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线夹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4561发布日期:2018-08-29 01:2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线夹断机构。



背景技术:

绕线机在绕线完毕后都需要拉断铜线的,传统是通过人手将绕线完成后的铜线拉断的,此种操作方式不但容易出现工伤事故,还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务成本高、铜线的拉线效率低、铜线的拉线效率差和产能低,其不能满足企业批量化生产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能将绕线完毕后的铜线自动拉断,其将铜线拉断的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还实现了拉线效率高,拉线效果好和产能高,并避免了传统人手将铜线拉断容易出现工伤事故的问题,其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和实用性强的余线夹断机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余线夹断机构,包括余线夹前后滑座,余线夹前后滑座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夹子气缸,余线夹夹子气缸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夹子,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余线夹左右滑座,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余线夹翻转机构,余线夹翻转机构的下面连接设置有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

作为优选,余线夹前后滑座的一侧连接设置有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钢棒,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的端部连接设置有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

作为优选,余线夹翻转机构设置有余线夹旋转座,余线夹旋转座的一侧设置有余线夹翻转齿轮,与余线夹翻转齿轮作啮合运动设置有余线夹翻转齿排,余线夹翻转齿排安装在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的上面,余线夹旋转座通过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能旋转的角度为0度-360度。

作为优选,余线夹翻转齿排的一侧设置有余线夹翻转齿排定位块。

作为优选,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的一端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限位座,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的另一端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气缸。

作为优选,余线夹夹子气缸设置有一个以上,余线夹夹子设置有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余线夹前后滑座通过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能进行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余线夹前后滑座通过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气缸能进行左右移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线夹断机构,包括余线夹前后滑座、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余线夹夹子气缸、余线夹夹子、余线夹左右滑座、余线夹翻转机构、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钢棒和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余线夹翻转机构设置有余线夹旋转座、余线夹翻转齿轮、余线夹翻转齿排和余线夹翻转齿排定位块。本实用新型的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能驱动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进行前后移动,使余线夹前后滑座在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的驱动下实现能前后移动,而余线夹左右滑座在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气缸的驱动能在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上进行左右移动,余线夹翻转齿排在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的驱动下能进行上下移动,使与之进行啮合运动的余线夹翻转齿轮在其驱动下进行翻转运动,从而使余线夹旋转座在余线夹翻转齿轮的带动下实现旋转,余线夹旋转座在翻转前,余线夹夹子在余线夹夹子气缸的驱动下能自动作张开运动和合拢运动,当余线夹夹子气缸驱动余线夹夹子作合拢运动时可将铜线夹紧,而余线夹旋转座在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的驱动自动旋转直至将铜线拉断为止,其实现了能将绕线完毕后的铜线自动拉断,且铜线被拉断的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还大大提高了铜线的拉线效率,其拉线效果好,产能高,并避免了传统人手将铜线拉断容易出现工伤事故的问题,其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线夹断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线夹断机构不同方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线夹断机构,包括余线夹前后滑座1,余线夹前后滑座1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2,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2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3,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3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夹子气缸4,余线夹夹子气缸4的上面设置有余线夹夹子5,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3的一端设置有余线夹左右滑座6,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余线夹翻转机构7,余线夹翻转机构7的下面连接设置有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8。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前后滑座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11,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11的左右两侧分别均设置有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钢棒12,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11的端部连接设置有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13。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翻转机构7设置有余线夹旋转座71,余线夹旋转座71的一侧设置有余线夹翻转齿轮72,与余线夹翻转齿轮72作啮合运动设置有余线夹翻转齿排73,余线夹翻转齿排73安装在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8的上面,余线夹旋转座71通过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8能在360度的范围内进行旋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翻转齿排73的一侧设置有余线夹翻转齿排定位块74。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2的一端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限位座21,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2的另一端设置有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气缸22。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夹子气缸4设置有一个以上,余线夹夹子5设置有一个以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前后滑座1通过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13能进行前后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余线夹前后滑座1通过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气缸22能进行左右移动调节。

该余线夹断机构的操作流程为: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13能驱动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11进行前后移动,使余线夹前后滑座1在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11的驱动下实现能前后移动,而余线夹左右滑座6在余线夹左右移动调整气缸22的驱动能在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2上进行左右移动,最终使多个余线夹夹子5能同步实现左右移动调节;余线夹翻转齿排73在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8的驱动下能进行上下移动,使与之进行啮合运动的余线夹翻转齿轮72在其的驱动下实现能翻转运动,从而使余线夹旋转座71在余线夹翻转齿轮72的带动下实现自动旋转,余线夹旋转座71在翻转前,余线夹夹子5在余线夹夹子气缸4的驱动下能自动作张开运动和合拢运动,当余线夹夹子气缸4驱动余线夹夹子5作合拢运动时可将铜线夹紧,而余线夹旋转座71在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8的驱动下自动旋转,直至铜线被拉断为止,又由于余线夹夹子5设置有多个,多个余线夹夹子5能同步将多条铜线拉断,且铜线被拉断的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还大大提高了铜线的拉线效率,其拉线效果好,产能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余线夹断机构,包括余线夹前后滑座、余线夹左右移动滑轨、余线夹左右移动固定板、余线夹夹子气缸、余线夹夹子、余线夹左右滑座、余线夹翻转机构、余线夹翻转调整气缸、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导螺杆、余线夹夹子前后移动钢棒和余线夹前后伺服马达,余线夹翻转机构设置有余线夹旋转座、余线夹翻转齿轮、余线夹翻转齿排和余线夹翻转齿排定位块。本实用新型实现能全自动将绕线完毕后的铜线拉断,且铜线被拉断的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不但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务成本,还使铜线实现了拉线效率高,拉线效果好和产能高,其满足了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和实用性强,解决了传统是通过人手将铜线拉断的,此操作方式导致工人容易出现工伤事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务成本高和铜线的拉线效率低等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