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5788发布日期:2018-07-11 00:4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克力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机。



背景技术:

亚克力板因其具有高透明度并兼具良好的表面硬度与光泽,加工可塑性大,可制成各种所需要的形状与产品而受市场喜爱。

公告号为CN2045261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亚克力板加热成型池,包括地面、池体、L 形导轨、盖板一、盖板二、加热过滤箱,所述的地面上一体式开有一个池体,池体呈长方体凹陷状,池体两侧安装有两 L 形导轨,L 形导轨分有上导轨面与下导轨面,盖板一两侧均安装有一对滚轮一置于上导轨面上,盖板二两侧均安装有一对滚轮二置于下导轨面上,池体底部安装有加热条,在加热条旁安装有吸水管穿过进池体内且延伸至池体底部,吸水管连接于输水腔上,输水腔上连接有马达,输水腔通过放水管连通至过滤箱,过滤箱连通至池体内,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板。亚克力板在制造完成形成板状后,需要被运输到加热成型池中,但是在运输亚克力板的过程中,由于亚克力板的重量大,依靠人工运输需要花费时间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机,其优点是:可自动运输亚克力板,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牵引机,包括开设在地面的轨道,滑移连接在轨道内的支撑板以及驱动支撑板移动的驱动件,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放置亚克力板的放置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亚克力板装在放置架上,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板移动,进放置架运输至加热成型池,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底面设有若干与轨道底面接触的转轮,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轨道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工作台,两个所述工作台上均转动连接有链轮,其中一个所述链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链轮间连接有从支撑板下方穿过的开环的链条,所述链条开环处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分别与支撑板沿移动方向的两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链条通过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将开环处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使得链条与支撑板构成一个环形,当启动驱动电机时,驱动电机带动链轮转动,从而使得链条传动,并带动另一侧的链轮同步转动,从而拉动支撑板在轨道内移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设置在支撑板朝向驱动电机一侧的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供链条开环处一端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槽壁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螺柱,所述螺柱远离锁紧板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块一且在伸出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槽,所述螺柱在凹槽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板,所述锁紧板相对的两侧壁均与凹槽槽壁抵触且锁紧板远离螺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插入链条上齿槽的凸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链条开环处的一端插入凹槽中,然后通过内六角扳手转动螺柱,使得锁紧板带动凸块向下运动,直至凸块插入链条上的齿槽中,从而将链条的端部固定在凹槽内,结构连接紧密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板与凹槽槽壁抵触的面上均设有导向柱,所述凹槽槽壁上开设有供导向柱移动的导向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板在上下移动时,通过导向柱和导向槽的相互约束,减小了锁紧板翻转的可能性,也使得锁紧板保持直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二包括设置在支撑板远离固定板一侧的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相对两槽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方框,所述方框的轴线与转动轴轴线相平行且方框上设有供链条上齿槽穿过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用于封闭开口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铰接轴的一端与开口的另一端相互抵触且抵触面为相互配合的楔形面,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转动杆封闭开口;

所述转动轴在方框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块二且在伸出的一端连接有摇杆,所述固定块二的侧壁上设有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内滑移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转动轴外壁周向阵列有若干供限位杆插入的限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链条固定在支撑板时,首先摁住转动杆使其朝向方框内转动,此时扭簧被扭转而具有了弹性回复力,将链条上的齿槽穿过开口并套在方框上,然后松开手指,转动杆在扭簧的弹性回复力下回转至自然状态,且通过楔形面的相互配合,限制了转动杆转出方框外的情况,从而将链条的端部固定在方框内,之后转动摇杆,带动转动轴旋转,将链条缠绕在转动轴上以调节链条的总长度,最后滑动限位杆并将其插入限位槽中,限制住转动轴的转动,操作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移动方向与支撑板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承载板朝向支撑板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沿长度方向两端的相对槽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伸出放置槽槽口的滚轮,所述滚轮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环形槽槽底抵触且供滚轮移动的横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亚克力板时,首先将亚克力板存放在放置架上,然后推动承载板,使滚轮沿着横板移动到支撑板上,减轻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同时横板与环形槽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方便了将承载板移动至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上方设有用于放置亚克力板的放置架,所述承载板上设有首尾相连的四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均朝向承载板的中心倾斜,所述放置架下端开设有供限位板插入的定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板和定位槽的相互约束,减小了放置架在运输的过程中与承载发生侧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导向轮,所述轨道侧壁上开设有供导向轮移动的导轮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一方便使得支撑板保持直线运动,另一方面通过导轮槽和导向轮的相互约束,减小了支撑板在运输亚克力板时发生侧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底面设有相互平行且竖直的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端距轨道底面的相对高度小于支撑板距轨道底面的相对高度,两个所述立柱沿轨道长度方向阵列有若干个,任意相互平行的两个所述立柱间沿高度方向转动连接有两个轴线与链条长度方向垂直的转动辊,所述链条的一端从两个转动辊间穿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的行程较长时,链条的长度相应的增加,将链条从两个转动辊之间穿过,起到了对链条的一个支撑作用,减小了链条对两侧链轮的拉力以及链条过长而在轨道底面摩擦,导致链条磨损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链条转动,使得支撑板自动在轨道内移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方便了对链条的固定和拆卸,同时通过连接件二还可调节链条的长度,减小了链条过长而在轨道底面摩擦,导致链条磨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锁定块和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楔形面一和楔形面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限位板和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轨道;11、支撑板;111、导向轮;112、导轮槽;12、转轮;13、工作台;131、链轮;132、驱动电机;14、链条15、立柱;151、转动辊;2、固定块一;21、凹槽;22、螺柱;221、内六角槽;23、锁紧板;231、凸块;24、导向柱;241、导向槽;3、固定块二;31、通槽;311、转动轴;32、方框;321、开口;33、铰接轴;331、转动杆;332、扭簧;34、挡板;35、摇杆;36、锁定块;361、限位杆;37、限位槽;38、楔形面一;381、楔形面二;4、承载板;41、放置架;411、定位槽;42、放置槽;43、滚轮;431、环形槽;44、横板;4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牵引机,如图1所示,包括开设在地面的轨道1,滑移连接在轨道1内的支撑板11(如图2)以及驱动支撑板11移动的驱动件,支撑板11上设有用于放置亚克力板的放置架41,支撑板11上表面与轨道1口齐平,支撑板11底面设有若干与轨道1底面接触的转轮12(如图2),支撑板11的截面呈矩形,转轮12分布在支撑板11的四个边角处。

如图2所示,操作者先将亚克力板一层一层的存放在放置架41中,然后将放置架41移动至支撑板11上,通过驱动件使支撑板11沿着轨道1移动,简单方便。同时支撑板11上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导向轮111,而支撑板11的截面亦为矩形,因此导向便分布在支撑板11的四个边角处,轨道1侧壁上开设有供导向轮111移动的导轮槽112,导向轮111槽沿轨道1的长度方向分布,当支撑板11在轨道1内移动时,导向轮111沿着导向槽241移动,通过导向槽241对导向轮111的约束,减小了支撑板11发生侧翻的可能性。

如图2所示,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轨道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工作台13,两个工作台13上均转动连接有链轮131,其中一个链轮131通过驱动电机132驱动,两个链轮131间连接有从支撑板11下方穿过的开环的链条14,链条14开环处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分别与支撑板11沿移动方向的两侧连接。链条14通过支撑板11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此时启动驱动电机132,带动与驱动电机132相连的链轮131转动,链轮131通过链条14带动另一侧的链轮131通过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1前进,节省了工作时间和人员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连接件一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1朝向驱动电机132一侧的固定块一2,固定块一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开设凹槽21,将链条14开环处的一端插入凹槽21中,凹槽21槽壁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螺柱22,螺柱22在凹槽21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板23,锁紧板23相对的侧壁均与凹槽21槽壁抵触,螺柱22远离锁紧板23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块一2且在伸出的一端开设有内六角槽221,将内六角扳手插入内六角槽221中,并转动内六角扳手带动螺柱22旋转,使得锁紧板2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锁紧板23远离螺柱22的一端设置的凸块231插入链条14上的齿槽中,方便快捷。

如图3所示,同时为了减小了锁紧板23在上下移动时出现翻转的可能性,锁紧板23与凹槽21槽壁抵触的面上均设有导向柱24,凹槽21槽壁上开设有供导向柱24移动的导向槽241,通过导向柱24和导向槽241的相互约束,使得锁紧板23保持直线型的上下移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导向柱24可设置有多个,以提高锁紧板23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连接件二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1背离驱动电机132一侧的固定块二3,固定块二3上开设有通槽31,通槽31槽口沿竖直方向贯穿固定块二3,通槽31相对两槽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11,转动轴311上设有方框32,方框32的轴线与转动轴311轴线相平行且方框32上设有开口321(如图6),开口32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33铰接有用于封闭开口321的转动杆331,且铰接轴33上套设有扭簧332,转动杆331与开口321另一端的抵触面上设有楔形面一38(如图6),楔形面一38的上端朝向方框32内部,开口321的另一端设有与楔形面一38向配合的楔形面二381(如图6),当扭簧332处于自然状态时,转动杆331封闭开口321。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转动轴311在方框32的两侧均设有挡板34,挡板34间的宽度与链条14宽度相等,转动轴311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块二3且在伸出的一端连接有摇杆35,固定块二3的侧壁上设有锁定块36,锁定块36内滑移连接有限位杆361,转动轴311外壁周向阵列有若干供限位杆361插入的限位槽37。

如图5所示,操作者在固定链条14开环处的另一端时,首先按压转动杆331,使其朝向方框32内移动以打开开口321(如图6),此时扭簧332被扭转而具有了弹性回复力,然后将链条14端部的齿槽穿过开口321套在方框32上,松开手指,转动杆331在扭簧332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回复至原状,即封闭开口321的状态。通过楔形面一38和楔形面二281的配合,使得转动杆331单向的向方框32内转动,从而限制了链条14从方框32内滑出的情况。操作者在将链条14连接在方框32内后,转动轴311的一端延伸出固定块二3且在伸出的一端连接有摇杆35,转动轴311在方框32的两侧均设有挡板34,转动摇杆35,将链条14缠绕在转动轴311上,以调整链条14的整体长度,调整结束后,滑动限位杆361并将其插入限位槽37中,限制住转动轴311的移动,进而将链条14固定住,结构简单,灵活性高。

此外,如图7所示,当支撑板11的移动距离较长时,链条14的长度相应的增加,而过长的链条14会发生下垂的情况,致使链条14与轨道1地面摩擦,导致链条14磨损,为此轨道1底面在链条14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沿链条14长度方向分布的立柱15,立柱15上端距轨道1底面的相对高度小于支撑板11距轨道1底面的相对高度,相对的两个立柱15间沿高度方向转动连接有两个轴线与链条14长度方向垂直的转动辊151,链条14的一端从两个转动辊151间穿过,通过转动辊151起到了对链条14的支撑作用,同时也降低了链条14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产生的对链轮131的拉力。

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将放置架41移动到支撑板11上,支撑板11上滑动连接有承载板4,承载板4的上端高于轨道1口且承载板4的移动方向与支撑板11的移动方向垂直,且承载板4朝向支撑板11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42(如图8),放置槽42的延伸方向与承载板4的移动方向一致,两个放置槽42沿长度方向两端的相对槽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伸出放置槽42槽口的滚轮43(如图8),滚轮43外壁开设有环形槽431,支撑板11上设有与环形槽431槽底抵触且供滚轮43移动的横板44。同时承载板4上还设有首尾相连的四个限位板45,限位板45均朝向承载板4的中心倾斜,放置架41下端开设有供限位板45插入的定位槽411,通过限位板45和定位槽411的相互配合,减小了放置架41在承载板4上移动的情况。

如图7所示,操作者先将放置架41放在承载板4上,并使限位板45与定位槽411相对应,然后推动承载板4,使滚轮43沿着横板44移动,从而快速的将放置架41放到支撑板11上,方便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