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钉卯点机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0548发布日期:2019-01-04 23:2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钉卯点机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钉卯点机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厂生产的棒材在出厂前,需要使用焊钉将记录有棒材生产信息的标签焊挂在成捆棒材的端面,作为产品的质量证明和防伪标识。标签一般为长方形,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种,上面留有圆孔供焊钉穿过。

焊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未完全成品的焊钉放入卯点机内进行卯点,以便于能够使焊钉挂住标签。但是将焊钉放入卯点机的传统做法是用铁锹将焊钉铲入卯点机中。然而卯点机的进料口往往都是在卯点机上部,这样向卯点机中加入焊钉的过程耗时耗力,严重降低了卯点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钉卯点机用上料装置,其优点是该卯点机用上料装置能够快速的向卯点机进行投料,方便快捷,节省大量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焊钉卯点机用上料装置,包括支座以及位于支座上的上料箱,还包括用于带动上料箱在地面和卯点机的进料口之间来回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承托上料箱且形状为U型的升降板以及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上料箱的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轴远离上料箱的一端插入升降板的两侧壁并与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料箱绕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上料箱上下移动。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料箱的开口向卯点机的进料口一侧翻转,从而将上料箱中的焊钉倒入卯点机的进料口内。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只需将焊钉倒入上料箱中,并控制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即可将焊钉投入卯点机中,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且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其中第一电动推杆能够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而升降板能够在第一电动推杆的带动下,带动上料箱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升降板竖起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的电动机、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链轮、与靠近电动机的转轴的周侧固定连接的从链轮以及套接在主链轮和从链轮外侧的链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能够带动主链轮转动。链条能够将主链轮的转动传递给从链轮,带动从链轮转动。从链轮能够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上料箱转动,使上料箱中的焊钉倒入卯点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链轮和从链轮之间设置有与升降板转动连接且与链条啮合的张紧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轮能够使套在主链轮和从链轮上的链条处于张紧的状态,从而使得链条能够更顺畅的带动从链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与升降板的侧壁接触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的侧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的插入滑槽内并通过滑槽与升降板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架与上料箱滑移连接能够使第一电动推杆更顺畅、稳定的带动上料箱上下移动,防止升降板在带动上料箱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板随上料箱晃动,从而降低了该上料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转动的第一行程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行程开关能够在上料箱位于卯点机的进料口的上方时,控制电动机转动,使驱动机构自行的带动上料箱转动,将上料箱里的焊钉倒入卯点机中,从而提高了该上料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的底面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第二行程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行程开关能够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防止上料箱翻转角度过大,使焊钉无法倒入卯点机的进料口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箱的开口处远离第二行程开关一侧边上设置有与上料箱铰接的翻板,所述翻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推动翻板转动的翻转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焊钉放入上料箱前,可将焊钉直接防止到翻板。翻转机构能够带动翻板绕上料箱的一边转动,从而将翻板上的焊钉倒入上料箱中,这样无需工作人员必须将焊钉放入上料箱中,增加了焊钉放入上料装置的范围,且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升降板两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推杆以及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且另一端与翻板铰接的连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推杆能够带动翻板绕上料箱的一边转动,而连杆能够使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一端相对翻板移动,从而使第二电动推杆能够更顺畅的带动翻板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上料装置设置有能够带动上料箱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使操作人员无需直接将焊钉抬送到高处,再将焊钉倒入卯点机中,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二、该上料装置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能够提高该上料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使得该上料装置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该上料装置在装料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为了体现驱动机构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上料装置在向卯点机投料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座;11、导向架;111、滑槽;112、第一行程开关;2、上料箱;21、转轴;22、翻板;3、升降机构;31、第一电动推杆;32、升降板;321、第二行程开关;4、驱动机构;41、主链轮;42、从链轮;43、链条;44、电动机;45、张紧轮;5、翻转机构;51、第二电动推杆;52、连杆;6、卯点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焊钉卯点机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座1、位于支座1上的上料箱2、位于支座1上且用于带动上料箱2在地面和卯点机6的进料口之间来回升降的升降机构3以及用于驱动上料箱2翻转的驱动机构4。

升降机构3包括用于承托上料箱2且形状为U型的升降板32以及带动升降板32上下移动的第一电动推杆31。其中,第一电动推杆31竖直位于升降板32的两侧,且第一电动推杆31的底座与支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1的伸缩杆的一端与升降板32两侧壁固定连接;上料箱2的两侧设置有转轴21,转轴21远离上料箱2的一端插入升降板32的两侧壁并与升降板32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4包括与升降板32竖起的一侧壁固定连接的电动机44、与电动机4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链轮41、与靠近电动机44的转轴21的周侧固定连接的从链轮42以及套接在主链轮41和从链轮42外侧的链条43。其中,电动机44的输出轴贯穿升降板32的侧壁;主链轮41和从链轮42之间设置有与升降板32转动连接且与链条43啮合的张紧轮45;主链轮41、从链轮42以及张紧轮45均位于升降板32的内侧。

支座1的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导向架11。其中,导向架11与升降板32的侧壁接触的位置竖直开设有燕尾型的滑槽111;升降板32的侧壁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通过滑槽111与导向架11滑移连接的导向凸起(图中未示出)。导向架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44转动的第一行程开关112。当上料箱2到达卯点机6的进料口上方时,第一行程开关112启动电动机44转动,使驱动机构4带动上料箱2绕转轴21向卯点机6的进料口的一侧翻转,将上料箱2内的焊钉倒入卯点机6内。

升降板32的底面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44停止转动第二行程开关321。在驱动机构4带动上料箱2转动并向卯点机6中倒料的过程中,当上料箱2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并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321时,第二行程开关321控制电动机44停止转动,防止上料箱2翻转角度过大,使焊钉无法倒入卯点机6的进料口中。

上料箱2的开口处远离第二行程开关321一侧边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弧型且与上料箱2铰接的翻板22。翻板2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推动翻板22转动的翻转机构5。翻转机构5包括两个分别与升降板32两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推杆51以及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51的伸缩杆铰接且另一端与翻板22铰接的连杆52。

工作过程:当需要向上料箱2中添加焊钉时,启动升降机构3,第一电动推杆31带动上料箱2向地面移动。当上料箱2位于导向架11的底部时,停止第一电动推杆31的伸缩杆的收缩。然后启动电动机44带动向上料箱2向远离卯点机6的一侧翻转四十五度至六十度中的任意角度。之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51,第二电动推杆51带动翻板22向远离卯点机6的一侧翻转并一端接触到地面。接着将地面上的焊钉铲到翻板22上。然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51带动翻板22向卯点机6的一侧翻转,从而将翻板22上的焊钉倒入上料箱2中。之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31,第一电动推杆31通过升降板32带动上料箱2向上移动。当上料箱2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112时,第一电动推杆31停止带动上料箱2上升。此时启动驱动机构4带动上料箱2向卯点机6的方向翻转,当上料箱2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并触碰到第二行程开关321时,第二行程开关321控制电动机44停止转动。当焊钉完全倒入卯点机6后,控制驱动机构4翻转上料箱2。在需要继续向卯点机6中倒入焊钉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