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233发布日期:2019-01-08 22:1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筋材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架。



背景技术:

纤维筋材因其成本低,加工技术难度低,质地轻便,且性能好的优点,是目前建筑领域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新型筋材。

纤维筋材一般采用多股玻璃纤维绕制加工而成。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多股玻璃纤维的送料装置往往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多股玻璃纤维在汇集前发生发生摩擦,导致玻璃纤维输送不畅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纤维筋材生产过程中,玻璃纤维输送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玻璃纤维输送不畅,提供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架,包括用以放置玻璃纤维卷的放置台;在所述放置台上间隔设置多个走线架;玻璃纤维卷放置在相邻两个走线架之间;

所述多个走线架平行设置,每个所述走线架上均开设有走线通道;

上料架分为上半段和下半段;所述上半段为自第1至第n个走线架,下半段为第n+1至第m个走线架;

走线通道的设置规则是:

上半段:自上游至下游,第x个走线架自中间向左侧等间距设置x个走线通道,且按照自走线架中间向左侧数,第x个走线架上的第x个走线通道与第x+1个走线架上的第x+1个走线通道,直至第n个走线架上的第n个走线通道共线;其中x∈[1,n];

下半段:自上游至下游,第y个走线架自中间向右侧等间距设置y个走线通道,且按照自走线架中间向右侧数,第y个走线架上的第y个走线通道与第y+1个走线架上的第y+1个走线通道,直至第m个走线架上的第m个走线通道共线;其中y∈[n+1,m];

所述上半段和下半段上处于走线架中间位置的走线通道共线。

优选的,所述下半段的每个走线架的左侧均设置有n个走线通道。

优选的,所述走线架包括固定在放置台两侧的立杆和连接两立杆顶端的横杆,所述走线通道设置在所述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走线通道为开设在横杆上的水平通孔。

优选的,在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多组限位件,每组限位件包括两根限位桩,两根限位桩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走线通道。

优选的,上料架包括多层放置台;每层所述放置台上均设置有走线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上料架,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纤维束数量的需求,采用一组上料架,或者多组上料架并排组合,满足上料需求;

2)每组上料架上的相邻两个走线架之间的放置台上放置一卷玻璃纤维卷,玻璃纤维卷为自中心抽头;

3)上半段的穿线方式为,将抽头穿过当前走线架上中间位置的走线通道,然后依次穿过下一个走下架上自中心向左的第2个走线通道,直至第n个走线架上的第n个走线通道;然后将上半段的n股纤维束依次穿过下半段左侧相对应的走线通道,直至穿出送料加;

下半段的穿线方式与上半段相同最后穿出送料架,与上半段穿出的纤维束共同进入下一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上料架的上半段和下半段的走线通道设计规则类似于镜像结构,可以将多股纤维束分流,且通过自上游至下游的相应的走线通道倾斜共线,使得多股纤维束始终处于平行状态行走,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干扰,且每股玻璃纤维的始发点处于玻璃纤维卷的近似正上方抽出,使玻璃纤维从玻璃纤维卷中抽出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走线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架,包括用以放置玻璃纤维卷1的放置台2;一般会设置多层放置台2。在放置台2上间隔设置多个走线架3;玻璃纤维卷1放置在相邻两个走线架3之间。上下层放置台2也通过走线架3支撑分隔。

本实施例提供的走线架3为倒U型,具体为:走线架3包括固定在放置台2两侧的立杆32和连接两立杆32顶端的横杆33,走线通道31设置在横杆33上。

如图2、图3所示,走线通道31为开设在横杆33上的水平通孔。或在横杆33的上表面固定多组限位件,每组限位件包括两根限位桩,两根限位桩之间的空隙形成走线通道31。

走线通道31的设置规则是:

为了便于描述,将上料架分为上半段30和下半段300;所述上半段30为自第1至第n个走线架3,下半段300为第n+1至第m个走线架3;

走线通道31的设置规则是:

上半段30:自上游至下游,第x个走线架3自中间向左侧等间距设置x个走线通道31,且,按照自走线架3中间向左侧数,第x个走线架3上的第x个走线通道31与第x+1个走线架3上的第x+1个走线通道31,直至第n个走线架3上的第n个走线通道31共线;其中x∈[1,n];

下半段300:自上游至下游,第y个走线架3自中间向右侧等间距设置y个走线通道31,且按照自走线架3中间向右侧数,第y个走线架3上的第y个走线通道31与第y+1个走线架3上的第y+1个走线通道31,直至第m个走线架3上的第m个走线通道31共线;其中y∈[n+1,m];

上半段30和下半段300上处于走线架3中间位置的走线通道31共线。下半段300的每个走线架3的左侧均等间距设置有n个走线通道31,以便于上料的整齐性,互不干扰。

一种玻璃纤维上料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上料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纤维束数量的需求,采用一组上料架,或者多组上料架并排组合,满足上料需求;

步骤2.每组上料架上的相邻两个走线架之间的放置台上放置一卷玻璃纤维卷,玻璃纤维卷为自中心抽头;

步骤3.上半段30的穿线方式为,将抽头穿过当前走线架上中间位置的走线通道,然后依次穿过下一个走下架上自中心向左的第2个走线通道,直至第n个走线架上的第n个走线通道;然后将上半段30的n股纤维束依次穿过下半段300左侧相对应的走线通道,直至穿出送料加;

下半段300的穿线方式与上半段30相同最后穿出送料架,与上半段30穿出的纤维束共同进入下一工序。

上料架的上半段30和下半段300的走线通道设计规则类似于镜像,可以将多股纤维束分流,且通过自上游至下游的相应的走线通道倾斜共线,使得多股纤维束始终处于平行状态行走,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干扰,且每股玻璃纤维的始发点处于玻璃纤维卷1的近似正上方抽出,使玻璃纤维从玻璃纤维卷1中抽出更顺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