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856发布日期:2018-07-04 08:4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包装盒,属于瓶体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瓶体饮料一般采用箱体包装,如图4所示,现有的饮料包装箱分为内衬和外盒两个部分组成的,在生产、运输、仓储的各个环节均需单独处理,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先将内衬与外盒组装起来,同时内衬上的圆形开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先手工去除切割余料,这就增加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圆孔边缘还有可能划伤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衬和外盒一体式新型饮料包装盒,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包装盒内衬和外盒分离,同时需手工去除内衬圆孔切割余料,以及圆孔易划伤瓶体外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饮料包装盒,包括内衬和外盒,所述内衬固定于外盒内部用于固定瓶身,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和外盒是一体式结构。

前述的一种饮料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内衬设有用于固定瓶身的圆孔,所述圆孔孔内材料以圆孔圆心为中心做均匀切割处理。

前述的一种饮料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内衬四边均设有内衬支板,所述外盒一组对边均设有横向侧板,其中一个横向侧板连接内衬支板,另一横向侧板连接上盖,所述外盒另一组对边设有竖向侧板,所述竖向侧板是对折结构,竖向侧板外沿设有用于固定竖向侧板的凸起。

前述的一种饮料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外盒底部还设有用于插入竖向侧板凸起的压槽。

前述的一种饮料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横向侧板两端还设有横向侧板延伸段。

前述的一种饮料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圆孔孔内材料的切割份数是6-12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内衬与外盒设计成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分离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在生产制造、运输及仓储过程中均可以统一进行。

2.内衬上圆孔中的材料未完全切除,而是以圆孔中心为圆心做均匀切割处理,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去除切割余料,另一方面也增加内衬与瓶身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内衬对瓶身的固定效果,还能消除圆孔加工与瓶身的间隙。

3.在使用时,竖向侧板外沿的凸起固定于盒底的压槽,盒底压槽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冲压成型,能够起到与开孔相同的效果,还能够避免开槽,增加盒体强度,同时也省去了去除切割余料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之后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之后底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现有包装盒;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外盒;2-内衬;11-横向侧板延伸段;12-横向侧板;13-压槽;14-竖向侧板;15-上盖;21-内衬支板;22-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饮料包装盒,包括内衬2和外盒1,所述内衬2固定于外盒1内部用于固定瓶身,内衬2和外盒1是一体式结构,内衬2设有用于固定瓶身的圆孔22,圆孔22横竖向均布于内衬2,其直径和孔距根据瓶身直径与具体瓶体类型而定,圆孔22内的材料并未完全切除,而是以圆孔22圆心为中心做均匀切割处理,这样就将圆孔22均匀切割成若干周向均布的扇形,本实施例中优选切割而成的扇形份数是6-12份,内衬2四边均设有内衬支板21,外盒1 一组对边均设有横向侧板12,其中一个横向侧板12连接内衬支板21,另一横向侧板12连接上盖15,外盒1另一组对边设有竖向侧板14,所述竖向侧板14 是对折结构,竖向侧板14外沿设有用于固定竖向侧板14的凸起,本实施例中单个竖向侧板14的凸起数优选两个,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如竖向侧板长度、厚度等)设置其他数量,外盒1底部还设有用于插入竖向侧板14凸起的压槽13,压槽13的位置与个数与竖向侧板14的凸起相同,横向侧板12两端还设有横向侧板延伸段11,在组合时横向侧板延伸段11夹在竖向侧板14是对折结构中间。

使用时,先将图1的展开结构折叠成图2的组合结构,由于内衬上圆孔22 中的材料未完全切除,而是以圆22孔中心为圆心做均匀切割处理,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去除切割余料,另一方面也增加内衬2与瓶身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内衬2对瓶身的固定效果,还能消除圆孔加工与瓶身的间隙。竖向侧板14外沿的凸起固定于盒底的压槽13,盒底压槽13结构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冲压成型,能够起到与开孔相同的效果,还能够避免开槽(如图3),增加盒体强度,同时也省去了去除切割余料的程序。内衬2与外盒1设计成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分离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在生产制造、运输及仓储过程中均可以统一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