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根同组自动张拉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47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根同组自动张拉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根同组自动张拉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在进行张拉时,当张拉杆的张拉达到设计力值后,需要将张拉杆上的锁定螺母锁紧,使钢筋一直保持受力状态。现有的技术,对于所有张拉杆是经过同一个千斤顶进行统一的张拉,难免会导致张拉杆的受力不均,影响最后的产品质量。并且都是通过人力进行一个接一个的螺母锁紧操作,费时费力,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单根同组自动张拉锁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根同组自动张拉锁紧装置,包括张拉梁和若干并排设置的张拉模块,所述张拉模块包括千斤顶和张拉杆,所述千斤顶安装在所述张拉梁内,所述千斤顶底部与所述张拉梁固定,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张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张拉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张拉梁,所述张拉模块上还设置有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张拉梁外侧装有电机和皮带支撑轮,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轮和皮带支撑轮将锁紧皮带撑起,所述锁紧皮带的位置与所述张拉杆上的锁母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的顶部通过连接器与张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通过两端的内螺纹孔与千斤顶和张拉杆分别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同时完成单根预应力钢筋的同步张拉,单根独立传感器控制张拉力,自动张拉完成后自动锁紧张拉力,实现了张拉力值的均匀、稳定、小误差,自动机械代替了人力操作,提高了工作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张拉梁 2、千斤顶 3、张拉杆 4、连接器

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张拉梁1和若干张拉模块,所述张拉模块包括千斤顶2和张拉杆3,所述千斤顶2安装在所述张拉梁1内,所述千斤顶2固定的底部与所述张拉梁1连接,所述千斤顶2可活动的顶部与张拉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张拉杆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张拉梁1,所述张拉模块上还设置有测力传感器。

所述张拉梁1外侧装有电机5和皮带支撑轮,所述电机5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轮和皮带支撑轮将锁紧皮带撑起,所述锁紧皮带的位置与所述张拉杆上的锁母位置相对应。

所述千斤顶2的顶部通过连接器4与张拉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器4通过两端的内螺纹孔与千斤顶2和张拉杆3分别连接。

使用时,张拉梁1自动调整到支点与轨道板模具的支点对齐靠紧,张拉梁1内的连接器与模具上的预应力钢筋连接杆单层或多层一一对应,随着千斤顶2启动(油缸收缩)连接器把预应力钢筋拉紧为一体,等传感器达到力值要求后千斤顶自动停止收缩,此时张拉梁1外挂的电机启动,锁紧皮带旋转摩擦预应力钢筋连接杆上的锁母,自动机械锁紧张拉力。张拉力锁定后,千斤顶2回复(油缸伸长),连接器放松预应力钢筋连接杆,张拉梁与轨道板模具自动脱离,完成预应力钢筋的自动单根同组张拉锁紧。

本装置集成为一组张拉梁1,张拉梁可以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张拉梁内置与预应力钢筋数量相等的张拉模块,张拉模块包括连接器、测力传感器及千斤顶2(油缸),张拉梁外挂电机及锁紧皮带。

本方案采用同时完成单根预应力钢筋的同步张拉,单根独立传感器控制张拉力,自动张拉完成后自动锁紧张拉力,实现了张拉力值的均匀、稳定、小误差,自动机械代替了人力操作,提高了工作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双向张拉或单向张拉的预应力混凝土制品生产中,尤其适用于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向先张高速铁路轨道板的流水机组法生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