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物件从多个引入输送器聚集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2126发布日期:2018-10-16 22:4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物件从多个引入输送器聚集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物件(stückgutteil)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einschleusförderer)聚集到引出输送器(abzugsförderer)上的输送装置,如其例如从文件gb2114521a、文件us4,054,201或还有文件de102007034519a1中已知的那样。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输送装置中,物件从两个引入输送器在平行的、相间隔的轨道上到达更宽的对准输送器(ausrichtförderer)上,在对准输送器上借助于倾斜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布置的导引元件或导引输送器将物件挤到较狭窄的轨道上且在对准输送器的端部处由引出输送器接管。

在较高的输送速度下与这样的布置相联系的是如下缺点,即来到引入输送器上的物件一部分以显著的相对速度撞向导引元件或导引输送器,这可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将已知的输送装置改进成使得这样的碰撞过程不会发生。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将物件从至少一个引入输送器聚集到引出输送器上的输送装置,其带有:对准输送器,该对准输送器具有接收端,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联接到该接收端处,以及平行于接收端布置的交出端,引出输送器的接收端联接到该交出端处,其中,在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与引出输送器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之间布置有导引元件,其具有垂直于且直接在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之上布置的导引面,其中,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具有纵向分量,其从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指向引出输送器且与输送方向形成角度α,并且具有相对导引元件垂直指向的横向分量。

对准输送器优选地具有平行四边形的输送表面,其中,角度α小于90°且交出端相对于接收端平行地且横向错位地布置。输送方向在此相对于接收端和交出端以角度α伸延。优选地,接收端直接联接到该引入输送器的交出端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交出端处,其中,适宜地接收端平行于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个或多个交出端。优选地,对准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平行于侧缘伸延,侧缘在接收端和交出端的端点之间延伸。

导引元件优选地构造为竖立输送器(hochkantförderer),其中,那么导引面构造为输送面且竖立输送器可以是滑动输送器(例如滑动板)、滚动输送器或者带-或皮带输送器,其被马达式驱动。竖立输送器尤其能够以一输送速度驱动,该输送速度等于对准输送器的从接收端至交出端且横向于其指向的纵向速度分量。

竖立输送器的导引面或输送面适宜地布置在垂直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伸延的平面中。

角度α优选地可在3°与45°之间、尤其在10°与30°之间。

尽管在许多情况中设置有两个引入输送器,可存在仅仅唯一一个或者可存在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优选地设置成,引入输送器直接彼此相邻地布置且其输送方向平行。

优选地,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其与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对齐)平行于引出输送器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尤其可平行于引出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并且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和引出输送器的第一侧缘在导引面所延伸的平面中伸延。当引入输送器、引出输送器和导引元件在一方向上延伸时,或者换言之,当该或第一引入输送器和引出输送器的分别处于外部的侧缘在还有导引面所延伸的平面中延伸时,可期待物件的较小打滑,因为所有输送器可在输送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速度矢量,也就是说在引入-和引出输送器的方向上。

该或最远离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布置的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可与竖立输送器与竖立输送器具有间距a,对于该间距适用a=l·tanα,其中,l是接收端在对准输送器的交出端前的间距。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的长度同样可等于该间距l。在这样的布置下保证,在该或一个引入输送器上沿着最远离竖立输送器的运动轨道被运送给对准输送器的物件也还与导引面或者说与竖立输送器相接触且通过其来对齐。

上述条件例如可在考虑物件的最小宽度-或长度尺寸的情况下被修改成使得该或最远离竖立输送器布置的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可与竖立输送器具有间距a,对于该间距适用a=(l·tanα+d),其中,d是预设量,例如是所运送的物件的最小的水平尺寸如宽度或长度。

可设置成,在对准输送器的接收端处布置有两个平行的、相间隔的、固定的转向型材(umlenkprofile),在转向型材之间布置有相对于此成角度α的驱动-或转向滚子。

相应地,在对准输送器的交出端处可布置有两个平行的、相间隔的、固定的转向型材,在转向型材之间布置有相对于此成角度α的驱动-或转向滚子。

竖立输送器可具有成排的垂直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布置的滚子或无端环绕的输送带。在后一情况中,其可在下边缘处具有直接邻近对准输送器的输送表面布置的带载体(radtraeger)。

在对准输送器的与竖立输送器相对而置的侧缘处可布置有固定的侧部(seitenwange)。在一备选的实施形式中,对准输送器可具有矩形的输送表面,其中,接收端联接到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一交出端或彼此并排布置的交出端处,并且交出端联接到引出输送器的接收端处。适宜地,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构造为梯形的过渡输送器(uebergangsfoerderer)或者包括过渡输送器,其中,该或多个引入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可平行于引出输送器的输送方向和平行于对准输送器的纵向分量。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一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其中,参考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物件从两个引入输送器聚集到引出输送器上的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对根据图1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对对准输送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示出了对准输送器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竖立输送器的横截面视图,

图6阐述了根据第一实施形式输送装置的工作方式,

图7阐述了根据第二实施形式输送装置的工作方式,以及

图8阐释了本发明的一备选实施形式。

附图标记清单

2,102(第一)引入输送器

2a,102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

2f,102f输送方向

4,104引入输送器

4a,104a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

4f,104f输送方向

6,106引出输送器

6a,106a第一侧缘

6f,106f输送方向

8,108对准输送器

8a,108a接收端

8b,108b交出端

8c,108c第一侧缘

8d,108d第二侧缘

8f,108f输送方向

8f1,108f1输送方向的纵向分量

8f2,108f2输送方向的横向分量

10,110(8,108的)输送表面

12侧部

14,114导引元件(竖立输送器)

14a,114a导引-或输送表面

15,115传送带

16转向型材

18,118驱动-、转向-和/或张紧滚子

20,120输送带

22带载体

30,40物件

102',104',106'过渡输送器

a(4a,104a与14,114的)间距

d物件的最小尺寸

l(14,114的)长度

α(在8f,108f和6f,106f之间的)角度

v1(vf的)纵向速度分量

v2(vf的)横向速度分量

vf8(108)在方向8f(108f)上的输送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4中所阐述的实施例示出了用于将物件从两个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引入输送器2、4聚集到引出输送器6上的输送装置,其带有布置在此之间的、平行四边形的对准输送器8。引入输送器2、4和引出输送器6优选地构造为带输送器,然而备选地可以是滚动-或滑动输送器。

对准输送器8更详细地在图3和4中示出且具有在俯视图中平行四边形的输送表面10,其在直线的接收端8a、相对于此平行的且横向错位的直线的交出端8b之间并且在彼此平行伸延的侧缘8c、8d之间延伸,其中,第一侧缘8c邻近于第一引入输送器2伸延且联接到该引入输送器2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2a处。在对准输送器8的第二侧缘8d处,布置有以固定的侧部12的形式的侧向限制。

导引元件14(其在所示出的实施形式中构造为带有无端环绕的传送带15的竖立输送器)在第一引入输送器2的所提到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2a与引出输送器6的第一侧缘6a之间延伸,其中,在该实施形式中引入输送器2的第一侧缘2a与导引元件14和引出输送器的第一侧缘6a成一线伸延。第一引入输送器2的输送方向2f平行于引出输送器6的输送方向6f伸延且相应于对准输送器8的输送方向8f的纵向分量8f1,其平行于其侧缘8c、8d伸延。相同的适用于第二引入输送器4的输送方向4f。导引元件14具有导引-或输送表面14a,其在垂直于输送表面10的平面中延伸。

在输送装置的运行中,相应的输送速度优选地被设定成使得引入输送器2、4和引出输送器6以相同的输送速度v1工作,而在对准输送器8的纵向分量8f1的方向上的纵向速度分量v1适宜地等于该输送速度v1。那么,所有输送器在纵向上具有相同的速度矢量。由于对准输送器及其输送方向关于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14的倾斜布置,对准输送器8的输送方向8f具有横向分量8f2,其相对导引元件14垂直地指向。对准输送器8的横向速度分量v2因此经由角度α作为v2=v1·tanα或v2=vf·sinα得出,其中vf作为对准输送器在输送方向8f上的输送速度。

对准输送器8的构造由图3和4得出。在接收-和交出端8a、8b的区域中分别布置有两个固定的转向型材16,其在对准输送器水平布置的情况下有间距地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而置。在此之间,在预设的角度α下布置有驱动-或偏转-或张紧滚子18,经由其引导有无端环绕的输送带20。在输送带20与驱动-或转向滚子18之间存在静摩擦,而在固定的转向型材16与输送带20之间存在滑动摩擦。

图5阐述了在导引元件或竖立输送器14的区域中的特点。因为竖立输送器不应直接置于对准输送器8的输送带20上,在竖立输送器14的无端环绕的传送带15与对准输送器的输送带20之间设置有带有专门的棱边轮廓的带载体22,利用其可防止特别平的物件或元件从此(例如带、皮带、袋的部分等)由于对准输送器8的横向分量到达竖立输送器14与对准输送器8之间。

图6和7阐述了根据两个实施形式本发明的工作方式。图6阐述了根据第一实施形式的工作方式,在其中两个引入输送器2、4联接到对准输送器8的接收端8a处,且引出输送器6联接到对准输送器8的交出端8b处。竖立输送器14在一方向上且沿着与第一引入输送器2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2a和与引出输送器6的相对而置的第一侧缘6a成直的线伸延。最远离竖立输送器或导引元件14布置的引入输送器4的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4a与竖立输送器14的间距被选择成使得适用a=(l·tanα+d),其中,d是确定的预设量。由此应保证,相对小的物件在过渡到引出输送器6上之前也还与竖立输送器14相接触且经历对齐作用。

图7示出了一实施形式,其相应于根据图6的实施形式,区别在于上面提到的量d在竖立输送器的相同的角度α和相同的长度l的情况下比在图6中选择得更小,其中,以实际等于0的值d为基础。换言之,根据图7的装置还能够将非常小的物件40(其在离竖立输送器14较远或最远布置的引入输送器4的外部的侧缘4a附近被运输)可靠地对准。在d=0时公式a=l·tanα适用。

在第一引入输送器2上运输的物件30在任何情况中且独立于其尺寸明显必然与竖立输送器14相接触。

图8示出了一略微不同的实施形式,在其中相对于第一实施形式的区别在于,对准输送器108不具有平行四边形的而是具有矩形的输送表面110且可构造为传统的带-、皮带-或滚动输送器,其输送方向108f垂直于接收和交出端108a、108b且平行于对准输送器108的侧缘108c、108d伸延。导引元件114(其在该实施形式中也构造为带有无端环绕的传送带115的竖立输送器)具有导引-或输送表面114a,其在垂直于对准输送器108的输送表面110布置的平面中延伸。

适宜地,对准输送器108构造为带有传送带120的带输送器,带围绕驱动-和转向滚子118(其分别布置在彼此平行的接收-和交出端108a、108b处)无端地循环。

导引元件114的输送表面114a所延伸的平面以所提到的角度α倾斜于对准输送器108的输送方向108f布置。由此,对准输送器108的输送方向108f具有平行于导引元件114的输送表面114a的所提到的平面的纵向分量108f1和垂直于此指向的横向分量108f2。以相同的方式,对准输送器108的输送速度vf具有纵向分量v1和横向分量v2。

带有平行的输送方向102f、104f的两个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引入输送器102、104用于将物件运送到对准输送器108上,其中,引入输送器的输送方向102f、104f平行于对准输送器108的纵向分量108f1。因为引入输送器102、104具有矩形的输送表面,带有交出端(其垂直于相关的引入输送器102、104的相应的输送方向102f、104f布置),为了桥接本来存在的间隙设置有过渡输送器102'、104',其分别具有梯形的输送表面。过渡输送器102'、104'例如可构造为带有大量不同长度的彼此并排布置的狭窄的输送带的带输送器,或者构造为带有梯形的基面和不一样长的、横向于输送方向布置的滚子的滚动输送器,或者如所示构造为带有梯形的输送表面的输送器,其倾斜于输送方向布置的交出端由倾斜的转向部和倾斜地布置的转向滚子(未示出)形成,类似于对准输送器8的在图3中所述的构造方式。

引出输送器106(其输送方向106f平行于对准输送器108的纵向分量108f1且平行于引入输送器的输送方向102f、104f)联接到对准输送器108的交出端108b处。在此还设置有过渡输送器106',其输送表面是梯形的且其可如布置在引入输送器之后的过渡输送器那样来构造。

第一引入输送器的处于外部的第一侧缘102a平行地或与引出输送器106的第一侧缘106a成一线布置,且适宜地在竖立输送器114的输送表面114a所延伸的平面中。

第二引入输送器104的处于外部的第二侧缘104a与竖立输送器114的输送表面114a具有间距a,对于其适用a=l·tanα+d,其中,l是竖立输送器114的长度且d是确定的预设量,其在一定的情况中可以是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