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9333发布日期:2018-11-07 08: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码管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码管机结构中,最重要的部位是吊臂,用于升降搬运管材,最终将管材码放成上小下大的堆叠状。现有的吊臂升降结构中,主要以气缸为主,该方式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因此市场上急需一款新型的码管机上下移动装置。

专利公告号为cn200988742y,公告日为2007.12.1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轮式拖拉机附属的起重吊臂。该吊臂为型钢框架结构,一端通过若干组紧固组件与拖拉机的提升臂组件固定,利用拖拉机提升器的液压动力,使吊臂旋转一定角度,吊臂另一端的销轴上悬挂手动葫芦,用以提升重物。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起重吊臂存在上下移动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移动装置,其能通过在立柱上设置升降环、第一永磁铁环、第二永磁铁环以及两个电磁单元的方式,达到码管机吊臂有效升降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有效,移动操作方便快捷,移动幅度灵敏可控,以及上下移动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下移动装置,包括码管机底板,设置在所述码管机底板上的立柱,套接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并用于安装吊臂杆的升降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环下表面上的第一永磁铁环,设置在所述升降环上表面上的第二永磁铁环,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下端和上端两个位置处并通过通电后电生磁进而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环相互磁力排斥,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环相互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向上移动所述升降环的两个电磁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升降环包括圆环主体,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上并用于插接安装所述吊臂杆的插接框,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接框上的紧固螺钉,所述第一永磁铁环以及第二永磁铁环在所述圆环主体上粘结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包括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安装设置所述立柱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外侧环槽,内侧环槽,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上的电磁铁部,设置在所述内侧环槽上并用于向所述电磁铁部供电的直流干电池,以及设置在所述内侧环槽上并通过调节所述电磁铁部磁力方式以用于上下移动控制所述升降环的电流调节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磁铁部与所述直流干电池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电磁铁部按均匀圆周排列设置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磁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内底面上的芯体,设置在所述芯体外环面上的螺旋槽,嵌入设置在所述螺旋槽上的螺线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与所述内侧环槽之间的两个导线开孔,所述导线开孔上设有用于张紧导线的扭簧旋转部,所述导线两端分别导电接触在所述直流干电池的两个电极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扭簧旋转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线开孔侧壁上的安装柱,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并用于绕制所述导线的套筒,两端分别插在所述安装柱外环面和所述套筒内环面上的扭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柱端头位置处并用于竖直向磁力吸引固定所述套筒的端头电磁铁。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直流干电池包括电池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上并用于穿过设置所述导线的开孔电极,所述导线上设有用于接触连接所述开孔电极的导线裸露段。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流调节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环槽内底面上的限位柱,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的旋转调节环,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调节环外环面上并用于设置两根所述导线裸露段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电磁铁部以及直流干电池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柱端头设置处设有用于磁力吸引固定所述旋转调节环的旋转部磁铁块,所述旋转调节环外环面上设有轴向凸起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开孔电极之间。

本发明通过在立柱上设置升降环、第一永磁铁环、第二永磁铁环以及两个电磁单元的方式,达到码管机吊臂有效升降的目的。本发明具有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有效,移动操作方便快捷,移动幅度灵敏可控,以及上下移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升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导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磁铁部以及电流调节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扭簧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上下移动装置,包括码管机底板1,设置在所述码管机底板1上的立柱2,套接设置在所述立柱2上并用于安装吊臂杆3的升降环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环4下表面上的第一永磁铁环5,设置在所述升降环4上表面上的第二永磁铁环6,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2下端和上端两个位置处并通过通电后电生磁进而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环5相互磁力排斥,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环6相互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向上移动所述升降环4的两个电磁单元7。

现有技术中,码管机需要对管件进行上下移动和水平旋转操作,以保证可以将管件放置到合适位置,其中后者通过在圆柱上推动旋转完成,而前者则需要在圆柱上进行可控的升降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下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通过排斥所述第一永磁铁环5方式,用于顶起所述升降环4,而上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通过吸引所述第二永磁铁环6方式,用于提起所述升降环4,最终所述吊臂杆3携带管件通过所述升降环4完成上下移动操作,更重要地,所述电磁单元7具有电流调节功能,即所述电磁单元7的磁力大小可调,最终使得所述升降环4可以停在上下两个所述电磁单元7之间的任何位置,以保证后续旋转操作可以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当所述升降环4位于所述立柱2的上半部分时,上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起到主导的吸引提升作用,当所述升降环4位于所述立柱2的下半部分时,下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起到主导的排斥顶起作用,以保证上下升降操作的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升降环4位于所述立柱2的上半部分时,更靠近上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此时上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在相同电流幅度调节时产生的提起效果相较于下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更显著,所以此时上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为粗调部位,下端的所述电磁单元7即可细调部位,反之亦然,最终保证了所述升降环4具有上下移动幅度调节灵敏精准的优点。

所述升降环4包括圆环主体401,设置在所述圆环主体401上并用于插接安装所述吊臂杆3的插接框402,以及设置在所述插接框402上的紧固螺钉403,所述第一永磁铁环5以及第二永磁铁环6在所述圆环主体401上粘结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磁铁环5和所述第二永磁铁环6正好磁力吸引,粘结设置用于进一步保证设置稳定性。

所述电磁单元7包括安装板70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01上并用于安装设置所述立柱2的安装槽70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01上的外侧环槽703,内侧环槽704,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703上的电磁铁部705,设置在所述内侧环槽704上并用于向所述电磁铁部705供电的直流干电池706,以及设置在所述内侧环槽704上并通过调节所述电磁铁部705磁力方式以用于上下移动控制所述升降环4的电流调节部707。所述电磁铁部705与所述直流干电池706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电磁铁部705按均匀圆周排列设置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703上。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电磁铁部705正好与所述第一永磁铁环5以及第二永磁铁环6竖向对齐,用于保证磁力排斥、吸引的有效性,所述直流干电池706一对一给所述电磁铁部705供电,而所述电流调节部707用于调节所述电磁铁部705上的电流大小,进而体现为磁力大小调节,最终结果是所述升降环4的高度位置调节,其中上下两个所述电磁单元7独立工作调节,即使其中一个不工作了,也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另一个磁力大小来实现所述升降环4的移动稳定性,避免出现所述升降环4意外掉落的问题。

所述电磁铁部705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703内底面上的芯体705a,设置在所述芯体705a外环面上的螺旋槽,嵌入设置在所述螺旋槽上的螺线圈705b,以及设置在所述外侧环槽703与所述内侧环槽704之间的两个导线开孔705c,所述导线开孔705c上设有用于张紧导线705d的扭簧旋转部708,所述导线705d两端分别导电接触在所述直流干电池706的两个电极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芯体705a为非导磁的橡胶材质,所述扭簧旋转部708用于配合所述电流调节部707,使得所述导线705d在所述电流调节部707拉动时保持张紧状态,避免出现散落问题。

所述扭簧旋转部708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线开孔705c侧壁上的安装柱708a,套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708a上并用于绕制所述导线705d的套筒708b,两端分别插在所述安装柱708a外环面和所述套筒708b内环面上的扭簧708c,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柱708a端头位置处并用于竖直向磁力吸引固定所述套筒708b的端头电磁铁708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头电磁铁708d用于吸引固定所述套筒708b,使得上下两个所述电磁单元7内即使出现所述套筒708b倒置的现象,也不会意外落下,保证所述扭簧旋转部708收紧所述导线705d的有效性。

所述直流干电池706包括电池主体706a,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主体706a上并用于穿过设置所述导线705d的开孔电极706b,所述导线705d上设有用于接触连接所述开孔电极706b的导线裸露段。所述电流调节部707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环槽704内底面上的限位柱707a,套接设置在所述限位柱707a上的旋转调节环707b,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调节环707b外环面上并用于设置两根所述导线裸露段的旋转板707c,所述旋转板707c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电磁铁部705以及直流干电池706相对应。所述限位柱707a端头设置处设有用于磁力吸引固定所述旋转调节环707b的旋转部磁铁块707d,所述旋转调节环707b外环面上设有轴向凸起条707e。所述旋转板707c设置在两个所述开孔电极706b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调节部707的使用方法及优点如下:

第一,在所述上下移动装置使用过程中,所述电磁铁部705需要持续供电,而且频繁调节电流大小,所述旋转板707c用于拉动所述导线705d,使得所述导线裸露段在所述开孔电极706b上滑动,即所述旋转板707c与上下两个所述开孔电极706b竖向对齐时,所述导线裸露段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最长,此时电阻大,电流小,所述电磁铁部705的输出磁力小,而当所述旋转调节环707b旋转后,所述旋转板707c拉动上下两根所述导线裸露段,此时所述导线705d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变短,电阻减小,最终体现为所述电磁铁部705的输出磁力大,使得所述电磁铁部705具有磁力可调的优点;

第二,所述旋转板707c为非导电的塑料材质,所述开孔电极706b用于所述导线705d穿过,达到导电和滑动调节有效电阻的双重目的;

第三,所述旋转部磁铁块707d用于在所述旋转调节环707b倒置后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吸引固定,避免所述旋转部磁铁块707d意外落下,而所述旋转部磁铁块707d本身还是可以顺利进行水平向的旋转调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