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0976发布日期:2019-03-22 20:53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踏板的两侧都设有盖板系统,从而通过盖板系统能够保证运送乘客和物品的安全。而盖板系统中往往通过多个盖板相互连接从而组成整个改版系统。盖板与围裙板、护壁板相配合,起到了对梯级链条等内部零件的蔽护作用,同时也起到安全和装饰作用。目前普遍采用的盖板是采用平板折弯而成,但有很多端部内外盖板都采用圆弧过渡,对于圆弧曲线的制作成型过程复杂且繁琐。在制作过程中,盖板不仅会发生变形,也会在圆弧与直线的拼接处因为拼缝太大,焊接困难,从而导致成型后的盖板表面不规则、强度不均衡等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盖板在截面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且成型为一体的上安装盖板、左侧翼缘板及右侧翼缘板,且其中左侧翼缘板、右侧翼缘板分别位于上安装盖板的左、右两侧,左侧翼缘板与右侧翼缘板相互垂直,且左侧翼缘板沿水平方向延伸,右侧翼缘板沿竖直方向延伸,左侧翼缘板的左端部与竖直连接板的上端部连接,竖直连接板的下端部与水平连接板的左端部连接,水平连接板的右端部与下安装底板的左端部连接,下安装底板的右端部与右侧翼缘板的下端部连接,下安装底板所在平面与上安装盖板所在平面保持平行,在该不锈钢盖板的内部,位于上安装盖板与下安装底板之间,沿着垂直于下安装底板所在平面与上安装盖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从上安装盖板延伸出若干个加强支撑件;所述不锈钢盖板的后端面为平面,所述不锈钢盖板的前端面为多个板面的结合,且所述前端面的上边缘由左侧翼缘板的边缘线、上边缘第一曲线、上边缘第二曲线相互连接而成,所述前端面的下边缘由水平连接板的边缘线、下边缘第一曲线、下边缘第二曲线相互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边缘第一曲线、上边缘第二曲线、下边缘第一曲线、以及下边缘第二曲线为圆弧曲线,且满足上边缘第一曲线的半径小于上边缘第二曲线的半径,下边缘第一曲线的半径小于下边缘第二曲线的半径,上边缘第一曲线的半径等于下边缘第一曲线的半径,上边缘第二曲线的半径等于下边缘第二曲线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盖板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5°~60°。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翼缘板上靠近后端面的一侧开设有后缘安装孔,所述右侧翼缘板上靠近前端面的一侧开设有前缘安装孔,且前缘安装孔的数量大于后缘安装孔的数量。

进一步地,若干个加强支撑件的上端从上安装盖板所在平面延伸出,且加强支撑件的下端并不抵达下安装底板所在平面,加强支撑件的下端与下安装底板所在平面存在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支撑件设置有2列,且在上安装盖板上位于2列加强支撑件之间,还开设有上层定位孔,在所述上层定位孔的周向还开设有若干个辅助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定位孔为锥形孔。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辅助定位孔的直线距离小于所述上层定位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后缘安装孔及前缘安装孔位于所述右侧翼缘板上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盖板、左侧翼缘板及右侧翼缘板的厚度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具体设置不锈钢盖板的前端面为多个板面的结合,且前端面的上边缘由左侧翼缘板的边缘线、上边缘第一曲线、上边缘第二曲线相互连接而成,前端面的下边缘由水平连接板的边缘线、下边缘第一曲线、下边缘第二曲线相互连接而成,从而通过多个边缘形成前端面的上边缘与下边缘,进而能够满足该盖板前端面不同的安装及定位需求,同时由于采用平滑曲线相互连接,能够有效避免圆弧与直线的拼接处因为拼缝太大,焊接困难,从而导致成型后的盖板表面不规则、强度不均衡等问题。

(2)上边缘第一曲线、上边缘第二曲线、下边缘第一曲线、以及下边缘第二曲线为圆弧曲线,从而在实现圆滑过渡、连接的基础上,通过两段圆弧曲线进一步增加前端面的尺寸,保证安装及定位的牢固;同时通过设置上边缘第一曲线的半径小于上边缘第二曲线的半径,下边缘第一曲线的半径小于下边缘第二曲线的半径,从而在以一个较小半径的曲线先实现前端面的转向后,再通过一个较大半径的曲线尽可能增大前端面的尺寸,进而在实现缓冲、过渡、及连接的技术效果的同时,保证前端面的安装及定位牢固度。

(3)在上安装盖板与下安装底板之间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支撑件以增加上安装盖板与下安装底板之间的支撑强度,同时加强支撑件的下端并不抵达下安装底板所在平面,即通过加强支撑件的下端与下安装底板所在平面之间存在间距的方式提高上安装盖板与下安装底板之间的支撑强度,而并不需要在下安装底板上再额外开设供加强支撑件穿过的孔,避免该额外开孔对下安装底板强度造成的额外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截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的辅助定位孔附近位置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扶梯不锈钢盖板,不锈钢盖板在截面方向上包括依次连接且成型为一体的上安装盖板11、左侧翼缘板12及右侧翼缘板13,且其中左侧翼缘板12、右侧翼缘板13分别位于上安装盖板11的左、右两侧,左侧翼缘板12与右侧翼缘板13相互垂直,且左侧翼缘板12沿水平方向延伸,右侧翼缘板13沿竖直方向延伸,左侧翼缘板12的左端部与竖直连接板2的上端部连接,竖直连接板2的下端部与水平连接板3的左端部连接,水平连接板3的右端部与下安装底板4的左端部连接,下安装底板4的右端部与右侧翼缘板13的下端部连接,下安装底板4所在平面与上安装盖板11所在平面保持平行,在该不锈钢盖板的内部,位于上安装盖板11与下安装底板4之间,沿着垂直于下安装底板4所在平面与上安装盖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从上安装盖板11延伸出若干个加强支撑件15;不锈钢盖板的后端面5为平面,不锈钢盖板的前端面6为多个板面的结合,且前端面6的上边缘61由左侧翼缘板12的边缘线、上边缘第一曲线611、上边缘第二曲线612相互连接而成,前端面6的下边缘62由水平连接板3的边缘线、下边缘第一曲线621、下边缘第二曲线622相互连接而成;通过具体设置不锈钢盖板的前端面为多个板面的结合,且前端面的上边缘由左侧翼缘板的边缘线、上边缘第一曲线、上边缘第二曲线相互连接而成,前端面的下边缘由水平连接板的边缘线、下边缘第一曲线、下边缘第二曲线相互连接而成,从而通过多个边缘形成前端面的上边缘与下边缘,进而能够满足该盖板前端面不同的安装及定位需求,同时由于采用平滑曲线相互连接,能够有效避免圆弧与直线的拼接处因为拼缝太大,焊接困难,从而导致成型后的盖板表面不规则、强度不均衡等问题。

具体地,上边缘第一曲线611、上边缘第二曲线612、下边缘第一曲线621、以及下边缘第二曲线622为圆弧曲线,从而在实现圆滑过渡、连接的基础上,通过两段圆弧曲线进一步增加前端面的尺寸,保证安装及定位的牢固,且满足上边缘第一曲线611的半径小于上边缘第二曲线612的半径,下边缘第一曲线621的半径小于下边缘第二曲线622的半径,上边缘第一曲线611的半径等于下边缘第一曲线621的半径,上边缘第二曲线612的半径等于下边缘第二曲线622的半径,从而在以一个较小半径的曲线先实现前端面的转向后,再通过一个较大半径的曲线尽可能增大前端面的尺寸,进而在实现缓冲、过渡、及连接的技术效果的同时,保证前端面的安装及定位牢固度。

具体地,上安装盖板11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55°~60°,从而既保证在上安装盖板11左右两端保持尽可能相似的角度以保证两端平衡的同时,另一方面尽可能增大左侧翼缘板12、右侧翼缘板13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内部若干个加强支撑件15提供出足够的排布空间。

具体地,右侧翼缘板13上靠近后端面5的一侧开设有后缘安装孔131,右侧翼缘板13上靠近前端面6的一侧开设有前缘安装孔132,且前缘安装孔132的数量大于后缘安装孔131的数量,从而相对于较平坦的后端面5,为前端面6设置更多的安装孔以保证足够的安装牢固度。

具体地,若干个加强支撑件15的上端从上安装盖板11所在平面延伸出,且加强支撑件15的下端并不抵达下安装底板4所在平面,加强支撑件15的下端与下安装底板4所在平面存在间距,既提高上安装盖板与下安装底板之间的支撑强度,又不需要在下安装底板上再额外开设供加强支撑件穿过的孔,避免该额外开孔对下安装底板强度造成的额外破坏。

具体地,加强支撑件15设置有2列,且在上安装盖板11上位于2列加强支撑件15之间,还开设有上层定位孔14,从而保证上层定位孔14两端支撑强度的均衡,在上层定位孔14的周向还开设有若干个辅助定位孔141,方便通过上层定位孔14定位后,再通过上层定位孔14的周向开设的若干个辅助定位孔141实现二次辅助定位。

具体地,辅助定位孔141为锥形孔,从而进一步便于在固定件安装时从外部观察定位位置是否准确,也便于固定件的安装插入。

具体地,相邻两个辅助定位孔141的直线距离小于上层定位孔14的直径,从而通过辅助定位孔141的辅助定位作用进一步增加上层定位孔14的定位准确性和牢固性。

具体地,后缘安装孔131及前缘安装孔132位于右侧翼缘板13上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从而保证右侧翼缘板13在宽度方向上整体的质量及强度均衡。

具体地,上安装盖板11、左侧翼缘板12及右侧翼缘板13的厚度相等,在保证上方足够支撑强度的同时,也便于后期更换。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