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8115发布日期:2019-01-02 22:5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机本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组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机本体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提升机是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大型机械设备,如矿井提升机、过坝提升机等。广义地说,电梯、天车、卷扬、稳车、吊车、启闭机等均可称为提升机。提升机一般指功率较大、提升能力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通过动力机械拖动柔性件钢丝绳及所运输的货物上下运动完成运输过程,钢丝绳是起重机械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主要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光面钢丝绳等等。目前的提升架输送链受力不平衡导致能源消耗增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提升机本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机本体,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升机提升过程中输送链受力不平衡导致能源消耗增加,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提升机本体,包括提升架、壳体、上进料口、下进料口、电动机、减速机、转动辊子、齿轮盘、链轮,所述提升架的外面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上进料口,所述上进料口在提升架的左侧,所述壳体上设下进料口,所述下进料口安装在提升架的右侧,所述下进料口在上进料口的下方,所述上进料口到提升架最底端的直线距离与下进料口到提升架的最顶端的直线距离相等,所述电动机包括上电动机和下电动机,所述提升架的上方连接有上电动机,所述提升架的下方连接有下电动机,所述减速机包括上减速机和下减速机,所述上电动机上连接有上减速机,所述下电动机上连接有下减速机,所述转动辊子包括上转动辊子和下转动辊子,所述上减速机上连接有上转动辊子,所述下减速机上连接有下转动辊子,所述转动辊子上连接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之间连接有链轮。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架与水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升机本体,结构合理,上进料口到提升架最底端的直线距离与下进料口到提升架的最顶端的直线距离相等,两侧的输送链受力平衡,降低动力的消耗,节省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提升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升机本体的左视图。

图中:1-提升架、2-壳体、3-上进料口、4-下进料口、5-电动机、6-减速机、7-转动辊子、8-齿轮盘、9-链轮、51-上电动机、52-下电动机、61-上减速机、62-下减速机、71-上转动辊子、72-下转动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机本体,包括提升架1、壳体2、上进料口3、下进料口4、电动机5、减速机6、转动辊子7、齿轮盘8、链轮9,所述提升架1的外面安装有壳体2,所述壳体2上设有上进料口3,所述上进料口3在提升架1的左侧,所述壳体2上设下进料口4,所述下进料口4安装在提升架1的右侧,所述下进料口4在上进料口3的下方,所述上进料口3到提升架1最底端的直线距离与下进料口4到提升架1的最顶端的直线距离相等,所述电动机5包括上电动机51和下电动机52,所述提升架1的上方连接有上电动机51,所述提升架1的下方连接有下电动机52,所述减速机6包括上减速机61和下减速机62,所述上电动机51上连接有上减速机61,所述下电动机52上连接有下减速机62,所述转动辊子7包括上转动辊子71和下转动辊子72,所述上减速机61上连接有上转动辊子71,所述下减速机62上连接有下转动辊子72,所述转动辊子72上连接有齿轮盘8,所述齿轮盘8之间连接有链轮9,所述电动机5为三相异步电机,所述提升架1与水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本体在工作过程中,提升架1、壳体2、上进料口3、下进料口4、电动机5、减速机6、转动辊子7、齿轮盘8、链轮9构成了提升机本体,提升架1的外面安装有壳体2,壳体2上设有上进料口3,上进料口3在提升架1的左侧,壳体2上设下进料口4,下进料口4安装在提升架1的右侧,下进料口4在上进料口3的下方,上进料口3到提升架1最底端的直线距离与下进料口4到提升架1的最顶端的直线距离相等,电动机5包括上电动机51和下电动机52,提升架1的上方连接有上电动机51,提升架1的下方连接有下电动机52,减速机6包括上减速机61和下减速机62,上电动机51上连接有上减速机61,下电动机52上连接有下减速机62,转动辊子7包括上转动辊子71和下转动辊子72,上减速机61上连接有上转动辊子71,下减速机62上连接有下转动辊子72,转动辊子72上连接有齿轮盘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