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的防翻转楼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3566发布日期:2018-09-15 00:3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自动扶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的防翻转楼层板。



背景技术:

前述的楼层板包括楼层中板和楼层后板,也就是说楼层板是楼层中板与楼层后板的统称并且楼层中板也称“前沿踏板”,而楼层后板也称“后沿踏板”,两者是同时使用的。在使用状态下,楼层中板的位置位于自动扶梯的梳齿板的前方,即位于梳齿板与楼层后板之间,梳齿板、楼层中板以及楼层后板均设置在自动扶梯的桁架上部的一对桁架纵梁上。对应于楼层中板以及楼层后板下方的空间为自动扶梯的机房,当要对机房内的动力设施进行日常履行性检护或应急检修时,则掀除楼层中板并且在自动扶梯处于停止的状态下由检护人员从掀除楼层中板后的空间进入机房。

前述的梳齿板位于自动扶梯的梯级的接壤部位,它既是乘客上、下扶梯的过渡部件,也是自动扶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在梳齿板的后部通常安装有微动开关,若有异物堵卡于梳齿板的梳齿之间便可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关于梳齿板的技术信息可见诸中国专利cn2755604y、201321338、cn201530659y和cn20167827u,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前述楼层中板朝向梳齿板的一侧通常搁置在预设于梳齿板上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l字形的楼层中板搁置凹道(凹槽)上。

由于梳齿板是可以微量移动的,以便杂物卡入时避开而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因而楼层中板朝向梳齿板的一侧是不能也不允许与梳齿板固定的,而楼层中板的宽度方向即短边方向的两端直接搁置在固定于桁架的搁板条如桁架纵梁上,即同样不与桁架固定。由此可知,楼层中板以自由状态设置于桁架上,通常情况下由于楼层中板不会出现与梳齿板分脱的情形,因而当乘客踩及楼层中板朝向梳齿板的一侧部位时并不会发生楼层中板翻转现象,但是当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梳齿板的位移误差等累积在一起时,楼层中板便有可能出现与梳齿板相脱开的危险情形。如前述,由于自动扶梯的机房恰好位于楼层中板以及楼层后板下方的空间内,因而一旦楼层中板出现可翻转,那么踩及其上的乘客会跌入下部机房。从设计角度考量,楼层中板与梳齿板相脱并产生的翻转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不可能出现的。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253763b推荐的“前沿踏板具有防翻转功能的自动扶梯”专利方案能杜绝楼层中板(即前沿踏板)朝向梳齿板一侧出现翻转而引发的事故,但是未给出楼层中板朝向楼层后板的一侧如何有效地起到防翻转的技术启示。然而,如同前述,楼层中板朝向楼层后板一侧的翻转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不可能出现的。

为了杜绝楼层中板朝向楼层后板的一侧有可能出现的翻转,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相关的技术方案,如cn205668850u推荐有“一种电梯楼层板防下陷支撑结构”和cn106044513a提供有“一种手扶电梯中踏板的防翻转结构”,等等。典型的如cn106241583b介绍有“一种高安全性楼层板”,该专利是在楼层中板的下方设置连接块,将连接块与其下方的连接板卡合连接,连接板与桁架固定连接;在楼层中板的下方设置固定块,在固定块的侧向开设固定槽,在楼层后板的下方设有铆钉,在铆钉上设置可绕铆钉转动的固定条,固定条与固定槽相配合(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9至0030段),该专利方案能体现在说明书的第0016至0018段所归纳的三个方面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该专利为了使楼层中板与桁架可靠固定,于是在楼层中板的下方设置连接块,该连接块作为楼层中板与增设的且位于楼层中板下方的连接板之间的过渡部件,由螺钉自楼层中板穿过连接块并旋入连接板而将楼层中板、连接块以及连接板构成一个整体,再将连接板连同楼层中板与电梯的桁架固定,由此可知,以增加连接块以及连接板为代价实现楼层中板与桁架固定的方式无论是从结构的简化角度以及资源的节约角度还是从制造与装配的便利角度以及从经济廉价角度考量似乎都是并不合理的;其二,由于在楼层中板与增设的连接板之间设置了连接块,并且连接块朝向楼层中板的一侧探出连接板的表面(即连接板朝向楼层中板的表面),因而楼层中板与连接板的相向一侧并且在非连接块的区域之间形成有中空的隔腔,一方面在踩及楼层中板时会发出乘客通常不希望听见的响声(因为响声会引出乘客恐惧),另一方面楼层中板的整体承重能力减弱乃至存在易损之虞;其三,由于楼层中板与楼层后板相向一侧的防翻转的结构设计是通过转动地设置于固定在楼层后板上的铆钉上的固定条与开设在固定于楼层中板上的固定板上的固定槽的配合来体现的(说明书第0030段),因而并不与桁架发生扣合或称配合关系,于是在乘客频繁踩踏楼层中、后板的过程中,存在固定条从固定板的固定槽中非正常移出的风险,而一旦以楼层后板为栽体设置的可游动(枢转)的固定条与以楼层中板为载体设置的固定板上的固定槽分开(解除配合〈专利称“匹配”〉),那么楼层中、后板之间的防翻转功能会名存实亡。鉴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楼层中板直接与桁架扣合而藉以简化结构并且既可方便制造又能方便安装并且体现经济性、有利于避免在踩踏时楼层中板发出令乘客讨厌乃至恐惧的声音而藉以消除乘客乘用时产生疑虑、有益于充分保障楼层中板与桁架的扣合而藉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扣情形的自动扶梯的防翻转楼层板。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扶梯的防翻转楼层板,所述的自动扶梯包括一桁架,在该桁架的上部并且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对桁架纵梁,所述的防翻转楼层板包括一楼层中板和一楼层后板,楼层中板在对应于楼层后板的左侧的位置支承在所述的一对桁架纵梁之间,在该楼层中板朝向楼层后板的一侧的前端下方以及后端下方各设置有一楼层中板防翻转机构,楼层后板支承在一对桁架纵梁之间,特征在于所述的楼层中板防翻转机构包括一限位角件固定板、一限位角件、一扣板和一扣板挡脚,限位角件固定板与所述楼层中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限位角件固定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扣板的位置固定有一螺钉轴座,在该螺钉轴座的末端构成有一螺钉轴,限位角件在对应于螺钉轴座的一侧的位置与限位角件固定板固定,扣板朝向螺钉轴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螺钉轴上并且由旋配在螺钉轴上的螺母限定,其中,在螺母与扣板之间设有弹簧垫,扣板朝向所述一对桁架纵梁的一端扣合在一对桁架纵梁上,扣板挡脚在对应于所述螺钉轴座的另一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楼层后板朝向下的一侧,藉由该扣板挡脚配合所述的限位角件阻止所述扣板朝向所述一对桁架纵梁的一端解除与一对桁架纵梁的扣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角件固定板与所述楼层中板朝向下的一侧焊接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角件固定板通过限位角件固定板螺钉与所述楼层中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限位角件固定板通过所述限位角件固定板螺钉与所述楼层中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时,在该限位角件固定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限位角件固定板螺钉的位置开设有一调整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角件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以垂直于所述限位角件固定板的状态与限位角件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焊接固定。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扣板挡脚通过扣板挡脚螺钉与所述楼层后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扣板挡脚的形状呈l字形。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垫为波形弹簧垫。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楼层中板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固定有楼层后板托条,该楼层后板托条探出楼层中板朝向所述楼层后板的一侧的侧面并且伸展到楼层后板的下方与楼层后板的下表面贴触,在楼层后板的中部固定有楼层中板托条,该楼层中板托条探出楼层后板朝向楼层中板的一侧的侧面并且伸展到楼层中板的下方与楼层中板的下表面贴触。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楼层后板托条的数量为两枚时,所述楼层中板托条的数量为一枚,而当楼层后板托条的数量为一枚时,楼层中板托条的数量为两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将楼层中板防翻转机构的扣板直接与一对桁架纵梁扣合,因而显著简化了结构并且既可方便制造又能方便安装以及体现经济性;之二,由于摒弃了已有技术中的对应于楼层中板下方的连接板,因而有利于避免在踩踏时楼层中板发出令乘客讨厌乃至恐惧的声音,消除乘客乘用时有可能产生的疑虑;之三,由于由扣板挡脚与限位角件的共同配合而起到阻止扣板朝向一对桁架纵梁的一端解除与桁架纵梁的扣合关系,因而能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扣情形,有益于充分保持防翻转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自底部向上观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自动扶梯的结构体系的一桁架1,在该桁架1的上部并且沿着桁架1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对桁架纵梁11。

由于自动扶梯的桁架1的结构形式属于公知技术范畴,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在图1中仅作了极其简要的示意,但并不会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产生困惑。

示出了防翻转楼层板的结构体系的一楼层中板2和一楼层后板3,楼层中板2在对应于楼层后板3的左侧的位置支承在前述的一对桁架纵梁11之间,在该楼层中板2朝向楼层后板3的一侧的前端下方以及后端下方各设置有一楼层中板防翻转机构4,楼层后板3支承在一对桁架纵梁11之间,并且该楼层后板3通过螺钉与一对桁架纵梁11固定。

继续见图1和图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楼层中板防翻转机构4包括一限位角件固定板41、一限位角件42、一扣板43和一扣板挡脚44,限位角件固定板41与前述楼层中板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该限位角件固定板41上并且在对应于扣板43的位置焊接固定有一螺钉轴座411,在该螺钉轴座411的末端构成有一螺钉轴4111,限位角件42在对应于螺钉轴座411的一侧的位置与限位角件固定板41固定,扣板43朝向螺钉轴411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螺钉轴4111上并且由旋配在螺钉轴4111上的螺母41112限定,其中,在螺母41112与扣板43之间设有弹簧垫41111,扣板43朝向前述一对桁架纵梁11的一端作为自由端并且扣合在一对桁架纵梁11上,扣板挡脚44在对应于前述螺钉轴座411的另一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楼层后板3朝向下的一侧,藉由该扣板挡脚44配合前述的限位角件42阻止前述扣板43朝向前述一对桁架纵梁11的一端解除与一对桁架纵梁11的扣合,也就是说充分保障扣板43的前述自由端扣合在一对桁架纵梁11上。

由图1所示,一对桁架纵梁11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即由角钢充当一对桁架纵梁11,由于一对桁架纵梁11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因而能使扣板43朝向一对桁架纵梁11的一端扣入一对桁架纵梁11的桁架纵梁腔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限位角件固定板41通过限位角件固定板螺钉412与前述楼层中板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由于采用了限位角件固定螺钉412将限位角件固定板41与楼层中板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因而在限位角件固定板4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限位角件固定板螺钉412的位置开设有一调整孔413。然而如果将前述的限位角件固定板41与前述楼层中板2朝向下的一侧焊接固定,那么应当视为未脱离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由图1和图2所示,前述限位角件42的形状呈l字形,并且以垂直于前述限位角件固定板41的状态与限位角件固定板41朝向下的一侧焊接固定,前述的扣板挡脚44通过扣板挡脚螺钉441与前述楼层后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前述扣板挡脚44的形状呈l字形。前述的弹簧垫41111为波形弹簧垫。

在本实施例中,并且由图1所示,在前述楼层中板2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固定有楼层后板托条21,该一对楼层后板托条21探出楼层中板2朝向前述楼层后板3的一侧的侧面并且伸展到楼层后板3的下方与楼层后板3的下表面贴触,在楼层后板3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楼层后板托条21之间的位置固定有楼层中板托条31,该楼层中板托条31探出楼层后板3朝向楼层中板2的一侧的侧面并且伸展到楼层中板2的下方与楼层中板2的下表面贴触。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楼层后板3上的前述楼层中板托条31的数量增至两枚(两块),而将楼层中板2上的前述楼层后板托条21的数量减少至一枚(一块),那么应当视为等效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上述楼层中板防翻转机构4的扣板43朝向桁架纵梁11的一端即扣板43的自由端若向扣板挡脚44所在的方向偏转时,可由扣板挡脚44阻挡,确保扣板43不离开桁架纵梁11的桁架纵梁腔111,反之则由限位角件42阻挡,同样确保扣板43不离开桁架纵梁腔11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