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5771发布日期:2018-07-24 21:12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指一种活性炭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车间多为二层式或多层式结构,生产所用的原料、成品输送多采用货梯、升降机。对于生产后的活性炭的输送,运送出去时同样采用这样的路线,导致原料的质量受到影响。

为避免污染原料和成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道运输方式,避免了活性炭等生产废弃物的暴露输送对原料、成品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性炭传送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管道分别包括上端口、管道中段、下端口;上端口位于楼板之上,管道中段和下端口位于楼板之下,所述的管道中段和下端口之间为一段带有弧度的弧形段,所述的上端口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底部顶住楼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端口呈漏斗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端口内部装有第一金属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道中段内部装有第二金属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金属支架中间为四个大框体,左右两侧为四个小框体,上下两侧为四个中框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金属支架内部为多个小尺寸框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上端口呈漏斗型,便于倾倒废料,上端口内安装有金属支架,隔离异物掉落的同时保证废料快速通过;管道中段有金属支架,对活性炭等块状废料起分散、减缓冲击力作用;下端口有弧形结构,可以再次起到减缓冲击力的作用。废料的转移过程迅速高效,避免与原料、设备同路径转移而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金属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活性炭传送装置,管道1分别包括上端口11、管道中段12、下端口13;上端口11位于楼板2之上,管道中段12和下端口13位于楼板2之下,管道中段12和下端口13之间为一段带有弧度的弧形段16,上端口11两侧设置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底部顶住楼板2。使用时,脱色工序后产生的湿活性炭废料位于活性炭过滤器滤袋中,取出滤袋,把活性炭倒入传送管道上端口11,上端口11呈漏斗型便于倾倒废料,上端口11内部装有第一金属支架14防止大的异物掉落,活性炭经管道上、第二金属支架15分散、减缓冲击后从下端口13排出,弧形段16起到再次减缓下降冲击力,此时由于活性炭十分接近出口,因此弧形段16的设置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废料落于下端口13下方的手推车之外。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转移,废料从楼板的上层转移至下层,避免了与原料和设备共用同一运输路线,保证原料、成品不被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废料的转移速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金属支架14中间为四个大框体141,这四个大框体141主要作用是在废料刚进入上端口11时快速地从中间掉落,而积累在滤袋底部的异物由于是最后倒出,此时废料的倾落方向已经发生改变,主要集中在金属支架的边缘处,因此左右两侧为四个小框体142,上下两侧为四个中框体143可以很好的阻挡异物的掉落。第二金属支架15内部为多个小尺寸框体,第二金属支架15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废料从高处落下的冲击力,因此更加密集的小尺寸框体对其缓冲效果更佳。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