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3873发布日期:2019-12-04 00: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流体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在收纳流体且在其前前端件有流体排出体的流体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流体容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述的流体容器。专利文献1所述的液体容器具备:具有收纳液体的罐部的容器主体;连结在该容器主体的前端侧的液体供给体;在该罐部内前进的活塞;以及具有操作体且根据该操作体的操作而使该罐部内的活塞向前方伸出的活塞推压机构,该液体供给体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在容器主体,并且该活塞推压机构只能使活塞在前进方向上移动。根据该液体容器,能够交换液体供给体,不产生朝向罐部方向的液体的回流,能够防止在液体供给体的交换前与被涂覆体或外部空气接触的液体残留在内部。

专利文献2所述的液体容器具备:具有收纳了液体的罐部的主体;具有连结在该主体的前端部并供给液体的前端供给体的供给机构;以及用于将该罐部内的液体向该供给机构推出的驱动机构,在该罐部与该供给机构之间设置有能够在平时关闭而仅在驱动机构动作时打开的阀。根据该液体容器,能够提供所储藏的液体的粘度不受限的具有液漏抑制功能的液体容器。

专利文献3所述的涂覆容器在涂覆容器主体上设置有关闭、打开涂覆液向涂覆体的导入路径,并且,向涂覆体推出涂覆液的阀装置。根据该涂覆容器,能够关闭、打开向涂覆体的涂覆液的导入路径,并且,向涂覆体推出涂覆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0437号公报(例如,参照段落[0008]、[0017]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89592号公报(例如,参照段落[0005]--[0006]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1997-192581号公报(例如,参照段落[0008]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具备阀装置或阀的流体容器中,存在即使关闭流体的排出路径,也因携带等外而导致容器内部的流体漏出的情况。因此,期望提供能够防止流体从排出口漏出的流体容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携带等时容器内的流体从排出口漏出的流体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流体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收纳流体的罐;流体排出体,其配置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前端部,且从形成于前端部的排出口排出上述流体;柱塞,其具有操作体,并且向上述流体排出体推出与上述操作体的操作对应的预定量的上述罐内的流体;以及开闭阀,其关闭连通上述罐与上述流体排出体的连通流路,与上述柱塞推出流体对应地打开上述连通流路,并且具有阀座面、阀芯及弹簧,上述阀芯配置于相比上述阀座面靠前方,并从前方与上述阀座面抵接,上述弹簧朝向上述阀座面对上述阀芯施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能够防止携带时容器内的流体从排出口漏出的流体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作为一实施方式的流体容器的分液器以包含其中心轴线的剖面切断的剖视图。

图2是从侧面观察并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具备的阀所具有的排出管支撑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将该排出管支撑部以图2的a-a线切断并从图2的a-a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从侧面观察并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具备的阀所具有的阀主体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将该阀主体以图4的b-b线切断并从图4的b-b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在阀主体上组装排出管支撑部、弹簧以及阀芯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从侧面观察并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所具备的前端件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将该前端件以图7的c-c线切断并从图7的c-c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将该前端件从形成于其前端部的插入孔的方向观察的图。

图10是表示将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所具备的盖部以包含其中心轴线的剖面切断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从该盖部除去其密封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将该盖部以图11的d-d线切断并从图11的d-d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将该盖部以图11的e-e线切断并从图11的e-e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的顶销组件的组装顺序的概略的图。

图1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的柱塞的组装顺序的概略的图。

图1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的包含前端件、阀、排出管以及盖部的盖部组件的组装顺序的概略的图。

图1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液器的组装顺序的概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实际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所示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流体容器的分液器1具备: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配置在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的作为流体排出体的排出管10;具有收纳流体f的罐t的容器主体20;配置在排出管10与容器主体20之间,打开及关闭流体f的连通流路的阀3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容器主体20的盖部40;配置在容器主体20的后端部的作为操作体的顶销体51;以及根据顶销体51的操作而将罐t内的流体f向排出管10推出的柱塞50。本实施方式的流体f是排出到加热盘上挥发的芳香剂(香油),但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流体可以是其它任意的流体,例如可以是化妆用、文具用、医疗用或者口腔卫生用的液体、溶胶或者凝胶。以下,将大致圆筒状的分液器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简称为“轴线方向”,将分液器1的盖部40侧、即图1的下方侧称为前方,将顶销体51侧、即图1的上方侧称为后方,将其前方侧端部称为分液器1的前端部,将其后方侧端部称为分液器1的后端部而进行说明。

(排出管10)

排出管10形成为其中空部呈排出流体f的排出流路12的圆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近热源使用的排出管10由比后面详述的容器主体20、和阀30所包含的排出管支撑部31以及阀主体32耐热性高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不锈钢形成。在排出管10的前端形成有排出流路12的排出口122,如后面详述,在柱塞50向前方推出流体f时,从排出口122排出流体f。

(容器主体20)

容器主体2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前端部嵌合有后面详述的前端件21,在其后端部嵌合有作为推压机构的柱塞50。在组装于容器主体20的前端件21内配置有后面详述的阀30。通过配置于前端件21内的阀30、容器主体20以及柱塞50来划分收纳流体f的罐t。组装前端件21的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的内径以及外径形成为比容器主体20的后端部的内径以及外径小。在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为了与后面详述的前端件21的内周面嵌合,形成多个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环状的槽22。在容器主体20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能够嵌合形成于后面详述的柱塞50的尾冠(轴筒后端管)56的滚花外周面562(参照图15)的多个槽(未图示)。容器主体20由容易模压成形的树脂材料构成。

(阀30)

阀30具有:支撑排出管10的后端部的排出管支撑部31;在前部组装排出管支撑部31的后部的阀主体32;配置在阀主体32内的阀芯33;以及朝向后方施力于阀芯33且能够在轴线方向上压缩的螺旋弹簧亦即弹簧34。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排出管支撑部31具有径向的大小各自不同的大致筒状的前部312以及后部314,前部312的内径以及外径分别形成为比后部314的内径以及外径大。在前部312与后部314之间形成有中央部316。中央部316的外径形成为比前部312的外径小且比后部314的外径大,中央部316的内径形成为与前部312相同的内径且比后部314的内径大。在前部312与中央部316之间形成有外周面与阀主体32的前部322的内周面嵌合的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突起318。排出管支撑部31的后部314形成为在其前部分和后部分径向的大小不同,其前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比其后部分外径大,以便与后面详述的弹簧34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嵌合。在中央部316的后部分的外周面上为了与后面详述的阀主体32的中央部的内周面嵌合而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突起。在排出管支撑部31的前部312以及中央部316内的中空部内压入排出管10的后端部。排出管支撑部31的后端部314的中空部与压入的排出管10的排出流路12连通,成为向排出流路12送出流体f的送出流路3142。排出管支撑部31由容易模压成形的树脂材料构成。

如图4至图6所示,阀主体32具有大致筒状的前部322以及直径比前部322小的大致筒状的中央部以及后部324。就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环状突起的阀主体32的中央部的外周面而言,与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的内周面嵌合。阀主体32的前部322的内周面与排出管支撑部31的环状突起318的外周面嵌合,阀主体32的中央部的内周面与排出管支撑部31的中央部316的外周面嵌合。排出管支撑部31的环状突起318的后方侧平面(与轴线方向正交的面)与形成在阀主体32的内周面的阶梯部抵接而防止排出管支撑部31相对阀主体32向后方移动。

就阀主体32的后部324的中空部而言,在嵌合到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连通罐t与排出管支撑部31的送出流路3142,成为用于从罐t向排出管支撑部31的送出流路3142送出流体f的送出流路3242。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的后端侧形成为径向上比前端侧小,并且形成有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内周面,该倾斜内周面作为阀主体32的阀座面以其内径向后方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在该阀座面的后方形成有作为阀孔的后端开口3244。被后面详述的弹簧34朝向后方施力的阀芯33抵接在阀主体32的阀座面上。

阀芯33形成为其直径比阀主体32的后端开口3244的内径大,并且与阀主体32的阀座面抵接,从而形成为能够关闭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的球形。

弹簧34形成为压缩螺旋弹簧,其前端部的内周面与排出管支撑体31的后部314的前部分的外周面嵌合,后端部与阀芯33抵接。弹簧34以平时将阀芯33朝向后方的阀座面上推压而施力且压缩预定量的组装状态配置在排出管支撑部31的后端部314与阀芯33之间。如后面详述,除了罐t内的流体f被柱塞50向前方推出的情况,阀芯33被弹簧34推压到后方的阀座面上而关闭送出流路3242,从而防止罐t内的流体f向送出流路3242内漏出。阀芯33以及弹簧34优选由耐腐蚀性高的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不锈钢形成。

弹簧34具有在轴线方向能够压缩的弹性。当后面详述的柱塞50将流体f向前方推出时,阀芯33因施加于阀芯33的推压力而抵抗弹簧34的作用力向前方移动。通过阀芯33向前方移动,打开阀30的送出流路3242以及后端开口3244,流体f从排出管10的排出流路12经由送出流路3242以及送出流路3142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当后面详述的柱塞50将流体f向前方推出时,被压缩的弹簧34以预定的紧贴长度紧贴而将阀芯33保持在轴线方向上的预定的位置上。如果这样构成,那么能够使阀30的打开量成为预定的打开量,所以能够使流体f的排出量成为预定的排出量。另外,当阀30动作时或在分液器1上附加外力而使阀芯33向前方最大限度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簧34以预定的紧贴长度紧贴,由此防止排出管支撑体31的后端与阀芯33的前端直接抵接。因此,能够防止排出管支撑体31的后端与阀芯33的前端直接抵接的状态下在排出管支撑体31的送出流路3142内产生负压,阀芯33的前端吸附在排出管支撑体31的后端。另一方面,在弹簧34紧贴的情况下,因为弹簧34具有弹簧丝彼此间的多个接触部,所以即使弹簧34紧贴的状态下在排出管支撑体31的送出流路3142内产生负压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解除其紧贴状态而消除排出管支撑体31的送出流路3142内的负压。

(前端件21)

如图7至图9所示,前端件21形成为在其前端面具有后面详述的热反射面211而覆盖分液器1的前端部且其后端开口的中空形状。在前端件21的后部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盖部40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卡定突起42嵌合的环状的槽231,在前端件21的后部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环状的槽22嵌合的环状突起232。本实施方式中,与热源对置使用的前端件21用比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容器主体20、排出管支撑部31以及阀主体32耐热性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黄铜形成。

前端件21在其前端形成有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圆形的热反射面211。在热反射面211的中心形成有排出管10所贯通的贯通孔212。贯通孔212的直径形成为比排出管10的外径大并以排出管10不接触前端件21的方式形成。如果这样构成,能够抑制从本实施方式中与热源对置使用的分液器1的热源所放射的放射热对其前端部的加热,能够防止从前端件21向排出管10的导热。因此,能够防止包含比较不耐热的阀30等的分液器1的前端部被加热而导致流体f从排出管10漏出或分液器1的前端部的破损。就因分液器1的前端部的加热导致的流体f的漏出而言,例如起因为,因加热阀30被加热而导致每个由不同材质形成的其构成部件以不同的线膨胀系数产生热膨胀等。此时,存在由于无法维持阀30关闭其送出流路3242的状态而损失分液器1的流体f的漏出防止功能的情况。热反射面211的面积优选例如比排出管10的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外周圆的面积大的面积,进一步优选该外周圆的面积的2倍以上,最好优选为该外周圆的面积的3倍以上。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如果使排出管10从热反射面211向前方充分长地突出,则能够抑制通过排出管10向阀30的导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热反射面211的热反射率,热反射面211的表面加工成镜面。如果这样构成,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分液器1的前端部的加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前端件21的热反射面211的后方的前端件21与排出管支撑部31之间,划分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隔热空间213。如果这样构成,能够利用隔热空间213来抑制从前端件21向包含阀30的分液器1的前端部的导热。

(盖部40)

如图10至图13所示,盖部40形成为其前端部封闭的大致筒状,能够在与前端件21嵌合时覆盖排出管10。在盖部40的后端部的内周面上,在周向上以90度间隔分离地形成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突起42。盖部40的突起42嵌合到前述的前端件21的环状的槽231而能够将盖部40以相对于前端件21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

在盖部40的前端封闭壁的内侧形成有朝向轴线方向后方突出的圆筒状的收纳筒46。在收纳筒46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轴线方向延伸的一对缺口(参照图12),在外周面上具有向轴线方向延伸而嵌合在该缺口的一对肋条的大致圆柱状的密封圈44组装于收纳筒46内。通过在盖部40的收纳筒46的缺口嵌合密封圈44的肋条,防止密封圈44相对于盖部40相对旋转而能够牢固地组装。在密封圈44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上,分别形成具有比排出管10的外径大的开口面积的圆形的沉孔。密封圈44在盖部40嵌合到前端件21的状态下,以覆盖排出管10的前端部的方式抵接在该前端部来封闭排出管10的排出口122。密封圈44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当抵接于排出管10时被推压而发生弹性变形,其抵接部的一部分向排出管10的排出口122内突出的状态下封闭排出口122(参照图1)。

如果以密封圈44的与排出管10的抵接部的一部分向排出口122内突出的方式构成,那么使得在排出流路12、送出流路3142以及送出流路3242内送出的流体f上产生正压而能够将阀芯33向阀座面推压。因此,在携带分液器1时,即使在分液器1上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阀芯33因外力向前方移动而解除阀30对送出流路3242以及后端开口3244的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40的前端封闭壁的后面与密封圈44的前面之间,通过形成在密封圈44的前端的圆形的沉孔而划分空间48。如果这样构成,即使在密封圈44在轴线方向上被推压而向排出管10内突出的情况下,密封圈44也能够具有能够朝向前方弹性变形的空间,所以能够防止向密封圈44被推压的排出管10施加过度的推压力。

(柱塞50)

如图1所示,柱塞50具备:后端形成为封闭的大致筒状的顶销体51;构成为与罐t的内壁滑动而能够向前方移动的活塞(活塞罩)52;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而能够将活塞52朝向前方的活塞杆53;与活塞杆53螺纹连接的旋转凸轮54;相对于旋转凸轮54摆动而使旋转凸轮54朝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地组装于顶销体51的摆动凸轮55;顶销体51以能够进行顶销操作的方式组装,并且将活塞杆53以能够向前方移动并且在周向不能旋转的方式支撑的尾冠56;将摆动凸轮55和顶销体51以相互分离的方式施力的复位弹簧57。若对顶销体51进行顶销操作,则摆动凸轮55摆动而使旋转凸轮54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将旋转凸轮所螺纹连接的活塞杆53向前方推压,从而使活塞52以及活塞杆53前进。

参照图14以及图15,对柱塞50的各构成要素和其组装顺序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旋转凸轮54的前部比相同地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后部在径向上较大地形成。在旋转凸轮54的前部的前端面形成有具有在周向倾斜的凸轮面且在轴线方向被弹性支撑而向前方突出的棘轮齿542。在旋转凸轮54的前部的与后方相对的后端面形成有具有在周向倾斜的多个凸轮面的锯齿544。摆动凸轮55形成为大致筒状。旋转凸轮54的后部的外周面与摆动凸轮55的前部的内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而组装,从而旋转凸轮54相对于摆动凸轮55能够在周向旋转。在摆动凸轮55的前端部,形成有具有在周向倾斜的凸轮面且在轴线方向被弹性支撑而向前方突出的棘轮齿552。摆动凸轮55的棘轮齿552与形成在旋转凸轮54的前部的后端面的锯齿544卡合而使旋转凸轮54仅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驱动。

在摆动凸轮55的后部的外周面上以能够在径向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554。若摆动凸轮55组装到顶销体51,摆动凸轮55的突起554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到形成于顶销体51的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孔512内。通过在被顶销操作的顶销体51的倾斜孔512内滑动,摆动凸轮55在周向被旋转驱动。摆动凸轮55在与顶销体51之间将作为压缩螺旋弹簧的复位弹簧57以在轴线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组装于顶销体51。在顶销体51的前部的外周面上,以能够在径向上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514。顶销体51的突起514在顶销体51被组装于尾冠56时嵌入到形成于后面详述的尾冠56的纵孔564内,将顶销体51相对于尾冠56以能够向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卡定。顶销体51、旋转凸轮54、摆动凸轮55以及复位弹簧57构成作为旋转凸轮驱动机构的顶销组件102。

顶销组件102组装于尾冠56,尾冠56组装于容器主体20。在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尾冠5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在上述的容器主体20的内周面上形成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嵌合而防止相对于容器主体20的相对旋转的滚花外周面562(参照图15)。在尾冠56的中央部形成有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纵孔564。如图所示,在尾冠56内将顶销组件102从后方组装时,上述的顶销体51的突起514与尾冠56的纵孔564卡合,从而将顶销体51的可移动方向仅限制为轴线方向。在尾冠56的前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具有多个在周向延伸的凸轮面的锯齿(未图示)。形成于尾冠56的前端部的内周面的锯齿与旋转凸轮54的棘轮齿542卡合,从而允许旋转凸轮54仅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并且防止向其它的旋转方向旋转。

在活塞杆53的外周面上,在轴线方向延伸的抵接面534在周向分离180度地形成有一对。图15中仅示出一对抵接面534的一方。在尾冠56的前端部形成有活塞杆53贯通的开口。尾冠56的开口在其内周面上具有与形成于活塞杆53的一对抵接面534对置的一对抵接面(未图示)。活塞杆53的抵接面534与尾冠56的抵接面抵接,从而活塞杆53以相对于尾冠56在周向不能相对旋转并且能够向前方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在活塞杆53的前端部组装有活塞52。

(组装)

对分液器1的组装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在排出管支撑部31压入排出管10的后端部(s101),在该排出管支撑部31的后端部314组装弹簧34的前端部(s102)。接着,用弹簧34将阀芯33向阀主体32的阀座面上推压地施力的状态下将排出管支撑部31的后端部与阀主体32的前部嵌合而组装(s103)。接着,在使排出管10从前端件21的插入孔212突出的状态下将排出管支撑部31组装到前端件21内(s104)。另外,在盖部40内组装密封圈44(s105)。接着,在前端件21组装盖部40(s106),从而能够组装包含排出管10、阀30以及盖部40的盖部组件104。

如图17所示,如果将盖部组件104的前端件21的环状突起232与容器主体20的环状的槽22嵌合,则阀主体32的后部324嵌入到容器主体20的前端部内,从而在容器主体20组装盖部组件104。接着,如果从容器主体20的后方压入柱塞50而在容器主体20组装柱塞50,则完成分液器1。此外,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突起和槽部的嵌合、压入,也可以为螺纹连接这样的任意的安装构造。

(动作)

对以上说明的分液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如果用户将盖部40从前端件21取下,使排出管10接近被涂覆体而使顶销体51抵抗复位弹簧57的作用力地按下,则顶销体51相对于摆动凸轮55相对前进。若顶销体51的倾斜孔512相对于摆动凸轮55的突起554相对前进,则摆动凸轮55以及与摆动凸轮55卡合的旋转凸轮54向周向的一个旋转方向旋转。若旋转凸轮54旋转,则与旋转凸轮54螺纹连接的活塞杆53前进,将流体f向前方推出。就尾冠56的后端面而言,为了防止顶销体51意外前进(误操作),在轴线方向倾斜地形成,所以只要不是用户有意进行顶销操作,则不会发生活塞52前进而将流体f向前方推出。

若流体f被柱塞50向前方推出,则对关闭与罐t连通的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以及后端开口3244的阀芯33施加流体f引起的推压力。若弹性支撑阀芯33的弹簧34弹性变形而使阀芯33向前方移动,则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以及后端开口3244被打开。柱塞50能够将与顶销操作对应的预定量的流体f向前方推出,所以预定量的流体f通过阀主体32的后端开口3244而被送出到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被送出到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的预定量的流体f进一步经由排出管支撑部31的送出流路3142而被送出到排出管10的排出流路12,从排出管10的排出口122排出。

若活塞52停止,从而解除施加到阀芯33的推压力,则弹簧34将阀芯33向后方推压而再次关闭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以及后端开口3244。这样,通过关闭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以及后端开口3244,能够防止从罐t的流体f的意外流出。

在顶销体51前进且旋转凸轮54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旋转凸轮54的棘轮齿542后退并且越过形成于尾冠56的前端部的内周面的锯齿的凸轮山,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此时,旋转凸轮54的棘轮齿542与尾冠56的凸轮山抵接而产生喀哒声,用户能够掌握其操作量。

若解除顶销体51的按下,则由于复位弹簧57的弹力而使顶销体51后退,摆动凸轮55向其它的旋转方向(反转方向)旋转。此时,旋转凸轮54的棘轮齿542不能越过尾冠56的锯齿,旋转凸轮54不向其它的旋转方向旋转,所以仅使摆动凸轮55向其它的旋转方向旋转。摆动凸轮55的棘轮齿552一边后退一边越过旋转凸轮54的锯齿544的凸轮山而向其它的旋转方向旋转。此时,摆动凸轮55的棘轮齿552与旋转凸轮54的锯齿544抵接而产生喀哒声,所以用户能够掌握柱塞50的动作。

若顶销体51后退,则分液器1成为能够再次进行顶销操作的状态。适当地重复上述的一系列的动作,排出所希望量的流体f后,能够将盖部40安装到前端件21,用盖部40的密封圈44来封闭排出管10的排出口122。因此,能够利用阀30和盖部40双重防止流体f的从排出口122的漏出。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构成为密封圈44的一部分向排出管10的内部突出而封闭排出口122。因此,能够对残留在排出管10的排出流路12、排出管支撑部31的送出流路3142以及阀主体32的送出流路3242的流体f施加正压来将阀芯33向后方的阀座面上推压,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流体f的漏出。

并且,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流体f为排出到加热盘上挥发的芳香剂(香油)的情况下,具备具有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热反射面211的前端件21,由此即使在使分液器1的前端部接近芳香壶的加热盘等的热源而排出流体f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分液器1的前端部从来自热源的热放射引起的加热保护。并且,如果构成为前端件21与排出管10不接触,则不会产生从前端件21向排出管10的导热。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热反射面能够通过其热反射而抑制分液器的前端部的加热即可,最优选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有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热反射面211,但是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热反射面也可以为向相对于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30度以下的倾斜角的方向延伸,在进一步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热反射面也可以向相对于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45度以下的倾斜角的方向延伸。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分液器1具备通过推压作为操作体的顶销体51而将流体f推出的柱塞50,但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能够推出流体f的任意的柱塞。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热反射面211加工为镜面而提高热反射率,但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分液器的前端件可以具有能够反射放射热的任意的粗糙度的热反射面。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密封圈44弹性变形而向排出管10的排出口122内突出,但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密封圈还具有向密封圈的后方突出而能够插入排出管的排出口内的突出部,通过该突出部,对残留于排出流路内的流体施加正压的构成。此时,进一步优选能够对残留于排出流路内的流体施加正压。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用形成为螺旋状的弹簧34来对阀芯33施力,但不限于此,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任意的形状的弹簧、板弹簧等的任意的弹性体对阀芯朝向阀座面施力。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要旨或者主要的特征的前提下,能够以其它的各种方式实施。因此,前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上仅仅是例示,不能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不限制于说明书正文。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的全部的变形、各种改进、代替以及改善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分液器(流体容器);10—排出管(流体排出体);122—排出口;20—容器主体;21—前端件;211—热反射面(镜面);212—插入孔;213—隔热空间;30—阀;31—排出管支撑部;3142—送出流路(连通流路);32—阀主体;3242—送出流路(连通流路);3244—后端开口;33—阀芯;34—弹簧(弹性体);40—盖部;44—密封圈(抵接体);50—柱塞;f—流体;t—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