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9514发布日期:2018-07-31 23:2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箱一般结构较为简单的,且内部减震措施较为简单,对货物没有较好保护功能,无法运送和包装易碎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效果良好的包装箱,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底部的安装仓及设于所述安装仓底部的收纳仓,所述底板上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收纳仓底部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下方设有滚轮,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顶部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当不使用包装箱时,可将箱体的部分零件拆卸下来放置在收纳仓中,节省包装箱所占的空间;设置减震器减轻移动时箱体对货物的影响,有效的保护包装箱内的货物;将物品放在由第一弹簧连接的放置板上的放置槽时,通过第一弹簧再次降低了箱体震动对货物的影响,实现运送和包装易碎物品的作用,对货物起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固定装置对放置板进行相对的固定,减轻弹簧的负荷压力,使放置板的位置相对稳定,不易摇晃颠簸,对箱内物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设置滚轮方便可将包装箱移动到指定位置,可以将包装箱当手推车使用,起到运输作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空腔体、设于所述空腔体内的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弹簧顶端的活动块及设于所述活动块上的第三弹簧;通过双重弹簧的设置,在减轻震动对包装箱内物体影响的同时,增加了固定装置对放置板的固定作用,使固定装置不会轻易的失效。

所述活动块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空腔体内部,所述空腔体上方设有开口,所述活动块从所述开口处伸出;通过限位块的设置,防止活动块在活动的过程中脱离空腔体,造成固定装置的失效,活动块通过空腔体顶部的小孔伸出,且因限位块的限位作用,使活动块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活动,在不妨碍弹簧减震工作的同时,对放置板起固定作用,防止放置板发生大的移动。

所述安装仓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内侧通过第一移动块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内侧安装有第三侧部板,所述第二条形槽的内侧通过第二移动块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内侧安装有第一侧部板;通过条形槽与移动块的配合,方便侧部板的拆装,使包装箱具有较好的组合拆卸功能,使用转轴使包装箱在不使用使能最大限度的节省空间,便于放置,且又不影响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侧部板外侧顶部两端皆铰接有第二侧板,且所述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部板的一侧皆铰接有第一侧板;通过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在需要的时候使其形成一个新的储存空间,方便进行储藏,增大存储的空间,使包装箱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收纳仓一侧顶部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下方;当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新的储存空间时,支撑件对次空间起支撑作用,防止存储空间内的物品放置过多造成存储空间的负荷,因而导致装置的损坏,给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效果,保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内的第四弹簧及设于所述第四弹簧顶部的支撑杆;通过弹簧设置可使支撑杆进行伸缩,在起支撑作用时,弹簧提供弹力支持,增加支撑件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支撑力,提高设备的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可以当侧部板竖立起来当做侧壁,不用时可以通过条形槽将侧部板收纳在安装仓内部,使用滚轮结构使包装箱的移动更加方便,便于包装箱的移动,起到辅助运输的作用,且通过减震结构可以对箱体起一定减震作用,同时配合底板上方的减震弹簧,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减震效果,当运输空间不足时,可通过第一侧部板一侧的侧板、铰接板及壁网组成一个临时的存储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包装箱的使用空间,是的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包装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运输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侧部板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侧部板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侧部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推动杆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支撑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倒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3所示,一种包装箱,包括底板1、设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安装仓2及设于所述安装仓2底部的收纳仓3,所述收纳仓3的一侧安装有收纳仓门36;所述底板1上通过第一弹簧13连接有放置板11,第一弹簧13均匀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放置板11顶部设有放置槽12,放置槽12内部垫有海绵垫,收纳仓3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蓄电池31,收纳仓3底部的四角处皆安装有安装块32,安装块32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撑板33,撑板33顶部远离安装块32的一端安装有减震器34,且减震器34的顶部固定在收纳仓3的底部,撑板33远离安装块32一端安装有滚轮35;当需要运输时将物品防止在放置槽12的内侧,通过滚轮35移动装置到指定位置,可以将装置当做推车使用,起到运输作用;底板1的上方两端均安装有第二侧部板7,且第二侧部板7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二软垫72,第二侧部板7的两侧设置有滑杆73,且第二侧部板7外侧的顶部皆设置有两组插槽71,第二侧部板7的上方设置有顶板6,且顶板6的两端皆铰接有固定块61,固定块61远离顶板6的一端安装有与插槽71相互配合的插块62,所述底板1上设有固定装置14,所述固定装置14顶部与所述放置板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将固定装置14的顶部焊接在放置板11上,增加固定装置14对放置板11的稳固性,防止放置板11发生倾塌等事故。

如图1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4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空腔体141、设于所述空腔体141内的第二弹簧143、设于所述第二弹簧143顶端的活动块142及设于所述活动块142上的第三弹簧144,第三弹簧144上抵活动块142顶部,下抵空腔体141顶部,所述活动块142可在空腔体141内活动;所述活动块142底部设有限位块145,所述限位块145设于所述空腔体141内部,所述限位块145不与空腔体141内壁接触,第二弹簧143焊接于限位块145底部,所述空腔体141上方设有开口,所述活动块142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所述开口与活动块142接触处设有橡皮套,防止活动块142与开口处挤压而损坏活动块142;由于限位块145设计的比空腔体141横截面积小,可使活动块142绕着空腔体141的开口处进行活动,再通过减震器34和第一弹簧13的作用下,给包装箱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而在减震的同时又不会使放置板11移动的太厉害,使放置板11最多只能进行一小段位置的移动,从而给货物提供保护功能,可运输一些易碎易损物品。

所述安装仓2内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条形槽22和第二条形槽21,所述第一条形槽22内侧通过第一移动块221安装有第一转轴46,所述第一转轴46的内侧安装有第三侧部板4,所述第二条形槽21的内侧通过第二移动块211安装有第二转轴510,所述第二转轴510的内侧安装有第一侧部板5,所述第一转轴46和第二转轴510的旋转角度为0°到90°;第一侧部板5与第三侧部板4外侧底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气泵23,蓄电池31通过导线与气泵23电性连接,且第一侧部板5和第三侧部板4内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43,第一侧部板5和第三侧部板4的内侧皆设置有第一软垫44,且第一软垫44的内侧安装有减震气囊45,气泵2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气管与其对应的减震气囊45连通;通过第一软垫44和减震气囊45的配合,对箱体内的货物提供较好的保护功能,实现运输和包装易碎品的功能,防止货物在运送和包装过程中受损;且第三侧部板4外侧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推动杆41,所述推动杆41内侧靠近第三侧部板4的一端设置有两组限位孔411,所述第三侧部板4外侧顶部中间位置处还设有两组卡扣42;当需要对包装箱进行运输时,将推动杆4绕铰接点转动至一定角度,用卡扣42固定推动杆41,使推动杆41起到把手作用,能更方便的对包装箱进行推动作用。

如图5所示,当需要包装时,将物品放置在放置槽12的上方,通过第一条形槽22和第二条形槽21将第三档板4从安装仓2的内部抽出,通过第一转轴46将滑槽43转动至与底板垂直,同时通过第二移动块211和第二条形槽22将第一侧部板5拉出,通过第二转轴510将第一侧部板5转动至与底板1垂直,然后通过滑杆72和滑槽43将第二侧部板7固定在第一侧部板5和第三侧部板4内侧的两端,然后将顶板6放置在第二档板7的顶部,转动l型连接杆61,将插块62插入到插槽71的内侧,将顶板6固定在第二侧部板7的顶部,对内部进行包装。

所述第一侧部板5外侧顶部两端皆铰接有第二侧板51,且所述第二侧板51远离所述第一侧部板5的一侧皆铰接有第一侧板52,所述第一侧板52远离所述第二侧板51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挂环59,所述第一侧部板5外侧的底部铰接有第三铰接板54,且所述第三铰接板54远离第一侧部板5的一侧铰接有第二铰接板55,且第二铰接板55远离第三铰接板54的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接板56,所述第一铰接板56远离第三铰接板54的一侧安装有网壁57,所述网壁57两端皆安装有两组与所述挂环59相互配合的挂钩58;所述第一铰接板56远离第二铰接板55一侧的两端皆安装有固定螺栓561,所述第一侧板52底部远离第二侧板51的一侧设有有固定螺栓561相互配合的固定螺孔521;所述第一侧部板5外侧两端均安装两组固定绳53。

如图1-2当需要临时增加储纳空间时,可以将固定绳53解开,将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1拉至与第一侧部板5垂直,同时将第一铰按板56、第二铰按板55和第三交接板54拉至与第一侧部板5垂直,通过固定螺栓561和固定螺孔521将第一铰接板56与第一侧板52固定住,同时将挂钩58悬挂在与其对应的挂环59上,从而使得第一铰接板56.第二铰接板55、第三交接板54、第一侧板52、第二侧板51和网壁57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储纳空间,进行储藏。

所述收纳仓3一侧顶部设有支撑件37,所述支撑件37位于所述第一侧板52与所述第二侧板51下方,当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1形成储物空间时,通过支撑件37对其形成的储物空间起支撑作用;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件37包括底座371、设于所述底座371内的第四弹簧372及设于所述第四弹簧372顶部的支撑杆373,所述底座371内部为一腔体结构,支撑杆373可在腔体内沿着腔体内壁进行上下滑动,第四弹簧372上抵支撑杆373底部,下抵腔体底部;所述支撑杆373顶部设有支撑块376,支撑块376设置为矩形结构,且表面套有橡胶套,以此增大支撑块376与储物空间的接触面积,提升支撑效果,且在支撑时不易损坏各部件,所述支撑块376底面设有第一倒钩374,所述底座371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块376底面第一倒钩374相对应的第二倒钩375;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倒钩375的钩体3752底部设有第四弹簧3753,所述第四弹簧3753设于第二倒钩375本体的空腔3751内,所述钩体3752可沿着空腔3751内壁进行滑动;不使用包装箱需要收起时,将支撑杆373往下压,直至第一倒钩374与第二倒钩375接触,当第一倒钩374与第二倒钩375接触时,第一倒钩374的钩体挤压第二倒钩375的钩体3752,顺着第二倒钩375的钩体3752斜面表面压缩第四弹簧3753,使第二倒钩375钩体3752顺着空腔3751内壁进行下滑,从而使第一倒钩374进入到第二倒钩375的另一侧,实现第一倒钩374与第二倒钩375的配合效果。

使用前对蓄电池31进行充电,使用时蓄电池31对装置进行供电,当需要运输时将物品放置在放置槽12的內侧,通过滚轮35移动装置到指定位置,起到运输作用,当需要包装时,将物品放置在放置槽12的上方,通过第一条形槽22和第二条形槽21将第三侧部板4从安装仓2的内部抽出,通过第一转轴46将滑槽43转动至与底板1垂直,同时通过第二移动块211和第二装轨21将第一侧部板5拉出,通过第二转轴510将第一侧部板5转动至与底板1垂直,然后通过滑杆73和滑槽43将第二侧部板7固定在第一侧部板5和第三侧部板4内侧的两端,然后将顶板6放置在第二侧部板7的项部,转动l.型连接杆61,将插块62插入到插槽71的内侧,将顶板6固定在第二侧部板7的顶部,对内部进行包装,当需要临时增加储纳空间时,可以将固定绳57解开,将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1拉至与第一侧部板5垂直,同时将第一铰接板56、第二铰接板55和第三铰接板54拉至与第一侧部板5垂直,通过固定螺栓561和固定螺孔521将第一铰接板56与第一侧板52固定住,同时将挂钩58悬挂在与其对应的挂环59上.,从而使得第一铰接板56、第二铰接板55、第三交接板54、第一侧板52、第二侧板51和网壁57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储纳空间,进行储藏;不使用时,可以将装置顶板6.第二侧部板7和第三侧部板4拆卸下来,放置在收纳仓2的内侧,同时通过顶部的固定绳53将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1固定在一起,通过底部的固定绳53将第一铰接板56、第二铰接板55和第二交接板54固定在一起,然后通过第一转轴46和第二转轴510分别将第二侧部板7和第一侧部板5放平,然后通过第一条形槽22和第一移动块221以及第二移动块211和第二条形槽21将第一侧部板5和第三侧部板4推入安装仓2的内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