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装系统及除尘系统、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0384发布日期:2018-09-05 00:3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装卸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散装系统及除尘系统、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散装物料装卸系统中,除了用于装卸物料的散装机外,一般还设有除尘系统,用于除去散装物料在装卸时扬起的灰尘,改善工作环境。例如,一项申请公布号为CN107253620A,名称为一种粉煤灰散装装置的中国专利即公开了一种物料散装系统,包括散装机、布袋除尘器,散装机通过第一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接,布袋除尘器的底部锥形灰斗通过第二管道与散装机连接,其中,锥形灰斗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其上的积灰振落的振打器。该散装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管道将散装机本体内扬起的灰尘吸入布袋除尘器中,布袋除尘器收集到的灰尘沉积在灰斗中,再通过灰斗上设置的振打器将积灰振起后通过第二管道将灰尘输送至散装机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改善散装系统的工作环境。

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的缺点是:灰斗上的振打器只能将积灰振起,但是积灰在往散装机中运动时仍是靠自身重力进行下落运动的,而布袋除尘器所收集到的灰一般粒径都比较小,细度较高,很难通过自身重力沿第二管道进入散装机本体中,容易在振起后又沉积到灰斗上或者在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沉积在第二管道中,造成积灰输送困难、第二管道堵塞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散装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积灰顺利输送至散装机的除尘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除尘系统的散装系统以及上述除尘系统中使用的除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除尘系统,包括散装机和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散装机连接,除尘器的灰斗通过第二管道与散装机连接,灰斗与第二管道形成的出灰管路上设有用于与气源连接而向出灰管路吹气将其内的积尘吹向散装机的进气口。

在出灰管路上设置用于与相应气源连接进而向出灰管路中供气的进气口,在将料斗中的积灰向散装机输送时,来自气源的气流可以携带积灰在出灰管路中运动,避免积灰再次沉积在灰斗上或沉积在第二管道中,造成积灰输送困难、第二管道堵塞等问题发生,使整个输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灰斗上还在靠近进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振打器。设置振打器,振打器与气流协同作用,振打器将积灰从灰斗上振起,气流将振起的积灰携带走,两者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输灰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位于灰斗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系统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位于振打器的下游。该位置设置使得进气口靠近第二管道,可以使气流在进入第二管道后仍具有较大的携带能力,从而进一步避免灰尘在第二管道中沉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散装系统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散装系统,包括储料仓、散装机、除尘器以及气源,所述储料仓通过输料管道与散装机连接,所述除尘器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散装机连接,除尘器的灰斗通过第二管道与散装机连接,灰斗与第二管道形成的出灰管路上设有进气口,出灰管道通过进气口与气源连接而向出灰管路吹气将其内的积尘吹向散装机。

在出灰管路上设置用于与相应气源连接进而向出灰管路中供气的进气口,在将料斗中的积灰向散装机输送时,来自气源的气流可以携带积灰在出灰管路中运动,避免积灰再次沉积在灰斗上或沉积在第二管道中,造成积灰输送困难、第二管道堵塞等问题发生,使整个输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散装系统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灰斗上还在靠近进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振打器。设置振打器,振打器与气流协同作用,振打器将积灰从灰斗上振起,气流将振起的积灰携带走,两者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输灰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散装系统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位于灰斗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散装系统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位于振打器的下游。该位置设置使得进气口靠近第二管道,可以使气流在进入第二管道后仍具有较大的携带能力,从而进一步避免灰尘在第二管道中沉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器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除尘器,包括灰斗,灰斗上设置有用于与相应设备连通的出料口,灰斗上还设有用于与气源连接而向灰斗内吹气以将其内的积尘顺着出料口吹向相应设备的进气口。

在灰斗上设置用于与相应气源连接进而向灰斗中供气的进气口,在将料斗中的积灰通过出料口向相应设备输送时,来自气源的气流可以携带积灰顺着出料口运动,将积灰携带至相应地方,避免积灰再次沉积在灰斗上或沉积在相应输送管道中,造成积灰输送困难、相应输灰管道堵塞等问题发生,使整个输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器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灰斗上还在靠近进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振打器。设置振打器,振打器与气流协同作用,振打器将积灰从灰斗上振起,气流将振起的积灰携带走,两者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输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散装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散装系统在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中:1、储料仓;2、除尘器;3、输料管道;31、输料控制阀;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51、第二控制阀;6、供气管道;61、供气控制阀;7、散装机;8、散装运输车;9、振打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装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储料仓1、散装机7以及除尘器2,储料仓1通过输料管道3与散装机7上端连接,除尘器2的入口通过第一管道4与散装机7的上端连接,除尘器2的灰斗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5与散装机7的上端连接,灰斗的外侧设置有振打器9,输料管道3上设置有输料控制阀31,第二管道5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51,此外,灰斗上在振打器9的下游、靠近振打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气源连接而向灰斗中吹气将其内的积尘吹向散装机的进气口,进气口通过供气管道6与气源连通,供气管道上设置有供气控制阀61。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除尘器2为主动脉冲除尘器,输料控制阀31为气动插板阀,第二控制阀51为气动蝶阀,所述供气控制阀61为电控截止阀,所述振打器为震动电机。除尘器2的灰斗以及第二管道5共同构成出灰管路,所述进气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在振打器9的上游,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管道5上,只要是在靠近振打器9附近,能与振打器9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输灰动作即可。另外所述散装机7、除尘器2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管道4和第二管道5共同构成除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散装运输车8就位以后,物料从储料仓1进入经输料控制阀31、输料管道3、散装机7后送入散装运输车8中,完成装料过程;在该过程中,除尘器2在散装运输车8就位后就开始运行,将装料过程中扬起的灰尘收集,除尘器2收集的灰尘聚集在除尘器的底部料斗中,当散装运输车8快要装料完成时,打开第二控制阀51,同时打开振打器9和供气控制阀61,料斗中的积灰在振打器和供气的辅助作用下,顺着第二管道5进入散装运输车8中,实现灰尘的回收利用,当散装运输车8装料完成后,先关闭输料控制阀31,之后同时关闭第二控制阀51和供气控制阀61以及振打器9,最后再关闭除尘器2,完成整个装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散装系统,在灰斗上设置用于与气源连接进而向灰斗中供气的进气口,在将料斗中的积灰通过出料口向散装机输送时,来自气源的气流可以携带积灰顺着出料口以及第二管道运动,将积灰携带至散装机,避免积灰再次沉积在灰斗上或沉积在第二管道中,造成积灰输送困难、第二管道堵塞等问题发生,使整个输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另外,气源结合灰斗上设置的振打器,振打器与气流协同作用,振打器将积灰从灰斗上振起,气流将振起的积灰携带走,两者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输灰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与第二管道连通的气源可以是整个生产系统中的一个总气源,也可以是针对每个散装系统均设置有一个气源,该气源可以是送风机等。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与散装机的上端面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以一个与散装机的侧面连接,一个与散装机的上端面连接,或者,两个都与散装机的侧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尘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散装系统中的除尘系统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尘器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散装系统中的除尘器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