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0796发布日期:2019-01-29 16:5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电梯由于其快捷、高效等优点,越来越受人们的认可和使用,因此在各大商场及住宅小区中,电梯作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随着电梯的不断应用,电梯制动失效等各类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造成人员受伤,严重时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由于电梯制动器安装的位置的特殊性、保养后安装调试不方便等原因,导致保养耗时比较长,容易引起商场和医院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出现拥堵现象,所以大多时候对电梯制动器的保养频率比较少,导致制动器使用超过使用时限导致触点接触不良或粘连,接触效果不理想,时好时坏,造成闸瓦与制动轮摩擦而磨损加剧,导致电梯制动作用失效,电梯出现故障。如何开发一种滑动的制动浮钳机构,方便保养、维修和安装且制动效果较高,保养周期比较长的制动器,延长维护周期、提高维护效率,减少超时保养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有效减少或避免财产损失、拥堵等此类事情发生。

例如中国专利cn105465245a公开的一种快速响应的浮钳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座和浮动的横跨在所述制动座两侧的制动钳,所述制动座一侧的制动钳上开设有进液孔和活塞腔,所述制动座另一侧的制动钳上设有电枢,所述电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励磁线圈,所述电枢面向所述制动座的一侧还连接有第一制动块,所述活塞腔与所述进液孔相通,所述活塞腔处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面向所述制动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制动块。对比文件中其产品是以液体作为介质使一种快速响应的浮钳盘式制动器在运作时进行制动,使用液压制动需要使用液压泵,在使用中如每台设备都使用小型液压泵会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如使用大型液压设备会导致管道的铺设成本会上升,同时液压装置在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漏油等现象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且在压力不足或压力过大时会出现时会出现制动效果减弱、制动失效和管道爆裂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又例如中国专利cn105317885a公开的一种浮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和制动座,所述制动钳上设有固定制动块,所述制动钳上与所述固定制动块相对面开设有凹槽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凹槽相通,所述制动座位于所述固定制动块与所述凹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处设有在所述气缸通气时可伸长的活塞,所述活塞处还螺纹连接有活动制动块。对比文件中,该发明使用的是以气压作为介质进行制动,使用气压作为制动介质,需要使用空压机,在使用小型空压机时大大提升了制造成本且会产生噪音,使用大型空压机对制动器供气时铺设管道费用高、接口容易老化漏气、占地面积较大、维护费用高、储气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多产品以气压形式或液压形式实行制动效果,在运用气压制动或液压制动时有以下几点问题:①在电梯使用时电梯井道空间狭小无法安装大功率空压机,使用小功率空压机成本比较高且会产生噪音,使用大型空压机对制动器供气时铺设管道费用高、接口容易老化漏气、占地面积较大、维护费用高、储气罐存在一定安全隐患。②使用液压设备实行制动所需大量小型液压泵,减低噪音但使用成本远大于以气体作为压力介质的气压制动器,由于液压多半使用螺纹连接时间过长接口处会导致漏油现象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且需要定期检查液压泵内部的液压油是否充足,与以气体作为压力介质的气压制动器相比同样会出现接口老化等状态导致制动效果下降或是制动失效。③液压和气压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使用大量管道进行铺设,管道铺设距离过长时容易导致液压或是气压的供给压力不够,从而导致制动失效或是制动效果差,在压力过大时容易出现爆管现象,同样导致制动失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调节方便、制动器工作时动作一致性好、高效控制摩擦片与制动座间隙一致性、延长摩擦片使用寿命以及高效制动的滑动的浮钳制动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包括钳体支撑架,所述钳体支撑架整体为l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支撑架包括制动钳体、制动座、弹簧定位机构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所述制动钳体、制动座、弹簧定位机构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均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内;所述l型钳体支撑架垂直于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凹陷区,形成两个凸起区;所述制动钳体、制动座呈上下关系且静止时两者不接触,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安装在制动钳体上并呈上下关系,所述弹簧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的左侧;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螺纹连接杆a、调节螺栓、固定块和摩擦片a,所述调节杆嵌入所述制动钳体内,并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制动钳体表面,所述固定块下表面设有凹槽a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纹连接杆a固定。

在此基础上,所述弹簧定位机构设置在钳体支撑架的凸起区,且每个凸起区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定位机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弹簧定位机构包括螺栓、螺纹连接杆b、固定板和限位弹簧,所述螺纹连接杆b整体嵌入钳体支撑架的凸起区内,上端突出钳体支撑架与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弹簧位于钳体支撑架与固定板之间,且限位弹簧的上端与固定板相连,限位弹簧下端与钳体支撑架相连,所述螺纹连接杆b与螺纹滑动导柱之间通过设置的内螺纹空配合连接。

在此基础上,所述弹簧定位机构中的螺纹连接杆b与钳体支撑架以卡簧b固定。

在此基础上,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中螺纹连接杆a与固定块以螺纹形式连接,且使用卡簧a固定,固定块与制动钳体之间的间隙为0.5-1mm。

在此基础上,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内还设置有缓冲隔热垫a;所述缓冲隔热垫a设置在所述摩擦片a与凹槽a之间。

在此基础上,所述钳体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螺纹滑动导柱、摩擦片b和缓冲隔热垫b,所述螺纹滑动导柱固定在体支架底部,且对称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的底部左右两端;所述螺纹滑动导柱上表面有内螺纹孔;所述缓冲隔热垫b设置在所述摩擦片b与凹槽b之间,且摩擦片b与摩擦片a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纯机械结构,排除了气压辅助设备如:空压机、储气罐等供气用的辅助元件及液压设备如:压力泵等设备,排除使用电力作为设备的驱动介质,大量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同时也减少了辅助设备的占地面积。

2、本发明采用纯机械结构,不存在于使用管道、气压辅助设备及液压设备的问题,减少由于管道爆裂、渗漏等问题带来的高额管道维修费用及后期气压设备与液压设备的维护费用。

3、本发明采用纯机械结构,设备避免使用空压机,自然的排除了储气罐,避免由于储气罐压力过大出现爆炸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4、在以上3点中我们都提及过本发明排除了气压辅助设备如:空压机、储气罐等供气用的辅助元件及液压设备如:压力泵等设备,采用纯机械结构的方式进行制动,因此也避免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制动力下降或制动失效的安全隐患。

5、本发明中使用的隔热缓冲垫使用的是由石墨或由耐高温,散热快的材料所制成的,可及时散发热量,降低摩擦片的温度,延长摩擦片a和摩擦片b的使用寿命,由于制动用的摩擦片的温度被散发,使制动用的摩擦片不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中,有效的避免了摩擦片失效导致无法制动的问题。

6、同时在本发明中,产品在安装设置时保证了制动座与摩擦片之间的一致间隙,使用时制动座两边的受力相同,使摩擦片a和摩擦片b的磨损相同可延长摩擦片a和摩擦片b的使用寿命,且两片摩擦片是对称安装的,长时间的工作时也不会出现连接制动座的的主轴出现变形的问题,同样也能减缓或避免无法制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滑动的浮钳制动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3是滑动装置与弹簧定位机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

图4是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示意图((局部视图);

图5是隔热减震垫示意图(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电梯安全钳制动装置,如图1所示:主体为钳体支撑架3,所述钳体支撑架3整体为l型,所述钳体支撑架3包括制动钳体1、制动座7、弹簧定位机构2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四者均设置在l型钳体支撑架3内;l型钳体支撑架3的垂直于地面一侧设置有凹陷区,形成两个凸起区;所述制动钳体1、制动座7呈上下关系且静止时两者不接触,如图2所示: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安装在制动钳体1上并呈上下关系,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安装在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的左侧,本发明中整个部件位置的排布紧凑,在安装过程中可大量减小使用空间,方便安装人员在调试过程中能更加直观的查看摩擦片与制动座之间的间隙且调整时所达到的精度高。

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包括调节杆53、螺纹连接杆a51、调节螺栓52、固定块6和摩擦片a8,所述调节杆53嵌入所述制动钳体1内,并通过调节螺栓52固定在制动钳体表面,所述固定块6下表面设有凹槽a和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螺纹连接杆a51固定,其特点于与产品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两片摩擦片与制动座7之间的制动间隙不一致时,可转动调节螺栓52对产品进行位置调节,从而使摩擦片与制动座7之间的摩擦距离保持一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发明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内还设置有缓冲隔热垫a55;所述缓冲隔热垫a55设置在所述摩擦片a8与凹槽a之间,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缓冲隔热垫a55的使用能效在于卡钳在抱闸实行制动工作时,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座7摩擦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容易在高温时使摩擦片被高温所融化,在所述摩擦片背部按装缓冲隔热垫a55是为了提高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如图5所示:所述隔热缓冲垫55的表明有凸起状的颗粒使摩擦片与所述隔热缓冲垫55中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其在产生高温时有效的散热且表面凸起物有效的将抱闸时摩擦片与制动座7产生的部分冲击力吸收后释放,由于所述隔热缓冲垫55的材质为石墨或是其它耐高温、散热效果较好的材料制成,所以在使用时,即使摩擦片与制动座7所产生的高温容易被隔热缓冲垫55吸收后散发且有效的分割了摩擦片与固定块6之间的热能传递。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固定块6与钳体之间的间隙为0.5-1mm,是为防

止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所述隔热缓冲垫55无法及时的将热能散发导致热量传递至制动钳体1导致制动失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钳体支撑架3上还设置有螺纹滑动导柱4、摩擦片b9和缓冲隔热垫b32,如图3所示:所述螺纹滑动导柱4固定在体支架3底部,且对称设置在两端;所述螺纹滑动导柱4上表明有内螺纹孔;所述缓冲隔热垫b32设置在所述摩擦片b8与凹槽b之间,且摩擦片b9与摩擦片a8对称,在制动时所述的摩擦片a8与摩擦片b9对称安装大幅上涨了制动力,使摩擦片与制动座7的摩擦片时间减短,使之产生更少的热能延长摩擦片的使用周期,所述的摩擦片a8和摩擦片b9与制动座7的距离保持一致为基础,摩擦片对称安装是为了使制动时受力均匀对称,使制动座的连接机构不容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维护难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弹簧定位机构2设置在钳体支撑架3的凸起区,且每个凸起区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的弹簧定位机构2。

具体的,在本发明此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弹簧定位机构2包括螺栓22、螺纹连接杆b21、固定板23和限位弹簧24,所述螺纹连接杆b21整体嵌入钳体支撑架的凸起区内,上端突出钳体支撑架3与固定板2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弹簧24位于钳体支撑架3与固定板23之间,且限位弹簧的上端与固定板相连,下端与钳体支撑架相连,所述螺纹连接杆b21与螺纹滑动导柱4之间通过设置的内螺纹空配合连接,在调节使用过程中限位弹簧24的弹力作用使调节摩擦片与制动座之间的距离是不容易出现单边倾斜问题使制动效果更加显著,且制动寿命远大于液压形式制动器和气压形式制动器。

本发明的安装与调试方法: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包括螺纹连接杆a51、调节螺栓52、调节杆53、卡簧a54,将螺纹连接杆a51与穿过钳体1与下侧的摩擦片固定装置6进行螺纹连接,将螺纹旋转到位后将卡簧a54安装在螺纹连接杆a51上,将表面附有凸起的缓冲隔热垫a55放置摩擦片固定装置6上,将摩擦片a8放置与缓冲隔热垫a55的上方,使用螺栓a56固在摩擦片固定装置6上,在螺纹连接杆a51的末端放置调节杆53使用调节螺栓52固定;将缓冲隔热垫b32放入钳体支撑架3上,在缓冲隔热垫b32上方放置摩擦片b9,借助安装好的摩擦片a8对摩擦片b9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摩擦片a8和摩擦片b9的位置相互对称使用螺栓b31固定;弹簧定位机构2包括限位弹簧24、螺纹连接杆b21、固定板23、螺栓b22;将螺纹连接杆b21与螺纹滑动导柱4以螺纹形式连接,将卡簧b25装入螺纹连接杆b21的卡簧槽内,将装有螺纹滑动导柱4、卡簧b25的螺纹连接杆b21安装在钳体支撑架3,在螺纹连接杆b21的末端依次装入限位弹簧24、固定板23、螺栓b22,使用螺栓b22将弹簧定位机构2、螺纹滑动导柱4、钳体支撑架3固定在一起,将安装好的制动钳体1固定在钳体支撑架3上,完成滑动的浮钳制动机构的安装,本段所述表示,产品运用机械结构进行制动,产品的安装比较简单,产品运用灵活排除了液压产品和气压产品运作时需要的辅助元器件,在使用中,制动效果比气压制动和液压制动更加显著,且产品的使用寿命比气压制动和液压制动时效更长,可大幅下降后期制动钳的维护费用。

将制动座7放入滑动的浮钳制动机构中,使用调节杆53对产品进行调节、测试,调节时利用调节杆53对产品做抱闸动作,查看摩擦片a8、摩擦片b9、制动座7之间的位置间隙,如果抱闸时摩擦片a8、制动座之间7的间隙在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的调节范围内旋转调节螺栓52即可实现,反之需要调节弹簧定位机构2上的螺栓b22对产品进行调试;抱闸是出现摩擦片b9和制动座7两者之间的间隙较大或较小时则直接调整螺栓b22来实现产品的安装调节,在产品中运用了弹簧定位机构2和摩擦片独立调节机构5,使在调节产品时能更加简便、灵活。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电梯需要制动时将所述制动钳体1下压,使所述制动座7与所述摩擦片a8、摩擦片b9表面产生摩擦片,当所述制动钳体1下压的距离越大,摩擦片a8和摩擦片b9对制动座7产生的摩擦力就越大,使所述制动座7进行减速使之停止,电梯门再次关闭后,缓慢抬起制动钳体1使摩擦片与制动座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完全松闸为止。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