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480发布日期:2018-11-09 20:1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一种连铸坯吊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



背景技术:

连铸坯是常规热连轧板材生产的原料,外形为板型长方体,其长度一般为4000mm到12000mm、宽度为800mm到2250mm、厚度一般为200mm左右。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约1400℃的钢水通过连铸机,被浇铸成温度约800℃的连铸坯,这些连铸坯生产完毕后,通常按照逐块上下层叠方式,被放置到板坯库进行冷却,当铸坯温度下降至50℃左右后,由质量检验员对铸坯质量进行检验,判断铸坯是否合格。而在此冷却过程中,部分铸坯由于上下表面温度变化不均,铸坯内部产生温度变形应力,沿铸坯长度方向上会产生轻微挠曲变形,形成铸坯两端轻微下垂的现象,生产中将该现象的连铸坯称为“叩头坯”。叩头坯对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连铸坯在辊道传输过程中,低垂的端部会撞击辊道,对辊道和基础造成力学冲击,破坏输送设备。二、传输过程中端部叩头部位会剐蹭辊道,会在铸坯下表面留下撞击或剐蹭痕迹,这些缺陷会一直遗传到成品中,影响产品表面质量和产品外观。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叩头坯的有效措施是对叩头坯进行翻坯作业,通俗的说就是把铸坯翻个面,翻坯后可以有效解决了以上由于叩头坯对生产的影响。即便连铸坯没有叩头,对部分下表面存在质量缺陷的连铸坯,同样需要需要翻坯作业后再进行表面处理,因此翻坯作业在热连轧轧钢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业过程。现有翻坯方法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启动翻钢机,该过程需要大概20分钟。其次使用天车将预翻坯的铸坯吊运至翻钢机上。第三、铸坯放置到翻钢机后,操作面板按钮,将翻钢机的两个托臂A、B同时抬起至垂直位置。第四、将没有板坯一侧托臂B向回翻转一定角度。第五、将带有板坯一侧托臂A继续向前翻转,此时板坯会离开托臂A倒向托臂B。第六、分别操作托臂A、B回退至起始位,完成翻钢作业。

现有翻坯方法主要存在如下缺陷:一、成本较高,翻坯作业过程必须依赖于专用设备“翻钢机”,建造一台40吨重翻钢机成本在80万左右,后期维护费用每年约20万元。二、操作步骤繁琐,翻坯耗时长,效率低,平均完成一次翻坯作业需要约30分钟。三、独立性差,能否进行翻坯作业,对设备的依赖程度高,如果翻钢机出现故障不能使用,则不能进行翻坯作业。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的连铸坯翻坯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的连铸坯翻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包括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相交设置以形成一翻转角,所述翻转角的夹角度数为90度以上;

所述翻转角的延长线均与吊运装置相连,所述吊运装置升降以带动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沿所述翻转角的顶点线旋转;

使用时,连铸坯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吊运装置上升带动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旋转,当连铸坯翻转到直立状态时,在翻转角的作用下,所述连铸坯倒向所述第二承载面,此时吊运装置下降带动所述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继续旋转以完成连铸坯的翻坯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面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承载面包括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分别位于所述翻转角延长线的端部;所述吊运装置通过吊绳与所述第一侧边及所述第二侧边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吊绳包括与第一侧边相连的第一吊绳,以及与第二侧边相连的第二吊绳,所述第一吊绳与所述第二吊绳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吊绳及所述第二吊绳同时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吊具设置翻转角的夹角度数为90至135度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如上所述的连铸坯翻坯吊具的翻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吊具放置,将所述吊具配置于一翻坯区域内,且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翻坯区域的表面平行设置;

连铸坯放置,将所述连铸坯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上,且所述连铸坯的较长的边角与所述翻转角匹配设置;

连铸坯翻转,将所述吊具与所述吊运装置的吊钩相连,所述吊钩上升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面上的连铸坯逐渐抬起至直立状态,当所述连铸坯的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时,所述连铸坯开始向所述第二承载面倾斜,此时所述吊钩下降以完成连铸坯的翻坯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设置翻坯区域步骤,根据连铸坯长度及宽度设置翻坯区域,且所述翻坯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连铸坯的长度,以及所述翻坯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连铸坯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设置翻坯区域步骤中,所述翻坯区域的长度为所述连铸坯长度的1.5倍;所述翻坯区域宽度为所述连铸坯宽度的2.5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承载面的长度为所述铸坯长度的三分之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铸坯放置步骤中,所述连铸坯的长度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侧边的中心线重合,且误差控制在±100mm以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铸坯翻转步骤中,所述吊钩初始上升速度控制在100-200mm/s,当连铸坯表面与所述翻坯区域表面的夹角在75-90度之间时,所述吊钩上升速度降为50-100mm/s。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连铸坯翻转步骤中,当所述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表面的夹角大于90度时,所述连铸坯由第一承载面向第二承载面倾斜,此时所述吊钩停止上升,开始以100-200mm/s速度下降,当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表面的夹角小于20度后,下降速度降低为50-100mm/s。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及其翻坯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合翻坯作业过程的力学特点,使用了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思维,从吊具和作业过程两个维度,对翻坯作业进行了优化,即减少了该作业过程的成本投资,提高了作业效率由增加了便利性,使翻坯作业从原来的依赖于专用设备,变革为简单的只要有场地和起吊设备便可进行。本实用新型不仅成本较为低廉,而且使用快捷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整体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子吊具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放置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连铸坯放置于吊具上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连铸坯倒向第二承载面侧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整体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子吊具的右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放置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连铸坯放置于吊具上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的连铸坯倒向第二承载面侧视的示意图。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1,包括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12,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12相交设置以形成一翻转角13,翻转角13的夹角度数为90度以上;翻转角13的延长线均与吊运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吊运装置升降以带动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沿12翻转角的顶点线旋转;使用时,连铸坯放置于第一承载面11上,吊运装置上升带动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12旋转,当连铸坯翻转到直立状态时,在翻转角13的作用下,连铸坯倒向第二承载面12,此时吊运装置下降带动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12继续旋转以完成连铸坯的翻坯工作。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铸坯吊具1可以由子吊具14构成,两个子吊具14对称设置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连铸坯吊具1,并且在两个子吊具14之间可以连接设置有定距杆15,用以确定两个子吊具14之间距离,定距杆15的的长度可以根据连铸坯的长度对应的调整,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连铸坯,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的范围,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如图2及图3所示,子吊具14可以采用概呈L型杆状结构,两个子吊具14并列设置,其两个拐角处共同形成了翻转角13;两个子吊具14的竖杆141共同构成了第一承载面11,并且定距杆15也可以连接于两个子吊具14的竖杆上,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两个子吊具的14的横杆142可以共同构成第二承载面12。进一步的,该两个横杆142之间需要设置有定距杆,本发明并不限制定距杆15的具体数量,杆距长度为铸坯长度大于铸坯长度三分之二,其位于两个子吊具14之间即可,其作用是支撑两个子吊具,保证在吊起过程中,子吊具不向内滑移,收拢,影响起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定距杆15的具体数量及其具体的设置位置,杆距长度可以为铸坯长度三分之二,只要其位于两个子吊具14之间即可,例如在一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子吊具14的拐角处也可以连接有定距杆。本实用新型的连铸坯吊具通过设置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并且使两个承载面之间具有一翻转角,配合吊运装置即可以实现连铸坯的翻坯作业,其不仅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非常低廉;而且其由于不需要预先启动,随时可以进行翻坯作业,使用起来极其的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子吊具14上还设置有定距孔143以及定位销144,定距杆15的端部可以伸入定距孔143的内部,定位销144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设置于定距孔143的侧面,并且其可以从侧面顶抵定距杆15的端部,以将定距杆15定位于定距孔143内。当然定距杆15并非必须采用上述定位方式,例如在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定距杆15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与子吊具14活动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其具体的连接方式。采用上述子吊具与定距杆活动连接的设置,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对应不同规格的连铸坯时,只需要切换不同规格的定距杆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吊具,其不仅可以降低使用成本,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快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子吊具14也可以采用板状结构,两个子吊具14可以采用相交的方式连接,即可以将两个子吊具的两条边相边以构成翻转角13,第一承载面11及第二承载面12分别形成于两个子吊具14上。由此可知子吊具可以具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子吊具的具体结构,只要其可以使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相连,并且可以形成翻转角即可。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以上所述的各种技术特征按照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组合以构成新的技术方案,或者进行其它改动,而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11包括第一侧边111,第二承载面12包括第二侧边121,第一侧边111及第二侧边121分别位于翻转角延长线的端部;吊运装置通过吊绳与第一侧边111及第二侧边121相连。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侧边111可以是由两个子吊具14的竖杆141的端部构成,吊绳(图中未示出)可以通过竖杆141端部的吊孔1411相连;第二侧边121可以是由两个子吊具14的横杆142的端部构成,其同样可以由横杆142端孔的吊孔1421与吊绳相连,上述吊绳均与吊运装置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吊绳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连接方式及位置,例如在一其它实施方式中,其也可以采用卡接或焊接的方式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连,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吊绳的具体类型以及与两个子吊具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行情况自行选择。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吊绳16包括与第一侧边111相连的第一吊绳161,以及与第二侧边121相连的第二吊绳162,第一吊绳161与第二吊绳162的长度相同,且第一吊绳161及第二吊绳162同时升降。结合参照图4至图6,第一吊绳161与第二吊绳162可以采用相同类型吊绳,具体来说其可以是一链条。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吊绳161可以采用一整根链条制成,其两端可以别连接于第一侧边111上,其中部位置可以与吊运装置的吊钩相连。第二吊绳162可以采用与第一吊绳161完全相同类型及设置方式,于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吊绳的具体类型及具体设置方式,例如在一其它实施例中,吊绳也可以是由钢丝绳制成,并且采用连接件的方式与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相连,因此吊绳具有多种变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吊具翻转角13的设置夹角度数为90至135度之间。结合参照图2及图3所示,翻转角13夹角应该为大于90度并且小于135度,其设置不同的数据范围主要是为了便于不同厚度的连铸坯均能实现翻坯作业,例如当连铸坯的厚度较小时,翻转角的角度可以是100度;而当连铸坯较厚时可以使翻转角的角度为125度。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角度并非越好越好,如果翻转角较大时,例如超过135度达到150度时,会造成连铸坯在翻转时会快速倒向第二承载面,第二承载面会瞬间承受较大的压力,给翻坯作业带会危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连铸坯翻坯吊具的翻坯方法,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吊具放置,将吊具配置于一翻坯区域内,且第一承载面与翻坯区域的表面平行设置;

连铸坯放置,将连铸坯放置于第一承载面上,且连铸坯的较长的边角与翻转角匹配设置;

连铸坯翻转,将具与所吊运装置的吊钩相连,吊钩上升以带动第一承载面上的连铸坯逐渐抬起至直立状态,当连铸坯的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时,连铸坯开始向第二承载面倾斜,此时吊钩下降以完成连铸坯的翻坯作业。

如图4所示,首先可以将吊具1放置于一翻转区域2内,吊具1的第一承载面11可以与翻坯区域2的表面21平行设置,该翻坯区域2具体来说可以设置于一地面上,使第一承载面11与表面21平行,主要是为了便于放置连铸坯,而使连铸坯可以平稳的放置于第一承载面上,因此第一承载面11与表面21可以并非绝对平行,其也可以具有一定角度,只要不影响连铸坯的放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承载面12首先放置于翻坯区域2上,然后将连铸坯首先放置于第二承载面12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将连铸坯首先放置于哪个承载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选择。另外为了使连铸坯翻转更加方便,第一承载面及第二承载面的部分也可以是由吊绳构成,即连铸坯的部分也可以放置于吊绳上,采用上述设置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符合力学理,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省时省力。

参照图5所示,连铸坯放置,将连铸坯3放置于第一承载面11上,且连铸坯3的较长的边角31与翻转角13匹配设置,连铸坯3放置好以后可以执行连铸坯翻转步骤。

结合参照图4至图6,在连铸坯翻转步骤,将吊具1与吊运装置的吊钩相连,吊钩上升以带动第一承载面11上的连铸坯逐渐抬起至直立状态(如图6所示),当连铸坯3的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90度时,连铸坯开始向第二承载面倾斜,如图6中所示的连铸坯3已经完倒在了第二承载面12上,此时直立的连铸坯底面与第二承载面接触,而其顶面的边角则靠设于吊绳上,然后通过吊钩下降就可以完成连铸坯的翻坯作业。需要说明是,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本实施方式中仅将第一承载面作为初始承载连铸坯的承载面进行说明,但实际操作中,第二承载面也可以作为初始承载面来使用,其具体的翻坯方法与第一承载面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翻坯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翻坯区域步骤,根据连铸坯3长度及宽度设置翻坯区域2,且翻坯区域2的长度大于连铸坯3的长度,以及翻坯区域2的宽度大于连铸坯3的宽度。如图4所法,翻坯区域可以设置一工作面上,该工作面可以为一地面,将翻坯区域2的面积大于连铸坯的面积,并且其长度大于连铸坯的长度,而其宽度同样大于连铸坯的宽度。设置翻坯区域可以通过在该区域的边缘设置有警戒线,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翻坯作业的安全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翻坯区域步骤中,翻坯区域2的长度为连铸坯长度的1.5倍;翻坯区域宽度为连铸坯宽度的2.5倍。结合参照图4及图5所示,可以将连铸坯3的长度设定为a,其宽度设定为b;翻坯区域2的长度则可以设置为1.5a,而翻坯区域2的宽度则可以设置为2.5b。采用上述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翻坯作业过程中,连铸坯始终位于该翻坯区域内,以进一步确保翻坯作业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并不限定翻坯区域与连铸坯的具体比例,但是其最小值不能小于上述比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上述翻坯区域面积设置的更大,所以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两者具体的比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况进行选择。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11的宽度为翻坯区域2宽度的五分之一,第一侧边111与翻坯区域2的较长的边重合设置。如图4所示,当根据连铸坯3的大小设置好翻坯区域2之后,第一承载面11的宽度即可以设置为翻坯区域2宽度的五分之一,而其第一侧边111要与翻坯区域2较长的边重合,以便于放置连铸坯2,第一侧边111的长度可以与翻坯区域2的较长的边相等,或者小于翻坯区域较长的边,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其具体的长度,其主要可以根据连铸坯的质量来进行确定。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符合力学原理,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省时省力;另外由于连铸坯部分承载于吊绳上,使力不直接作用于吊绳与吊具的接合处上,可以有效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连铸坯翻转后,由于吊绳的原因使得连铸坯可以更加平衡的下降并放置在翻坯区域内,并且最终完成翻坯作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于连铸坯放置步骤中,连铸坯3的长度中心线与第一侧边111的中心线重合,且误差控制在±100mm以内。当第一侧边111的长度小翻坯区域的长度时,即第一侧边111的长度也小于连铸坏的长度时,则可以将连铸坯3的长度中心线与第一侧边111的中心线重合,以避免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可以进一步确保翻坯作业的安全性。

参考图4至图6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连铸坯翻转步骤中,吊钩初始上升速度控制在100-200mm/s,当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表面的夹角在75-90度之间时,吊钩上升速度降为50-100mm/s。吊钩初始上升过程中,其主是连铸上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不会出行任何危险,因此可以将上升速度控制在100-200mm/s之间;当连铸坯接近直立时,即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的表面夹角在75至90度之间时,为了避免连铸坯过早的倒向第二承载面上,因此可以将上升速度降低至50-100mm/s,采用该控制方法,可以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翻坯作业的安全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在连铸坯翻转步骤中,当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表面的夹角大于90度时,连铸坯由第一承载面向第二承载面倾斜,此时吊钩停止上升,开始以100-200mm/s速度下降,当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表面的夹角小于20度后,下降速度降低为50-100mm/s。吊钩不断上升过程中,当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表面夹角大于90后,连铸坯在翻转角度的作用下会由第一承载面向第二承载面倾斜,此时连铸坯概呈直立状态,其底面直接与第二承载面接触,其顶面的边角靠设于与第二侧边相边的吊绳上,连铸坯可以在柔性吊绳的作用下匀速下降,最终以完成翻坯作业。在控制吊钩进行下降过程中,下降过程中的速度控制与上升时控制逻辑正好相反,即初始下降时,可以将下降速度设置为100-200mm/s,而当连铸坯表面与翻坯区域的表面夹角小于20度后,即连铸即将放置于翻坯区域的表面上,此时可以将下降速度控制为50-100mm/s,并以此速度完成连铸坯的翻坯作业。采用该控制方式,即可以在确保连铸坯翻坯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铸坯翻坯吊具及其翻坯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合翻坯作业过程的力学特点,使用了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思维,从吊具和作业过程两个维度,对翻坯作业进行了优化,即减少了该作业过程的成本投资,提高了作业效率由增加了便利性,使翻坯作业从原来的依赖于专用设备,变革为简单的只要有场地和起吊设备便可进行。本实用新型不仅成本较为低廉,而且使用快捷方便,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这里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每个实施例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例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尽管已经参照某些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范畴的前提下,可以对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因此,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及其等价的结构和方案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