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4260发布日期:2018-12-19 05:5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载重电梯曳引机,尤其是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通过钢丝绳连接并牵引电梯的电梯牵引动力装置,是电梯轿厢能够升降运行的动力来源,现有的曳引机一般包括机座和设于机座上的曳引轮、主轴、转子和定子,其中,根据转子和定子的配合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内转子结构的曳引机和外转子结构的曳引机。

申请号为201710149011.x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内转子曳引机结构,该曳引机通过机座、前支撑和后支撑组成支撑座组件,然后通过前后轴承将曳引轴将曳引轮组件和转子,定子安装在后机座内,后机座整体又固定在后支撑上,此种结构的曳引机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转子被封闭在后机座内,其高速转动产生的热量不能顺畅的排出到装置外部,影响散热性能,不利于长时间工作;2、转子的尺寸受到后机座和外围定子的限制,造成转子尺寸较小,在带动负载时不能改提供较大的扭矩,不适于大载重电梯的牵引;3、部件之间连接结构多,在高速运转时主要部件的连接处缝隙造成高频的不同步震动,产生的震动和噪音较大。

其中,为了解决散热性能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厂商研制出了外转子电机,现有的外转子曳引机的结构一般如201710254110.4和201610065592.4号专利申请文件中所示,将转子设置于定子外部,以提高散热性能和扭矩,但是此类曳引机由于转子需要通过弯折形成与定子相互作用的部位,且该部位需要由与主轴的连接部向定子所在方向偏移,这种情况下,转子由于延伸路径较长,自重较大,而且转子在转动时其重心偏移度较大,高速运动时稳定性不好,较大的动能消耗在转子自身的转动中,为了平衡转子的重心,此类的外转子曳引机一般如上述两个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类似,将曳引轮直接安装在转子上,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平衡转子的重心,但是并没有解决转子自重大,自转耗能较大的问题,而且此类结构造成了转子、定子、曳引轮等部件之间的相互牵制,不仅不便于润滑管路的设置,而且在需要进行维修维护时,需要拆除多个部件,提高了拆装维护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既能提高散热和扭矩、又能合理的对部件进行设计和布局,运行平稳、自耗能低、便于维护的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

该曳引机包括由第一支撑垂直面和第二垂直支撑面连接固定组成的机座,所述的第一支撑垂直面和第二支撑垂直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上设有第一端盖,第二通孔上设有第二端盖,所述的第一端盖上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端盖上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同心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安装一水平设置的主轴;所述的主轴一端伸出于第二端盖所在平面外侧,并在伸出部分上安装一转子;所述的转子包括与主轴安装的连接部、由连接部边缘向四周扩展的圆形展开面以及由圆形展开面边缘向第一端盖方向水平延伸的定子作用面;所述的第二端盖上设有由端盖外表面向转子方向延伸的定子安装部,定子安装部的外壁上设有定子;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的主轴上安装有曳引轮和刹车盘,刹车盘圆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碟刹。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孔为圆形开孔、第一端盖为圆形端盖;所述的第一端盖边缘设有与圆形开口边缘配合的环形装配台阶,在环形装配台阶外缘通过螺栓将端盖固定于第一支撑垂直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承外压盖和第一轴承内压盖固定于第一端盖的中心处,所述的第一轴承外压盖上部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的第一贯通孔外部设有一直通式注油接口;所述的第一端盖上部设有与第一贯通孔相接并通向轴承安装位的第一注油通道;所述的第一轴承外压盖下部对应第一轴承侧向位置设有第一排油孔,所述第一排油孔外侧连接有第一污油管;第一污油管下方设有第一油杯。

优选地,所述的刹车盘包括套接于主轴上的刹车盘固定部及位于刹车盘固定部外圈设有两级台阶状的曳引轮安装部;曳引轮安装部边缘设有向四周延展的圆形盘体;刹车盘固定部通过平键与主轴连接并传动;所述的曳引轮通过平键安装于曳引轮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通孔为圆形开孔;所述的第二端盖包括位于中部用于安装轴承的内环部,所述的内环部外壁向外斜向延伸形成斜向延展圈体;斜向延展圈体端部沿垂直方向四周延展形成封闭第二通孔的盖体;所述的定子安装部由斜向延展圈体端部水平向外侧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安装部外壁为一锥台形表面,所述的定子安装部内壁为一柱形表面;所述的定子安装部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定位台阶,定子安装部上部的边缘安装有一将定子抵紧与所述的定位台阶的挡条;所述的定子安装部下部通过平键与定子连接并传动。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轴承外压盖和第二轴承内压盖固定于第二端盖的内环部中;所述的第二轴承外压盖上部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的第二贯通孔处连接有加压注油管路;所述的第二端盖上部设有与第二贯通孔相接并通向轴承安装位的第二注油通道;所述的第二轴承外压盖下部对应第二轴承侧向位置设有第二排油孔,所述第二排油孔外侧连接有第二污油管;第二污油管下方设有第二油杯。

优选地,所述的主轴按顺序依次包括位于一侧端部的第一轴承安装部、挡圈安装部、曳引轮安装部、中部挡圈、第二轴承安装部和转子安装部;所述的第一轴承安装部的半径小于挡圈安装部的半径,在第一轴承安装部和挡圈安装部的分界处形成一第一轴承限位台阶;挡圈安装部处设有一环形挡圈,曳引轮安装部的半径小于中部挡圈的半径,在曳引轮安装部和中部挡圈的交界处,形成曳引轮限位台阶,通过环形挡圈和曳引轮限位台阶对曳引轮两侧进行限位;中部挡圈的半径大于第二轴承安装部的半径,在中部挡圈和第二轴承安装部的交界处形成第二轴承限位台阶,且在第二轴承安装部上根据轴承的宽度设有卡环槽,卡环槽中安装有卡环,通过第二轴承限位台阶和卡环的配合对第二轴承进行限位;所述的第二轴承安装部的半径大于转子安装部的半径,在第二轴承安装部和转子安装部的交界处形成转子限位台阶,在第二轴承安装部的端面上通过转子压板安装在转子安装部上,通过转子限位台阶和转子压板对转子进行限位;曳引轮安装部和转子安装部上分别设有平键槽。

优选地,所述的主轴的第一轴承安装部的端面中心设有一柱状凸块,所述的柱状凸块的外端面上固定有一编码器;所述的第一端盖的中部设有容纳所述的编码器的中空且开口的编码器安装位,所述的编码器安装位开口通过一编码器盖板封闭。

优选地,转子外部设有外罩,所述的加压注油管路有外罩上方进入外罩内并连接于所述的第二贯通孔处;外罩侧部设有接线盒。

本发明的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通过对主要部件的合理布局,在外置转子的基础上,合理的对部件进行布局,使得整体结构的重心稳定,主要部件之间围绕主轴配合,在提供既能提高散热和扭矩、又能合理的对部件进行设计和布局,运行平稳、自耗能低、便于维护的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外转子大载重高速曳引机包括由第一支撑垂直面1和第二垂直支撑面2连接固定组成的机座3,所述的第一支撑垂直面1和第二支撑垂直面2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所述的第一通孔4上设有第一端盖6,第二通孔5上设有第二端盖7,所述的第一端盖6上安装有第一轴承8、第二端盖7上安装有第二轴承9,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同心设置;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中安装一水平设置的主轴10;所述的主轴10一端伸出于第二端盖7所在平面外侧,并在伸出部分上安装一转子11;所述的转子11包括与主轴安装的连接部111、由连接部111边缘向四周扩展的圆形展开面112以及由圆形展开面112边缘向第一端盖方向水平延伸的转子磁轭面113,转子磁轭面内壁设有转子磁极114;所述的第二端盖7上设有由端盖外表面向转子方向延伸的定子安装部71,定子安装部71的外壁上设有定子12;第一端盖6和第二端盖7之间的主轴10上安装有曳引轮13和刹车盘14,刹车盘14周围设有一个或多个碟刹1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通孔4为圆形开孔、第一端盖6为圆形端盖;所述的第一端盖6边缘设有与圆形开口边缘配合的环形装配台阶61,在环形装配台阶61外缘通过螺栓将端盖固定于第一支撑垂直面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轴承8通过第一轴承外压盖16和第一轴承内压盖17固定于第一端盖6的中心处,所述的第一轴承外压盖16上部设有第一贯通孔161,所述的第一贯通孔161外部设有一直通式注油接口18;所述的第一端盖6上部设有与第一贯通孔161相接并通向轴承安装位的第一注油通道61;所述的第一轴承外压盖16下部对应第一轴承8侧向位置设有第一排油孔162,所述第一排油孔162外侧连接有第一污油管19;第一污油管19下方设有第一油杯2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刹车盘14包括套接于主轴上的刹车盘固定部141及位于刹车盘固定部141外圈设有两级台阶状的曳引轮安装部142;曳引轮安装部142边缘设有向四周延展的圆形盘体143;刹车盘固定部141通过平键与主轴10连接并传动;所述的曳引轮9通过平键安装于曳引轮安装部14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通孔5为圆形开孔;所述的第二端盖7包括位于中部用于安装轴承的内环部72,所述的内环部72外壁向外斜向延伸形成斜向延展圈体73;斜向延展圈体端部73沿垂直方向四周延展形成封闭第二通孔的盖体74;所述的定子安装部71由斜向延展圈体端部73水平向外侧延伸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安装部71外壁为一锥台形表面,所述的定子安装部内壁为一柱形表面;所述的定子安装部71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定位台阶711,定子安装部71上部的边缘安装有一将定子抵紧与所述的定位台阶的挡条75;所述的定子安装部71下部通过平键与定子12连接并传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轴承9通过第二轴承外压盖21和第二轴承内压盖22固定于第二端盖的内环部72中;所述的第二轴承外压盖21上部设有第二贯通孔211,所述的第二贯通孔211处连接有加压注油管路23;所述的第二端盖7上部设有与第二贯通孔211相接并通向轴承安装位的第二注油通道24;所述的第二轴承外压盖21下部对应第二轴承侧向位置设有第二排油孔25,所述第二排油孔25外侧连接有第二污油管26;第二污油管26下方设有第二油杯27。

本实施例中,为了各个部件围绕主轴能够实现紧密配合,避免部件之间的松动而造成高频震动带来的噪音,所述的主轴10按顺序依次包括位于一侧端部的第一轴承安装部1001、挡圈安装部1002、曳引轮安装部1003、中部挡圈1004、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和转子安装部1006;所述的第一轴承安装部1001的半径小于挡圈安装部1002的半径,在第一轴承安装部1001和挡圈安装部1002的分界处形成一第一轴承限位台阶1007;挡圈安装部1002处设有一环形挡圈1008,曳引轮安装部1003的半径小于中部挡圈1004的半径,在曳引轮安装部1003和中部挡圈1004的交界处,形成曳引轮限位台阶1009,通过环形挡圈1008和曳引轮限位台阶1009对曳引轮两侧进行限位;中部挡圈1004的半径大于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的半径,在中部挡圈1004和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的交界处形成第二轴承限位台阶1010,且在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上根据轴承的宽度设有卡环槽1011,卡环槽1011中安装有卡环1012,通过第二轴承限位台阶1010和卡环1012和配合对第二轴承进行限位;所述的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的半径大于转子安装部1006的半径,在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和转子安装部1006的交界处形成转子限位台阶1013,在第二轴承安装部1005的端面上通过转子压板1014安装在转子安装部1006上,通过转子限位台阶1013和转子压板1014对转子进行限位;曳引轮安装部1003和转子安装部1006上分别设有平键槽1015。

在现有的曳引机使用时,都需要使用到编码器,现有的曳引机一般将编码器设于机座顶部,在曳引机移动和安装时,一般需要通过吊装机座顶部的吊环来移动和摆放曳引机,在此过程中吊钩容易碰到和损坏编码器,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轴10的第一轴承安装部2001的端面中心设有一柱状凸块1016,所述的柱状凸块1016的外端面上固定有一编码器29;所述的第一端盖6的中部设有容纳所述的编码器29的中空且开口的编码器安装位62,所述的编码器安装位62开口通过一编码器盖板63封闭。

本实施例中,转子外部设有外罩28,所述的加压注油管路23有外罩28上方进入外罩28内并连接于所述的第二贯通孔211处;外罩侧部设有接线盒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