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车用垃圾箱上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7333发布日期:2018-09-14 23:3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车用垃圾箱上箱机构。



背景技术:

垃圾车是一种用于专门用于市政环卫部门运送各种垃圾的一种专用车辆。种类分为:压缩式垃圾车、摆臂式垃圾车、勾臂式垃圾车、挂箱式垃圾车等。垃圾车主要是运载生活垃圾,亦可运输灰,砂,石,土等散装建筑材料,也可以在矿山或煤建中送矿石或煤。

垃圾车通常和设置在社区各处的垃圾箱配合使用,垃圾车收集垃圾时需要通过上箱机构将垃圾箱升举到垃圾车的车厢的开口处,然后翻转垃圾箱将垃圾倒入车厢内。然而,现有的垃圾箱通常都设置有箱盖。在垃圾箱翻转的过程中,箱盖会阻挡垃圾倒入车厢,造成垃圾箱内垃圾倾倒不完全,有时甚至会损坏垃圾箱的箱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在垃圾箱翻转的过程中,箱盖会阻挡垃圾倒入车厢,造成垃圾箱内垃圾倾倒不完全,有时甚至会损坏垃圾箱的箱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车用垃圾箱上箱机构,其目的在于:在垃圾箱上箱和在车厢顶部翻转的过程中维持垃圾箱的箱盖打开,从而避免垃圾倾倒不完或损坏垃圾箱的箱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车用垃圾箱上箱机构,包括车厢开口和上箱机构安装部,上箱机构安装部的上部位于车厢开口的侧面。还包括滑动机构和挂箱架,所述上箱机构安装部两侧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机构上设置有与滑动槽配合的凸块,滑动机构两个侧面的下部分别通过一个油缸Ⅰ与上箱机构安装部连接;挂箱架上部铰接在滑动机构上,挂箱架和滑动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油缸Ⅱ。滑动机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油缸Ⅲ,油缸Ⅲ的缸体铰接在滑动机构上。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挂箱架将垃圾箱挂在滑动机构上,滑动机构在油缸Ⅰ的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在滑动机构沿滑动槽滑动到上箱机构安装部的顶部时,油缸Ⅱ支撑挂箱架转动,从而将垃圾箱翻动向车厢开口中倒垃圾。在垃圾箱翻动的过程中,油缸Ⅲ同步顶出顶住垃圾箱的箱盖,从而帮助箱盖翻开,同时避免在垃圾箱翻转的过程中箱盖落下盖回,从而避免垃圾倾倒不完或损坏垃圾箱的箱盖。

优选的,挂箱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的末端均向下弯折,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分别设置有两个。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可贯通垃圾箱上相匹配的挂接部位。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的末端均向下弯折,这样在垃圾箱翻转后,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的末端转而向上弯折形成挂钩,从而使得垃圾箱在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上挂得更牢固,防止垃圾箱脱离挂箱架。

进一步优选的,滑动机构的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凹陷部位,凹陷部位的形状为矩形,凹陷部位位于滑动机构上部的一角并且在滑动机构上有下部的和侧面的两条边缘,所述凹陷部位的下部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朝向上挂箱杆,所述凹陷部位的侧面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朝向车厢开口,油缸Ⅲ的缸体与滑动机构的铰接处位于所述凹陷部位内。

采用该优选方案后,油缸Ⅲ可以在凹陷部位限定的空间内转动。在垃圾箱翻转前,油缸Ⅲ靠在凹陷部位的下部的边缘上,此时油缸Ⅲ的活塞杆伸出时恰好可以顶开垃圾箱的箱盖,帮助垃圾箱的箱盖翻开。在垃圾箱翻转后,油缸Ⅲ跟随垃圾的翻转,在转动到凹陷部位的侧面的边缘时保持该位置,此时活塞杆仍然顶住垃圾箱的箱盖,阻止箱盖落下阻碍垃圾箱中的垃圾倒出。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和油缸Ⅱ的数量各为两个,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油缸Ⅱ的活塞杆上,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上挂箱杆上,所述油缸Ⅱ的缸体连接在滑动机构的中部。采用该优选方案后,在垃圾箱未翻转的初始位置,油缸Ⅱ的活塞杆为收缩状态,此时连接杆与活塞杆基本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垃圾箱需要翻转时,油缸Ⅱ的活塞杆顶出带动连接杆顶起挂箱架,由于连接杆两端铰接,因而可以带动挂箱架转动,从而使垃圾箱翻转。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垃圾箱,垃圾箱上设置有箱盖,箱盖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槽。垃圾箱侧面设置有挂耳Ⅰ和挂耳Ⅱ,挂耳Ⅰ和挂耳Ⅱ之间的高度差与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之间的距离匹配,两个上挂箱杆之间和两个下挂箱杆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与垃圾箱的宽度匹配。该优选方案中的垃圾箱配置有与上挂箱杆、下挂箱杆和油缸Ⅲ相匹配的部位,从而方便将垃圾箱固定在挂箱架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垃圾箱翻动的过程中,油缸Ⅲ同步顶出顶住垃圾箱的箱盖,从而帮助箱盖翻开,同时避免在垃圾箱翻转的过程中箱盖落下盖回,从而避免垃圾倾倒不完或损坏垃圾箱的箱盖。

2.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的末端均向下弯折,这样在垃圾箱翻转后,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的末端转而向上弯折形成挂钩,从而使得垃圾箱在上挂箱杆和下挂箱杆上挂得更牢固,防止垃圾箱脱离挂箱架。

3.油缸Ⅲ可以在滑动机构的凹陷部位限定的空间内转动。通过凹陷部位限制油缸Ⅲ的活塞杆伸出的方向。

4.通过设置连接杆,使得挂箱架可以转动,而油缸Ⅱ不需要转动。

5.垃圾箱配置有与上挂箱杆、下挂箱杆和油缸Ⅲ相匹配的部位,从而方便将垃圾箱固定在挂箱架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垃圾车用垃圾箱上箱机构,包括车厢开口和上箱机构安装部7,上箱机构安装部7的上部位于车厢开口的侧面。车厢开口位于垃圾车的尾部的上方。上箱机构安装部7可以设置在垃圾车的尾部,也可以设置在垃圾车尾部的侧面。还包括滑动机构4和挂箱架1,所述上箱机构安装部7两侧设置有滑动槽8,滑动机构4上设置有与滑动槽8配合的凸块,该结构使得滑动机构4可以沿滑动槽8在上箱机构安装部7上实现升降滑动。滑动机构4两个侧面的下部分别通过一个油缸Ⅰ6与上箱机构安装部7连接。挂箱架1上部铰接在滑动机构4上,挂箱架1和滑动机构4之间还设置有油缸Ⅱ3。滑动机构4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油缸Ⅲ5,油缸Ⅲ5的缸体铰接在滑动机构4上。

挂箱架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挂箱杆11和下挂箱杆12,上挂箱杆11和下挂箱杆12的末端均向下弯折,上挂箱杆11和下挂箱杆12分别设置有两个。

进行垃圾箱上箱时,通过挂箱架1将垃圾箱挂在滑动机构4上。在滑动机构4沿滑动槽8滑动到上箱机构安装部7的顶部时,油缸Ⅱ3支撑挂箱架1转动,从而将垃圾箱翻动向车厢开口中倒垃圾。在垃圾箱翻动的过程中,油缸Ⅲ5同步顶出顶住垃圾箱的箱盖,从而帮助箱盖翻开,同时避免在垃圾箱翻转的过程中箱盖落下盖回,从而避免垃圾倾倒不完或损坏垃圾箱的箱盖。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滑动机构4的两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凹陷部位,凹陷部位的形状为矩形,凹陷部位位于滑动机构4上部的一角并且在滑动机构4上有下部的和侧面的两条边缘,所述凹陷部位的下部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朝向上挂箱杆11,所述凹陷部位的侧面的边缘的延伸方向朝向车厢开口,油缸Ⅲ5的缸体与滑动机构4的铰接处位于所述凹陷部位内。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配套的垃圾箱9,其结构如图2所示。垃圾箱9上设置有箱盖91,箱盖91的侧面设置有支撑槽92。支撑槽92可以是一个盲孔,盲孔开口较大并且与油缸Ⅲ5的活塞杆末端匹配,当油缸Ⅲ5跟随挂箱架1翻转时油缸Ⅲ5的活塞杆可以相对盲孔以盲孔为中心摆动,从而实现持续对垃圾箱的箱盖提供支撑。垃圾箱9侧面设置有挂耳Ⅰ93和挂耳Ⅱ94,挂耳Ⅰ93和挂耳Ⅱ94之间的高度差与上挂箱杆11和下挂箱杆12之间的距离匹配,两个上挂箱杆11之间和两个下挂箱杆12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与垃圾箱9的宽度匹配。

油缸Ⅲ5可以在凹陷部位限定的空间内转动。在垃圾箱9翻转前,油缸Ⅲ5靠在凹陷部位的下部的边缘上,此时油缸Ⅲ5的活塞杆伸出时恰好可以伸入支撑槽92顶开垃圾箱9的箱盖91,帮助垃圾箱9的箱盖91翻开。在垃圾箱9翻转后,油缸Ⅲ5跟随垃圾的翻转,在转动到凹陷部位的侧面的边缘时保持该位置,此时活塞杆仍然顶住垃圾箱9的箱盖91,阻止箱盖91落下阻碍垃圾箱9中的垃圾倒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和油缸Ⅱ3的数量各为两个,连接杆2的一端铰接在油缸Ⅱ3的活塞杆上,连接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上挂箱杆11上,所述油缸Ⅱ3的缸体连接在滑动机构4的中部。在垃圾箱未翻转的初始位置,油缸Ⅱ3的活塞杆为收缩状态,此时连接杆2与活塞杆3基本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垃圾箱需要翻转时,油缸Ⅱ3的活塞杆顶出带动连接杆2顶起挂箱架1,由于连接杆2两端铰接,因而可以带动挂箱架1转动,从而使垃圾箱翻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