3111连接有固接在推板311上的气缸312执行部分,引导孔3133连接有圆柱状的引导杆3132,引导杆3132一端固接在推板311上,引导推板 311的行动轨迹。

如图1所示,上料台1设置在第一定位杆4一侧,上料台1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圆筒11,圆筒11接有圆柱形的支撑柱12,支撑柱12固接在地面上,两个圆筒11之间架设有结构相似的支撑架13,圆筒11与支撑架13连接到第一挡杆6并且向底座横梁3方向倾斜,如图2所示,圆筒11远离支撑架13的侧面上设有转动组件21,转动组件21连接有圆柱状的阻拦杆2,转动组件21供阻拦杆2转动到圆筒11中心轴线上方,其中,转动组件21 包括圆筒11状的转动筒211,转动筒211转动连接有圆柱状的转动轴212;圆筒11靠近第一定位杆4的端面内设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连接有圆筒11状的延伸管111,平移组件包括开设在圆筒11端面的圆形平移孔1121,平移孔1121内滑动连接有圆柱状的平移杆1122,平移杆1122伸出端与延伸筒固接;上料台1带有阻拦杆2一侧设有放置在地上的方形操作台113,操作台113表面开设有连接到地面长条状的漏槽,操作台113靠近上料平台一侧设有长方形的挡水板114,挡水板114上部分抵接在操作台113上且向地面方向倾斜,操作台 113与挡水板114配合,减少工人工作区域的积水,工人的鞋子的浸湿程度。

其中,当钢管通过上道工序运输到上料台1后,由于上料台1倾斜于底座横梁3,钢管在重力的影响下,向底座横梁3方向滚动,滚至上料台1末端时,惯性较大的钢管离开上料台1后触碰到第二挡杆7后落在底座横梁3上;惯性较小的钢管落下时,由于钢管具有动能,在触碰第一挡杆6的加强筋62后,滚落至底座横梁3上,当落在底座横梁3上的钢管出现聚集现象而导致从上料台1落下的钢管不能均匀的落在底座横梁3上时,上料台1的端面的延伸管111伸出,加长上料平台的长度,改变钢管落点,等到钢管在第一定位杆4第二定位杆5、第一挡杆6和第二挡杆7的约束下形成规则的六边形时,转动上料台1的阻拦杆 2至圆筒11中心轴线上方,停止钢管的继续滚落,启动气缸312,气缸312推动推板311将钢管端面推平后,在气缸312的牵引下缩回原来位置,然后对落在底座横梁3上的钢管进行打包,打包完成后,拔起第一挡杆6和第二挡杆7分别插入到第一暂存孔41和第二暂存孔 51中,如图6所示,形成开阔的敞口,将打包好的钢管通过敞口运送走后,将第一挡杆6 和第二挡杆7拔起,插入到原始位置,将阻拦杆2转离圆筒11中心轴线上方,继续下一批钢管的打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