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290发布日期:2018-10-16 19: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检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厂家在线缆生产时,需要随机取样,将样品送至专业的检测机构对线缆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当各项指标合格后,同批次的线缆才能出厂销售。

目前,线缆在检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取样和收样,一般的线缆缠绕在收线辊上,不方便线缆的取样和收样,这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载物板,载物板为椭圆形结构,载物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侧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底部设有连接通道,限位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有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置物通道,第一置物通道与限位筒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连接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固定有刀片,所述载物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凹槽,凹槽与刀片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第二置物通道,第二置物通道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端顶部设有位于载物板下方的载物盒,挡板远离载物盒的一端设有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载物盒为敞口结构,载物盒的内滑动连接有收样盒和废料收集盒。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闯过第一支撑板并固定于载物板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载物板、限位筒、压板、液压缸、连接板、刀片、载物盒、收样盒、驱动电机和凹槽的设计便于对线缆进行取样处理,通过挡板、载物盒和收样盒的设计方便取样后线缆的收集;

2、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捷,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满足了人们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中载物板和收样盒的位置关系主视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载物板、5限位筒、6压板、7液压缸、8连接板、9第一置物通道、10刀片、11挡板、12载物盒、13收样盒、14驱动电机、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高效型收样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载物板4,载物板4为椭圆形结构,载物板4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侧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筒5,限位筒5的底部设有连接通道,限位筒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板6,第二支撑板3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壁上安装有液压缸7,液压缸7的输出端固定有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置物通道9,第一置物通道9与限位筒5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连接板8靠近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壁上固定有刀片10,载物板4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凹槽15,凹槽15与刀片10相适配,第一支撑板2的侧壁上设有位于第二置物通道,第二置物通道内滑动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一端顶部设有位于载物板4下方的载物盒12,挡板远离载物盒12的一端设有定位销,载物盒12为敞口结构,载物盒12的内滑动连接有收样盒13和废料收集盒,第一支撑板2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闯过第一支撑板2并固定于载物板4的侧壁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样品线缆的一端穿过连接通道并置于限位筒5的内部,转动压板6使线缆的一端固定于一个限位筒5内,驱动电机14工作使载物板4转动,线缆缠绕于两个限位筒5外部,一端时间后驱动电机14停止工作,使载物板4处于水平状态,将挡板11一端穿过第二置物通道,通过定位销将挡板固定,同时挡板11顶部另一端的载物盒12移动至载物板4正下方,液压缸7工作,连接板8带动刀片10朝载物板4一侧移动,刀片对线缆切割后移动至凹槽15内,切割后的线缆掉落至载物盒11上的收样盒13内,完成对线缆的取样和收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