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包装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9537发布日期:2018-10-02 20:0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包装纸箱。



背景技术:

包装纸箱通常为长方体状的箱体,具有质轻、强度大、加工方便、卫生等优点,广泛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64735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盒装饮品包装盒,包括盒体,盒体顶部设置有提手,盒体内部放置盒装饮品,盒装饮品外套有固定盒装饮品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至少一个折叠式定位纸底托和至少一个折叠式限位纸顶托构成,折叠式定位纸底托和折叠式限位纸顶托均是由一个预剪裁的平面纸板折叠构成。

盛装牛奶、饮料等的饮品盒通常为长方体状,整齐摆放于纸箱内,而纸箱通常尺寸较大,深度较深,当纸箱内的饮品盒取至纸箱底部时,使用者需要伸入包装纸箱内部,且纸箱内部光线不足,也不便于使用者辨认,造成拿取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包装纸箱,以达到拿取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使用方便的包装纸箱,包括箱口朝上的箱体,箱口处覆盖有箱盖,箱体内摆放有多列饮品盒,每列所述饮品盒底部设置有上推组件,每列饮品盒正上方的箱盖上开设有单独取放饮品盒的取放口,取放口覆盖有取放盖,上推组件推动成列的饮品盒向上移动至取放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拿取饮品盒时,仅需打开某一列饮品盒对应的取放盖,拿取最顶层的饮品盒即可,无需打开整个箱盖,操作方便,之后,上推组件推动成列的饮品盒向上运动,将低层的饮品盒上推至箱口处,随着饮品盒的不断拿取,低层的饮品盒不断被上推至取放口处,使用者无需观察箱体低层,也无需伸入箱体底部拿取饮品盒,使用方便。

较佳的,所述上推组件包括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簧伸长,即可将饮品盒上推,弹簧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此外,若需要将多拿的饮品盒重新置于箱体内,只需将多拿的饮品盒置于成列的饮品盒顶部,弹簧在受力加大的情况下,重新收缩,将多拿的饮品盒收回箱体内,增加纸箱的实用性。

较佳的,最底层的所述饮品盒底部设置有推板,弹簧两端分别与箱体底壁和推板底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板的设置增大了最底层饮品盒的受力面积,提高了弹簧上推饮品盒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箱体内部的底壁铺设有加固板,弹簧底端与加固板顶面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固板的设置增大了纸箱底壁的受力面积,进而提高了纸箱底壁的稳固性以及对饮品盒的承载能力。

较佳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承载饮品盒的纸箱重量较重,加设移动轮后,推动纸箱即可满足搬运需求,提高纸箱实际使用的便捷性。

较佳的,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置轮槽,移动轮上部位于置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移动轮的上部隐藏于置轮槽内,减小移动轮的外露体积,减少纸箱整体的占地面积。

较佳的,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推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抓住推拉杆,推拉箱体,提高移动箱体时的操作便捷性。

较佳的,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与箱体侧面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调整推拉杆与箱体之间的位置角度,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推动纸箱。

较佳的,所述箱体侧面开设有容纳推拉杆的置杆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无需推动纸箱时,将推拉杆置于置杆槽中,减少纸箱整体的占地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成列的饮品盒底部设置上推组件,在饮品盒顶部对应的箱盖上开设单独的取放口,随着顶层饮品盒的不断拿取,低层的饮品盒不断被上推至取放口处,使用者直接从取样口处拿取饮品盒,无需观察箱体低层,也无需伸入箱体底部拿取饮品盒,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箱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藏箱体体现分隔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置轮槽;111、移动轮;12、置杆槽;121、推拉杆;13、观察窗;131、密封板;14、箱口;15、加固板;16、插槽;2、箱盖;21、取放口;211、取放盖;22、插舌;3、上推组件;31、弹簧;32、推板;4、分隔板;5、饮品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使用方便的包装纸箱,如图2所示,包括箱口14朝上并覆盖有箱盖2的箱体1,箱体1内摆放有多列饮品盒5,每列饮品盒5正上方的箱盖2上开设有单独取放饮品盒5的取放口21,每列饮品盒5底部设置有上推组件3(参考图3)。

箱体1为箱口14朝上的长方体状,箱口14处覆盖有箱盖2。箱盖2为与箱口14相适配的长方体板状结构,一个长度边与箱口14的一个长度边连接,连接处设置有折痕。箱盖2与箱体1连接的相对边上设置有插舌22,箱体1顶端开设有与插舌22对应的插槽16。翻转箱盖2,将插舌22插于插槽16,即可实现箱盖2对箱体1箱口14的覆盖。

结合图3,箱体1内部放置有四列盛装饮品的饮品盒5,沿箱口14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各放置两列。饮品盒5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盒状结构,长度方向与箱口14的长度方向一致。

每列饮品盒5正上方的箱盖2上均开设有取放口21,取放口21处覆盖有取放盖211。取放口21为长方形口,长度方向与箱口14的长度方向一致,取放口21的长宽分别大于饮品盒5水平截面的长宽,以便从取放口21取放饮品盒5。

箱体1内部底壁铺设有水平的加固板15,加固板15为长方体板,四周侧面与箱体1内部侧壁抵接,加固板15采用支撑强度较高的瓦楞纸板。

加固板15和每列饮品盒5底部设置有上推组件3,上推组件3包括承载成列的饮品盒5的推板32。推板3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板,位于对应饮品盒5正下方,长度方向与饮品盒5的长度方向相同,长宽分别与饮品盒5水平截面的长宽相同。

推板32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弹簧31,弹簧31的伸缩方向垂直于地面,顶端与对应推板32底面固接,底端与加固板15顶面固接。

弹簧31在饮品盒5的重力作用下呈收缩状态,打开取放盖211,从取放口21中取走饮品盒5,弹簧31受力减小,弹簧31伸长,并将剩余的饮品盒5上推至取放口21处。

结合图4,相邻饮品盒5列之间设置有分隔板4,分隔板4为竖直放置的长方体板,本实施例中的分隔板4设置有相互交叉并一体成型的两块,分别位于四列饮品之间的两条缝隙中。

饮品盒5移动过程中,受到分隔板4的引导作用和分隔作用,避免倾斜,也避免与相邻饮品盒5列发生干涉。

结合图1,箱体1面积较大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开设有观察饮品盒5列的观察窗13,观察窗13为长条状,长度方方向垂直于地面。每个侧面开设有两条观察窗13,分别对应两列饮品盒5。观察窗13处设置透明塑料材质的密封板131,在不影响观察的情况下,密封观察窗13,避免杂物由观察窗13进入箱体1内部。

箱体1底部四个边角处开设有置轮槽11,置轮槽11内安装有移动轮111,移动轮111的上部隐藏于置轮槽11中,移动轮111的轴线方向与箱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

箱体1的面积较小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推拉杆121,推拉杆121为弯形杆状,两端与箱体1侧面转动连接,转动轴线位于水平面内,推拉杆121的中间部分向下翻转至紧贴箱体1侧面。箱体1侧面开设有与推拉杆121相适配的置杆槽12,推拉杆121位于置杆槽12中。

抓取推拉杆121的中间部分,上翻推拉杆121,将推拉杆121从置杆槽12中取出,铁佛能够供推拉杆121推动纸箱,加之移动轮111的设置,便于纸箱的移动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抓取推拉杆121,将纸箱移动至需要位置,然后,将推拉杆121置于置杆槽12中,以减少纸箱占地面积。需要拿取饮品盒5时,仅需打开某一列饮品盒5对应的取放盖211,由取放口21拿取最顶层的饮品盒5,之后,弹簧31伸长,推动成列的饮品盒5向上运动,将低层的饮品盒5上推至箱口14处,随着饮品盒5的不断拿取,低层的饮品盒5不断被上推至取放口21处,使用者无需观察箱体1低层,也无需伸入箱体1底部拿取饮品盒5,使用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