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斤顶套筒抛光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651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千斤顶套筒抛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一种最简单的起重设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分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作为一种使用范围广泛的工具,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千斤顶一般由顶盖、方头平键、摇杆机械千斤顶、小齿轮、小锥齿轮、螺杆、升降套筒、铜螺母、大锥齿轮、圆头平键、推力轴承、壳体和底座等结构组成。其中升降套筒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削加工,切削加工后的升降套筒件需要对升降套筒表面进行进一步的抛光打磨处理,现有技术中的抛光打磨效果不佳,而且砂轮的抛光角度较为单一,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斤顶套筒抛光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千斤顶套筒抛光加工装置,包括L形侧板、底座、立柱、第一夹具体、第二夹具体、第三夹具体、丝杆和横杆,所述底座的右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L形侧板;所述L形侧板的水平方向一侧内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丝杆的外圈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夹具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丝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所述底座的左端上表面与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立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块;所述立柱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一号气缸,一号气缸的活塞杆与一号滑块相连接;所述一号滑块的右侧表面还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腔,第二滑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所述横杆的右端还固定安装有二号气缸,二号气缸的活塞杆与二号滑块相连接;所述二号滑块的下表面还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水平方向端安装有旋转器,旋转器的输出轴与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杆联动;所述支杆的端部设置有与微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动的砂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形侧板的竖直方向一侧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L形侧板的水平方向一侧内加工有内螺纹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分别位于第三夹具体正下方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呈L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升降套筒的两侧分别固定夹持在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上,然后旋转转动把手带动丝杆进行转动,此时丝杆相对于L形侧板的水平方向的侧板发生向下方向的进给运动,进而使第三夹具体向下运动,此时的第三夹具体将升降套筒进一步的夹持,此时的升降套筒被充分的夹紧,紧固状态下的升降套筒的一端置于砂轮的正下方;分别驱动一号气缸和二号气缸,一号气缸和二号气缸分别控制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发生进给运动,进而实现砂轮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同时启动微型驱动电机,带动砂轮进行高速旋转,进而实现对升降套筒的外圈表面进行打磨;同时旋转器的设置使得砂轮的位移范围更加广,提高了砂轮的灵活性,使得对升降套筒的抛光效率得以提升。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千斤顶升降套筒夹持效果好,同时砂轮能够多角度的进行抛光加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L形侧板,2-底座,3-立柱,4-一号气缸,5-第一夹具体,6-第二夹具体,7-第三夹具体,8-升降套筒,9-丝杆,10-转动把手,11-第一滑腔,12-第一导轨,13-第二导轨,14-一号滑块,15-二号滑块,16-二号气缸,17-第二滑腔,18-连接杆,19-旋转器,20-支杆,21-砂轮,22-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千斤顶套筒抛光加工装置,包括L形侧板1、底座2、立柱3、第一夹具体5、第二夹具体6、第三夹具体7、丝杆9和横杆22,所述底座2的右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L形侧板1,L形侧板1的竖直方向一侧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L形侧板1的水平方向一侧内加工有内螺纹通孔;所述L形侧板1的水平方向一侧内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丝杆9的外圈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9的底端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夹具体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丝杆9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10;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具体5和第二夹具体6,其中第一夹具体5和第二夹具体6分别位于第三夹具体7正下方的两侧;所述底座2的左端上表面与立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立柱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腔11;所述第一滑腔1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导轨12,第一导轨12上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块14;所述立柱3的顶端还固定安装有一号气缸4,一号气缸4的活塞杆与一号滑块14相连接;所述一号滑块14的右侧表面还固定安装有横杆22,横杆2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腔17,第二滑腔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轨13,第二导轨13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块15;所述横杆22的右端还固定安装有二号气缸16,二号气缸16的活塞杆与二号滑块15相连接;所述二号滑块15的下表面还与连接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8呈L形结构,连接杆18的水平方向端安装有旋转器19,旋转器19的输出轴与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杆20联动;所述支杆20的端部设置有与微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动的砂轮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在使用时,将升降套筒8的两侧分别固定夹持在第一夹具体5和第二夹具体6上,然后旋转转动把手10带动丝杆9进行转动,此时丝杆9相对于L形侧板1的水平方向的侧板发生向下方向的进给运动,进而使第三夹具体7向下运动,此时的第三夹具体7将升降套筒8进一步的夹持,此时的升降套筒8被充分的夹紧,紧固状态下的升降套筒8的一端置于砂轮21的正下方;分别驱动一号气缸4和二号气缸16,一号气缸4和二号气缸16分别控制一号滑块14和二号滑块15发生进给运动,进而实现砂轮21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同时启动微型驱动电机,带动砂轮21进行高速旋转,进而实现对升降套筒8的外圈表面进行打磨;同时旋转器19的设置使得砂轮21的位移范围更加广,提高了砂轮21的灵活性,使得对升降套筒8的抛光效率得以提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