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主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起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9145发布日期:2018-07-20 19:4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主梁结构及具有该起重主梁结构的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起重设备简支梁主要采用钢结构类型,材料普遍选择碳素结构钢Q235B和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B,且长度较长的主梁要焊接成箱型梁,由于在小吨位大跨度简支梁结构中,当重物在主梁跨中时,会存在主梁下挠度大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善主梁下挠度大的问题,通过型材的上下叠加方式来增强主梁的刚度和强度,现有的型材叠加主梁结构是上下叠加的型材通过焊接形式叠加连接在一起,这种型材叠加主梁结构拆装不便,费时费力,外观不美观。此外,现有的起重主梁结构存在粉尘扩散的问题,难以适用于对洁净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业生产环境。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拆装方便,省时省力,外观美观的起重主梁结构、能够适用于洁净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业生产环境的起重主梁结构及分别具有这两种起重主梁结构的起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省时省力,外观美观的起重主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起重设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洁净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业生产环境,拆装方便,省时省力,外观美观的起重主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起重设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主梁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两组承轨梁组件,每组承轨梁组件包括用于供型轨小车滚动的主梁和在纵向上与主梁叠置的至少一个承轨梁,两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在一起,每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和所有承轨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沿各自梁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狭长槽道,每个狭长槽道内均设置有内压条;

所述起重主梁结构还包括位于每组承轨梁组件两侧方的连接板,在每组承轨梁组件中,主梁与纵向叠置的所有承轨梁之间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位于承轨梁组件侧方的连接板和相应侧的内压条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内压条采用普通碳钢材质制成,且所述内压条表面设置有镀镍层和/或镀铬层。

优选的,所述内压条的中心开设有用于紧固紧固件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或

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板均采用普通钢材质制成,且所述连接梁和连接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镍层和/或镀铬层。

优选的,所述型轨小车的下方设置有接尘装置。

更优选的,所述型轨小车的下方设置有不锈钢接尘罩。

优选的,所述型轨小车的车轮轴两端分别设置有尼龙轮,所述尼龙轮滑动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运行轨道内。

优选的,每组承轨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承轨梁,至少一个承轨梁叠置于该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的上方,剩余的承轨梁叠置于该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的下方。

优选的,每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和承轨梁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起重主梁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起重主梁结构中,由于两侧的两组承轨梁组件中主梁和若干个叠置的承轨梁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结构,与现有上下叠置的承轨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结构相比,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模块化组装,省时省力,且外观美观。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件可以收紧位于主梁和承轨梁侧面狭长槽道内的内压条,使内压条向梁体内侧的方向收紧,进而使主梁和承轨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起重主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型轨小车;2、主梁;3、承轨梁;4、内压条;5、紧固件;6、连接板;7、连接梁;8、狭长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优选的起重主梁结构,该起重主梁结构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组承轨梁组件,以及设置在承轨梁组件两侧方的连接板。每组承轨梁组件包括用于供型轨小车1滚动的一个主梁2和在纵向上与主梁叠置的至少一个承轨梁3,主梁2与承轨梁3的结构相同,两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2之间通过连接梁7连接在一起。每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2和所有承轨梁3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沿各自梁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狭长槽道8,每个狭长槽道8内均安装有内压条4。在每组承轨梁组件中,主梁2与纵向叠置的所有承轨梁3之间通过紧固件5依次穿过位于承轨梁组件侧方的连接板6和相应侧的内压条7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左右侧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2和承轨梁3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重量轻,外观美观,从而使整个起重主梁结构重量较轻。左侧的承轨梁组件包括一个左主梁和叠置在左主梁上方的一个左承轨梁。右侧的承轨梁组件包括一个右主梁和叠置在右主梁上方的一个右承轨梁。左主梁通过中间的连接梁7与右主梁连接在一起。左主梁的左右两侧面各设有两条沿左主梁的梁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狭长槽道8,左承轨梁的左右两侧面各设有两条沿左承轨梁的梁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狭长槽道8,右主梁和右承轨梁的左右两侧面也各设有两条沿相应梁的梁主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狭长槽道8,狭长槽道8的纵截面形状类似扁豆状,当然还可以为具有小槽口大容腔等其他形状,满足能够安装内压条4且不轻易滑脱出的要求即可。左主梁、左承轨梁、右主梁和右承轨梁上的狭长槽道8内均设置有一内压条4,内压4的中心开设有用于紧固螺栓的安装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主梁和左承轨梁的左侧设置有左法兰板,左主梁和左承轨梁的右侧设置有右法兰板。在左侧,通过螺栓依次穿设左法兰板和左侧的四条狭长槽道8内设置的四个内压条4,将左主梁和左承轨梁的左侧固定在一起;在右侧,通过螺栓依次穿设右法兰板和右侧的四条狭长槽道8内设置的四个内压条4,将左主梁和左承轨梁的右侧固定在一起,如此,左主梁和左承轨梁通过连接螺栓收紧内压条4,使内压条4在螺栓的螺紧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并向左主梁和左承轨梁的梁体内侧(朝靠近运行轨道)的方向收紧,从而提高左主梁和左承轨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右主梁和右承轨梁的连接结构与左主梁和左承轨梁的连接结构相同,具体连接结构在此省略。

由于本实施方式两侧的两组承轨梁组件中主梁2和在纵向上叠置的承轨梁3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结构,与现有上下叠置的承轨梁3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结构相比,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模块化组装,省时省力,且外观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每组承轨梁组件设置的承轨梁3的数量不限于一个,还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承轨梁3中的至少一个承轨梁3叠置于该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2的上方,剩余的承轨梁3叠置于该组承轨梁组件的主梁2的下方,与部分或全部的承轨梁叠置在主梁的外侧来说,这种承轨梁设置方式更能增强主梁2的刚度和强度,使主梁2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进而提高整个起重主梁结构的载荷能力,改善主梁下挠度大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小吨位大跨度简支梁结构当重物在主梁跨中是,挠度大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压条4采用普通碳钢材质制成,内压条4表面设置有镀镍层和/或镀铬层,不仅能够减少粉尘的产生,有效避免因粉尘扩散导致作业环境的污染。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内压条4长度为400-500mm,厚度为4-5mm,宽度为20-30mm。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梁7和所有连接板6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可避免因发生氧化而造成装置的损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当然,连接梁7和连接板6还可采用普通钢材质制成,且连接梁7和连接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镍层和/或镀铬层,能够减少粉尘的产生,有效避免因粉尘扩散导致作业环境的污染。

型轨小车1的下面可以悬挂重物,型轨小车1的车轮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设置在主梁2上的运行轨道内的车轮,车轮优选采用尼龙轮,摩擦阻力小,有效避免因摩擦产生的灰尘。型轨小车1的下方设置有接尘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接尘装置选择不锈钢接尘罩,该接尘罩能够接收由于型轨小车1与运行轨道的摩擦产生的碎屑或粉尘等杂质,避免碎屑或粉尘等杂质污染作业环境,适用于洁净要求比较严格的作业环境。而接尘罩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能够避免因发生氧化而产生生锈现象,延长接尘罩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通过连接板6、内压条4和连接梁7外表面镀镍和/或镀铬处理,型轨小车1车轮选择尼龙轮以及型轨小车1下方设置的不锈钢接尘罩等方式,保证了作业环境的清洁性,能够使整个起重主梁结构适用于洁净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业生产环境。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该起重设备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起重主梁结构。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