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0570发布日期:2018-11-14 05:2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生产线是以一定类型的零件组为对象组织的一种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拥有为完成这几种同类零件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这些设备和工作地是按生产线上多数零件或者主要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来排列和配置的。

生产线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皮带式、滚筒式、网带式以及链条式等,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皮带式的生产线,皮带式的生产线输送平稳,物料与输送带没有相对运动,能够避免对输送物的损坏,噪音较小,适合于工作环境要求比较安静的场合,但是无法实现精确输送至设定位置,需在设定位置安装其它辅助设备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增加了生产所需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精度输送的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至少两条生产线、设于生产线的同步带以及活动于同步带的输送盘,所述同步带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条,同步带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输送盘设有与第一齿条对应的第二齿条;所述其中一条生产线与另一条生产线之间设有运载接驳机构,该运载接驳机构包括底座、装设于底座的至少一块立板、装设于立板的同步传输装置以及与驱动同步传输装置运动的同步驱动装置,所述同步传输装置包括装设于立板的从动轮、设于从动轮一侧的第一同步带轮组以及设于从动轮另一侧的第二同步带轮组;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通过同步轴与从动轮传动连接的主同步轮

优选的,所述立板装设有一个同步传输装置。

优选的,所述立板装设有两个同步传输装置,其中一个同步传输装置装设于立板的一侧,另一个同步传输装置装设于立板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同步驱动装置还包括与主同步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轮以及驱动驱动轮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同步驱动装置还包括与主同步轮传动连接的辅助轮组,该辅助轮组包括与主同步轮传动连接的第一辅助轮、与第一辅助轮传动连接的第二辅助轮、与第二辅助轮传动连接的回转轮,该回转轮的回转端与驱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副同步轮上下两端的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副同步轮上下两端的第二同步带轮。

优选的,所述运载接驳机构还包括设于同步驱动装置的无动力运载装置,该无动力运载装置包括设于同步驱动装置的固定座、穿设于固定座的固定杆、装设于固定座的滚轮座、分别装设于滚轮座两端的侧板以及装设于侧板的至少一个无动力轮,所述固定杆与立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生产线设有磁耦合联动机构,该磁耦合联动机构包括驱动承载部、设于驱动承载部的第一磁耦部、驱动第一磁耦部运动的运动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磁耦部磁耦合的离合驱动装置;所述输送盘开设有运动轨迹槽、活动于运动轨迹槽的运动杆、设于运动杆一端的运动部以及设于运动杆另一端的第二磁耦部,所述离合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与第二磁耦部磁耦合。

优选的,所述运动驱动装置为旋转驱动装置或水平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承载部包括下座、设于下座的上座、开设于下座的第一通槽以及开设于上座且与第一通槽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运动轨迹槽与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对应。

优选的,所述磁耦合联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磁耦部设于连接杆的一端,该第一磁耦部设于第二通槽,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承载部,该活动承载部设于第一通槽。

优选的,所述离合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下座的多个第一固定套、穿设于第一固定套的固定导柱以及装设于下座的第一驱动装置,该固定导柱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套装设于上座,固定导柱的另一端装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座开设有用于防止第一驱动装置撞击的避空槽。

优选的,所述离合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磁耦部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生产线设有多个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设于生产线的定位夹板、设于定位夹板的定位块以及驱动定位夹板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输送盘开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机架装设有多个同步辅助机构,该同步辅助机构包括装设于机架的底板、装设于底板的至少一块竖板、设于竖板的辅助轮以及设于辅助轮从动轮两侧的第三同步带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同步带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条,同步带的下表面为平面,通过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的方式实现输送盘的输送,不仅实现了输送盘精确输送的目的,而且第一齿条中两齿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生产需求设定制造同步带,以满足不同生产的需求,其中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对应;通过运载接驳机构驱动两条生产线之间的驳接同步运转,以确保输送盘的第二齿条从其中一生产线运输至另一生产线的过程中,输送盘的第二齿条恰好与另一生产线的第一齿条啮合,以达到精确输送以及输送盘从两生产线之间平稳过渡的目的,而且运载驳接机构既可单独驱动一组生产线组运转,也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多个立板并在立板上加装相应的同步传输装置,以达到同时驱动多组生产线运转的目的,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同步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同步带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输送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输送盘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输送盘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运载接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运载接驳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运载接驳机构实际应用中同步带与同步传输装置连接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磁耦合联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一中磁耦合联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的实施例一,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的至少两条生产线2、设于生产线2的同步带21以及活动于同步带21的输送盘3,所述同步带2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条22,同步带21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输送盘3设有与第一齿条22对应的第二齿条31;所述其中一条生产线2与另一条生产线2之间设有运载接驳机构4,该运载接驳机构4包括底座41、装设于底座41的至少一块立板42、装设于立板42的同步传输装置43以及与驱动同步传输装置43运动的同步驱动装置44,所述同步传输装置43包括装设于立板42的从动轮45、设于从动轮45一侧的第一同步带轮组以及设于从动轮45另一侧的第二同步带轮组;所述同步驱动装置44包括通过同步轴46与从动轮45传动连接的主同步轮47、与主同步轮47传动连接的驱动轮48以及驱动驱动轮48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49;所述立板42装设有一个同步传输装置43。

优选的,所述机架1装设有四条生产线2,该四条生产线2分别用第一生产线2、第二生产线2、第三生产线2以及第四生产线2表示,所述底座41装设有两块立板42,该两块立板42均分别装设有一个同步传输装置43,所述同步驱动装置44设于两块立板42之间,将第一生产线2以及第二生产线2与其中一个立板42的同步传输装置43传动连接,将第三生产线2以及第四生产线2与另一个立板42的同步传输装置43传动连接,工作时,当生产线安装有驱动装置时,可通过同步带带动主同步轮32转动,主同步轮32通过同步轴31带动分别装设于两立板2的同步传输装置4中的从动轮41转动,当同步传输装置设有转动驱动装置49时,所述转动驱动装置49驱动驱动轮48转动,从而带动了主同步轮47转动,主同步轮47通过同步轴46带动分别装设于两立板42的同步传输装置43中的从动轮45转动,然后从动轮45带动两侧的第一同步轮组以及第二同步带轮组转动,进而实现了两个生产线2之间的同步运动,即带动了各生产线2同步带21的运转,由于同步带21的第一齿条22与输送盘3的第二齿条31啮合连接,通过同步带21的第一齿条22推动输送盘3的第二齿条31移动,从而实现了输送盘3运动,而且输送盘3每次移动的距离由第一齿条22中两齿之间的距离决定,该两齿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生产需求设定制造同步带21,其中第二齿条31与第一齿条22对应。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多个立板42,该多个立板42可均设于底座41的一端,该多个立板42也可一部分设于底座41的一端,另一部分设于底座41的另一端,从而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可同时同步驱动多组生产线2组,而且同步精度高,灵活性强;也可还包括滑轨,所述第二齿条31设于输送盘3的一端,输送盘3的另一端设有活动于滑轨的滑块,通过同步驱动装置44驱动同步传输装置43运动,从而实现输送在生产线2上以及滑轨上的运动。

同步带2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齿条22,同步带21的下表面为平面,通过第一齿条22与第二齿条31啮合传动的方式实现输送盘3的输送,不仅实现了输送盘3精确输送的目的,而且第一齿条22中两齿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生产需求设定制造同步带21,以满足不同生产的需求,其中第二齿条31与第一齿条22对应;通过运载接驳机构驱动两条生产线2之间的驳接同步运转,以确保输送盘3的第二齿条31从其中一生产线2运输至另一生产线2的过程中,输送盘3的第二齿条31恰好与另一生产线2的第一齿条22啮合,以达到精确输送以及输送盘3从两生产线2之间平稳过渡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驱动装置44还包括与主同步轮47传动连接的辅助轮组,该辅助轮组包括与主同步轮47传动连接的第一辅助轮、与第一辅助轮传动连接的第二辅助轮、与第二辅助轮传动连接的回转轮,该回转轮的回转端与驱动轮48传动连接。通过辅助轮组实现驱动轮48与主同步轮47之间的回转同步连接,进而实现了至少两生产线2之间的同步运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副同步轮上下两端的第一同步带轮4a;所述第二同步带轮4b组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副同步轮上下两端的第二同步带轮4b。其中一个生产线2的同步带21依次与从动轮45上端的第一同步带轮4a、从动轮45以及从动轮45下端的第一同步带轮4a传动连接,工作时通过从动轮45带动该生产线2的同步带21在从动轮45上下两端的第一同步带轮4a运转;其中一个生产线2的同步带21依次与从动轮45上端的第二同步带轮4b、从动轮45以及从动轮45下端的第二同步带轮4b传动连接,工作时通过从动轮45带动该生产线2的同步带21在从动轮45上下两端的第二同步带轮4b运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载接驳机构4还包括设于同步驱动装置44的无动力运载装置4c,该无动力运载装置4c包括设于同步驱动装置44的固定座4d、分别穿设于固定座4d的固定杆4e、装设于固定座4d的滚轮座4f、分别装设于滚轮座4f两端的侧板4g以及装设于侧板4g的至少一个无动力轮4h,所述固定杆4e与立板42抵接。当工件从一个生产线2输送至另一生产线2时,所述无动力运载装置4c用于使该工件实现平稳的过渡,避免出现无法进行过渡或过渡过程中颠簸的情况发生,在过渡的过程中,所述无动力轮4h不仅起支撑的作用,而且当另一生产线2的作用力带动工件移动时,该工件会带动无动力轮4h转动,从而提供工件移动动力,使工件能够在该运载接驳机构4中平稳过渡。

本实施例中,所述生产线2设有磁耦合联动机构5,该磁耦合联动机构5包括驱动承载部51、设于驱动承载部51的第一磁耦部52、驱动第一磁耦部52运动的运动驱动装置53以及驱动第一磁耦部52磁耦合的离合驱动装置54;所述输送盘3开设有运动轨迹槽32、活动于运动轨迹槽32的运动杆33、设于运动杆33一端的运动部34以及设于运动杆33另一端的第二磁耦部35,所述离合驱动装置54驱动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磁耦合。工作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54驱动第一磁耦部52移动,使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进行磁耦合连接(其中第一磁耦部52为永磁、第二磁耦部35为导磁,或第一磁耦部52为导磁、第二磁耦部35为永磁,或第一磁耦部52和第二磁耦部35同为永磁,或第一磁耦部52为电磁、第二磁耦部35为永磁,或第一磁耦部52为电磁、第二磁耦部35为导磁等),此时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的磁耦合状态为贴合或有间隔,然后根据生产需求通过运动驱动装置53驱动第一磁耦部52运动,此时第一磁耦部52会带动第二磁耦部35进行运动,再通过运动杆33带动运动部34的运动,停止工作时,通过运动驱动装置53停止驱动第一磁耦部52运动,然后再通过离合驱动装置54驱动第一磁耦部52复位。采用磁耦合的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机械连接方式,避免机械部件之间的相互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工作稳定性强,能耗消耗低,以及磁耦合驱动机构集成了运动驱动装置53以满足对改变输送盘3中运动部34方向的需求,不仅减少了购置外置设备的成本以及占地所需空间,而且可根据生产需求选用相关运动驱动装置53,以实现输送盘3运动部34的直线、旋转或其它特定轨迹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驱动装置53为驱动第一磁耦部52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若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已进行磁耦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52旋转,此时第一磁耦部52会带动第二磁耦部35进行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承载部51包括下座55、设于下座55的上座56、开设于下座55的第一通槽57以及开设于上座56且与第一通槽57对应的第二通槽58,所述运动轨迹槽32与第一通槽57以及第二通槽58对应;所述磁耦合联动机构5还包括连接杆59,所述第一磁耦部52设于连接杆59的一端,该第一磁耦部52设于第二通槽58,所述连接杆59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承载部5a,该活动承载部5a设于第一通槽57。工作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54驱动连接杆59移动,使连接杆59的第一磁耦部52与输送盘3的第二磁耦部35进行磁耦合连接,此时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的磁耦合状态为贴合或间隔,然后再通过运动驱动装置53驱动连接杆59进行运动,此时连接杆59会带动输送盘3的运动杆33运动,即带动了运动杆33的运动部34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驱动装置54包括装设于下座55的多个第一固定套5b、穿设于第一固定套5b的固定导柱5c以及装设于下座55的第一驱动装置5d,该固定导柱5c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套5e装设于上座56,固定导柱5c的另一端装设有限位块5f;所述离合驱动装置54还包括驱动第一磁耦部52水平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当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水平设置时,工作时,第一驱动装置5d驱动下座55在固定导柱5c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9移动,进而使连接杆59的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进行磁耦合;当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竖直设置时,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d驱动下座55在固定导柱5c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9移动,再通过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52水平移动,进而实现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的磁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座56开设有用于防止第一驱动装置5d撞击的避空槽。避空槽用于防止第一驱动装置5d撞击上座56,从而造成磨损以及影响第一驱动装置5d使用寿命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生产线2设有多个定位机构6,该定位机构6包括设于生产线2的定位夹板61、设于定位夹板61的定位块62以及驱动定位夹板61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3;所述输送盘3开设有与定位块62对应的定位槽36。所述定位机构6可装设于磁耦合联动机构5或直接装设于生产线2;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3驱动定位夹板61移动,使定位块62位于输送盘3的定位槽36内实现夹紧输送盘3;当输送盘3需通过磁耦合联动机构5进行磁耦合时,先通过定位机构6进行定位以防止输送盘3在磁耦合连接过程中发生移动,以确保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磁耦合的精度,磁耦合完成后,所述定位机构6会进行复位,而且定位机构6与磁耦合联动机构5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根据生产需求控制定位机构6或磁耦合联动机构5驱动单独进行加工,生产加工更加的便捷,通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装设有多个同步辅助机构7,该同步辅助机构包括装设于机架1的底板、装设于底板的至少一块竖板、设于竖板的辅助轮以及设于辅助轮从动轮45两侧的第三同步带轮。同步带21运转时会依次绕过辅助轮一侧的第三同步带轮、辅助轮以及辅助轮另一侧的第三同步带轮,从而进一步确保至少两输送线体之间的同步精度,进而确保输送盘3能够在两输送线体之间能够平稳过渡。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立板42装设有两个同步传输装置43,其中一个同步传输装置43装设于立板42的一侧,另一个同步传输装置43装设于立板42的另一侧。在立板42两侧均加装同步传输装置43,即可同时驱动两组生产线2组进行同步运转,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配置两个同步传输装置43,仅需一块立板42做为辅助支撑即可,即可实现驱动生产线2组同步运转,也有效减少了购置所需成本;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多个立板42,每块立板42的两侧均装设有同步传输装置43,实现了可同时驱动多组生产线2组同步运转的目的,而且同步精度高,灵活性强。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高精度输送的生产线的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运动驱动装置53为驱动第一磁耦部52水平来回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先通过离合驱动装置54驱动第一磁耦部52与第二磁耦部35进行磁耦合,然后通过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52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了第二磁耦部35在运动轨迹槽32中移动,从而实现了输送盘3的运动部34在运动轨迹槽32中水平直线运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所述运动轨迹槽32可根据需求设计大小,该运动轨迹槽32的大小决定了运动部34水平移动的行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77022... 来自[日本] 2018年11月15日 13:27
    您好,我是从事模型制作行业的,用3D打印技术制作,可以先加VX了解 VX:17702267220,有需要联系,谢谢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