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213发布日期:2019-02-26 17:4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维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在每次发电机抽穿转子检修中,都需要先行拆除该挡风板,将重量300KG 左右挡风板通过多次倒换吊带葫芦挂点,通过多人配合抬移才能将其拆下或回装到位。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

1)耗费时间长:由于发电机汽端作业空间狭小,猫头吊与挡风板之间距离太小,无法悬挂葫芦,需要在基座本体上悬挂多个手拉葫芦配合,吊装时需要多次倒换吊带和葫芦的悬挂吊点位置,整个拆装过程占用关键路径时间约6 小时。

2)高质量风险容易损坏设备:挡风板和葫芦与汽端绝缘引水管距离较近,存在着非常大的误碰绝缘引水管的工作质量风险,一旦发生绝缘引水管损伤并需要更换,将直接影响大修关键路径延误120小时左右。

3)高风险作业人员易碰伤:采用旧挡风板拆装方式需多人配合抬移才能将挡风板移动到安装位置,挡风板重量在300KG左右,抬移时的工作安全风险极大,极易发生人员误碰误伤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耗费时间长、风险高、安全性能低等弊端的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包括导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至少一个吊装组件;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猫头吊以及手拉葫芦;所述猫头吊设置在所述导轨并可沿所述导轨上移动;所述手拉葫芦与所述猫头吊连接由所述猫头吊带动移动,

所述猫头吊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行走轮组件,以及安装所述行走轮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手拉葫芦连接,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两侧的两组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导轨上设有限制所述吊装组件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吊装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手拉葫芦包括滚轮、设置在所述滚轮上的链条、以及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挂钩;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猫头吊下方与所述猫头吊连接;所述链条绕设在所述滚轮上与所述挂钩连接以调节所述挂钩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挂钩的开口设有锁杆。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吊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第一吊装组件和第二吊装组件。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吊梁组件;所述吊梁组件与所述导轨连接以将所述导轨吊起。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吊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轨两端以吊起导轨的第一吊梁组件和第二吊梁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吊梁组件包括与所述导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用于悬挂的第一悬挂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悬挂件为一体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导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以承载所述导轨的第一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吊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轨连接且用于悬挂的第二悬挂件;所述第二悬挂件与所述导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悬挂件上设有以承载所述导轨的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悬挂件上设有防止导轨窜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轨之间设有限位螺栓,以将所述导轨卡紧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其通过在导轨上设置至少一个吊装组件,该吊装组件通过设置带有行走轮组件的猫头吊以及与该猫头吊安装板连接的手拉葫芦,从而使得该猫头吊可沿该导轨移动,进而可将该挡风板沿该导轨运送。该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优化厂家安装工序和工艺,降低安装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安装质量和安全性能,同时大幅优化挡风板安装工作的人力和工期,节约大修关键路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第一吊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中第二吊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该发电机挡风板可用于CNOC大修业务中QFSN-1100-4型发电机内挡风板拆装,其可在大修中可提高设备检修安全性,节约大修工期,节省人力成本。当然,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同结构、同类型发电机挡风板的吊装。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包括导轨11、至少一个吊装组件12;该导轨11可用于导向,该至少一个吊装组件12设置在该导轨 11上,可用于吊装发电机挡风板,并沿该导轨移动,将该发电机挡风板送至操作位置。

该导轨11,其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两侧分别开始有供该至少一个吊装组件12滑动的导向槽,该导向槽的长度与该导轨11的长度相适配,其底面光滑,便于该至少一个吊装组件12移动。该导轨11上设有限制该吊装组件12移动距离的第一限位块111和第二限位块11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限位块111和该第二限位块112分别设置在该导向槽的两端,该吊装组件12设置在该第一限位块111和该第二限位块112之间,以限制该吊装组件12在该第一限位块111和该第二限位块112之间移动。

该至少一个吊装组件12包括一个吊装组件、两个吊装组件或者多个吊装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至少一个吊装组件包括设置在该导轨11上的第一吊装组件和第二吊装组件;该第一吊装组件可用于吊装挡风板,该第二吊装组件可用于吊装其他构件,如:发电机静止风叶底座,以便于提高该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吊装范围。当然,可以理解地,该第二吊装组件也可以用于吊装挡风板。该第二吊装组件的尺寸大于该第一吊装组件,从而可在吊装并移动挡风板和吊装其他构件的同时,减小挡风板碰伤风险。

该吊装组件12包括猫头吊121以及手拉葫芦122;该猫头吊121设置在该导轨11上,其可沿该导轨11移动;该手拉葫芦122与该猫头吊121连接由该猫头吊121带动移动。

该猫头吊121包括设置在该导轨11上的行走轮组件1211,以及安装该行走轮组件1211的安装板1212;该行走轮组件1211可设置在该导向槽中,并在该导向槽上移动,其包括设置在该导轨两侧的两组行走轮;每组行走轮包括安装在安装板1212上的两个行走轮;该安装板1212可供该导轨11穿设出,其底面可与该手拉葫芦122连接,以带动该手拉葫芦122移动。

该手拉葫芦122包括滚轮1221、设置在该滚轮1221上的链条1222、以及设置在该链条1222上的挂钩;该滚轮1221设置在该猫头吊121下方与该猫头吊121连接,具体地,其设置在该安装板1212下方,与该安装板1212连接,其可由该猫头吊121带动移动,该链条1222绕设在该滚轮1221上,且其与该挂钩连接,通过拉动未连接挂钩一侧的链条,可用于调节该挂钩的长度,以适配不同高度的发电机挡风板。该挂钩的开口处设有锁杆,其可防止掉吊起的挡风板坠落,且其具有自锁功能,便于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还包括至少两个吊梁组件13;该吊梁组件13可与该导轨11连接,用于将该导轨11吊起,其可包括两个吊梁组件13、三个吊梁组件13或者多个吊梁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吊梁组件13包括设置在该导轨11两端以吊起导轨11的第一吊梁组件131和第二吊梁组件132。

如图3所示,该第一吊梁组件131包括与该导轨11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1311,以及与该第一连接件1311连接用于悬挂的第一悬挂件1312;该第一连接件1311与该第一悬挂件1312之间为一体件,在同类型机组上使用时调节该吊梁组件131的高度可通过调整吊梁组件131上固定螺栓孔的位置来实现。第一连接件1311与导轨11为可拆卸连接,该第一连接件1311上设有承载导轨 11的第一卡槽1313,该第一卡槽1313呈T形。

如图2及图4所示,该第二吊梁组件132包括与该导轨11连接的第二悬挂件1321,该第二悬挂件1321用于悬挂,与该第一吊梁组件131配合将该导轨11吊起;在同类型机组上还可通过调整固定螺栓孔的位置,调节该吊梁组件132的高度。该第二悬挂件1321与导轨11为可拆卸连接,该限位件1322 可与该第二悬挂件1321一体成型,形成一体件;该第二悬挂件1321上设有以卡紧该导轨11的第二卡槽1323,该第二卡槽1323呈T形。该第二悬挂件1321 上设有防止导轨窜动的限位件1322,该限位件1322具有固定导轨11防窜动的功能,其可通过设置限位螺栓与该导轨11连接,以将该导轨11卡紧于所述第二卡槽1323中,从而实现限位防导轨窜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的实用方法:1)将该吊梁组件固定在发电机外定子内部顶端,调整第一吊装组件和第二吊装组件的位置,使其能够吊起发电机挡风板;2)调整挂钩高度,将发电机挡风板吊耳与挂钩相连,卸下发电机挡风板固定螺栓,收紧手拉葫芦的链条,使手拉葫芦承重;3)调整手拉葫芦挂钩长度,使发电机挡风板水平吊起,通过手拉葫芦滚轮将挡风板平移至发电机汽端端盖处;4)缓慢放底手拉葫芦的挂钩,至行车可吊处,通过行车将该挡风板放置检修区域。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挡风板专用吊具与原有技术相对的优势及有益效果:

1)节约时间:节约现场工期或大修关键路径4小时。

2)安全性高:有效降低现场误碰绝缘引水管及人员伤害的风险。

3)节约成本:缩短大修关键路径4小时,人力减少5人次.天;可以推广至同类型机组,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