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5082发布日期:2018-12-25 20:2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野外植物资源调查是了解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进行植物品种保护、开发新的植物资源的基础手段,而样品采集是野外植物资源考察的重要环节;由于进行野外植物资源调查的区域一般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因此采集到需及时进行保存;为了便于保藏样品,一般的做法是先制成腊叶标本,然后再进行内业整理、分类检索和归档;制作腊叶标本的过程中,由于植物形态多样,并且通常含有较多水分,通常将其放入草纸中,然后在草纸两侧捆绑木条或者铁条加压,植物内的水分被草纸吸收,通过加压,将植物的形状固定;而为了尽快干燥植物样品,最大程度的保持植物的特征,需要按时更换草纸,将吸水的草纸替换掉;随着植物体内水分的减少,植物体变脆、易折断,更换草纸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植物掉叶、折断等情况,直接影响着后期物种的鉴定。

现有植物标本夹在使用时有诸多不足:(1)现有植物标本夹重而不轻便,在野外携带时极不方便;(2)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野外收集保存使用要求:用吸水纸压制植株前需对植株进行修整,即将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需尽量使标本既保持自然状态,看上去又很美观;对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则应进行浸制保存;在野外进行如此细致的工作,在缺乏平整工作台的情况下其操作难度将大大增加,且很容易破坏收集到的植物;(3)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必须去除标本中残留的水分,否则标本就会发霉长毛,甚至腐烂,严重影响标本的制作和保存;传统的干燥方法是通过多次更换吸水纸来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此方法要求每天更换1-3次吸水纸,连续工作一周以上,操作过程复杂,干燥周期长,野外需要携带大量供替换的吸水纸,效率低下,不适合野外植物资源采集与保存;(4)采集好的标本需放在通风干燥处,通风不足易导致标本发霉;(5)每采集收集一种植株都需对其进行采集信息备注,常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方便分类管理,现有采集记录方式没有和标本一同放置,回到实验室时还需对照查找,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本装置可在野外植物资源样品采集过程中保存植物样品,并可以对植物样品进行压制、干燥、分类管理、信息记录,有利于后期制作腊叶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解决现有植物标本夹在使用时存在的以下问题:(1)重而不轻便,在野外携带时极不方便;(2)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野外收集保存使用要求;(3)采集好的标本需放在通风干燥处,通风不足易导致标本发霉;且传统的干燥方法是通过多次更换吸水纸来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此方法要求每天更换1-3次吸水纸,连续工作一周以上,操作过程复杂,干燥周期长,野外需要携带大量供替换的吸水纸,效率低下,不适合野外植物资源采集与保存;(4)现有采集记录方式没有和标本一同放置,回到实验室时还需对照查找,增加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包括平台板,立柱,底板,背板,双肩背带机构,抽屉盒,隔板,收集夹,伸缩支腿,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通过立柱连接下方的底板;所述背板位于平台板一个侧面,且垂直连接平台板和底板;所述背板上设置双肩背带机构,由左右两个背带机构组成,每个背带机构包括卷收器,插板,背带,插扣;所述卷收器安装在背板上部,插板安装在背板下部,背带一端安装在卷收器内,背带另一端安装插扣,插扣与插板插接;所述抽屉盒下间隔设置隔板,隔板与立柱固定连接,两隔板间为隔板缝;所述隔板上设置通风孔一,通风孔一贯穿上下面,隔板上靠近抽屉拉手一边设置隔板缺口;所述收集夹包括下夹板,上夹板,吸水纸,登记纸,固定螺栓,螺母;所述下夹板为瓦楞纸结构,由上板,下板及夹在下板与上板间的波形瓦楞纸组成;所述上板设置通风孔二;所述下夹板四个角上设置螺栓孔;所述上夹板结构与下夹板相同,而上夹板的通风孔二设置在下板上,上夹板的通风孔二与下夹板的相对,通风孔二位于下夹板与上夹板夹持一侧;所述吸水纸夹在下夹板与上夹板之间,所述登记纸贴于上夹板的上板上表面;所述固定螺栓和螺母安装在螺栓孔处,将下夹板、上夹板、吸水纸夹紧为一个整体;所述收集夹放置在两隔板间的隔板缝中,且收集夹厚度略小于隔板缝高度,这样收集夹就可卡在隔板缝中,避免走动过程中收集夹掉落。

进一步,所述背带机构的结构与汽车安全带结构相同,可根据不同使用人的体型,拉出不同长度的背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下设置抽屉盒,抽屉盒内安装工具抽屉和标本抽屉,工具抽屉和标本抽屉设置抽屉拉手;所述工具抽屉和标本抽屉抽出方向相反,且抽出方向与背板面平行。

进一步,所述标本抽屉内分格;对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可进行分类存放。

进一步,所述立柱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安装伸缩支腿,伸缩支腿下端安装脚轮。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三边向外延伸遮盖下面的结构,与背板连接一边与背板齐平;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下方的收集夹,防止遇到下雨天气淋湿收集的标本。

进一步,所述脚轮为刹车脚轮,在地上使用本装置时防止本装置滑动。

进一步,所述工具抽屉和标本抽屉设置锁;防止背着行走过程中由于颠簸打开。

进一步,所述螺母采用蝶形螺母;无需工具就能通过手动操作,将收集夹打开和锁紧。

进一步,所述登记纸与上夹板大小相同,四角设置通孔,登记纸通过固定螺栓及螺母固定在上夹板的上板上表面;每个收集夹上放置登记纸可以清楚记录每个夹子内所采集标本的信息,方便后期整理区分,采用这种固定方式,登记纸取下时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登记纸下放置吸水纸,吸水纸与登记纸大小相同,四角设置通孔,吸水纸与登记纸通过固定螺栓及螺母固定在上夹板的上板上表面;为每个收集夹备用吸水纸,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本装置携带方便,拥有多种功能,将本装置放置于地上,通过调节伸缩支腿的伸出量使本装置平台板处于水平状态,在平台板上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修整,配合使用放置在工具抽屉内的工具,操作更加方便快速;将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分开存放在标本抽屉内,方便回去分类整理。

进一步,每个收集夹为一个单独的标本夹,其下夹板与上夹板间预先夹有吸水纸,且下夹板与上夹板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方式,这样装拆方便的结构在使用时具有诸多好处:(1)将固定螺栓和螺母拆下后,将修整好的标本夹在收集夹内,标本上下面有多层吸水纸,夹好后,安装固定螺栓和螺母,根据标本厚度,可方便地调节螺母夹紧程度;(2)更换吸水纸时,将固定螺栓和螺母拆下,使用固定在上夹板的上板上表面的备用吸水纸进行替换。

进一步,为了避免因通风不足而导致的标本发霉问题发生,同时提高吸水纸使用效率,将收集夹的上下夹板设置为通风多孔结构,可一定程度上吹干吸水纸,进而延长吸水纸的使用时间,减少吸水纸更换次数,这样需要携带的吸水纸量将相应减少。

进一步,为了方便回到实验室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每个收集夹上放置登记纸,可以清楚记录每个夹子内所采集标本的信息,方便后期整理区分。

本装置可在野外植物资源样品采集过程中保存植物样品,并可以对植物样品进行压制、干燥、分类管理、信息记录,有利于后期制作腊叶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抽屉盒内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夹结构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夹结构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夹结构爆炸图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夹结构爆炸图二。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夹板结构图。

图中:平台板1,立柱2,底板3,背板4,双肩背带机构5,抽屉盒6,隔板7,收集夹8,伸缩支腿9,脚轮10,背带机构5-1,卷收器5-1-1,插板5-1-2,背带5-1-3,插扣5-1-4,隔板缝7-1,通风孔一7-2,隔板缺口7-3,下夹板8-1,上夹板8-2,吸水纸8-3,登记纸8-4,固定螺栓8-5,螺母8-6,上板8-1-1,下板8-1-2,波形瓦楞纸8-1-3,通风孔二8-1-4,螺栓孔8-1-5,工具抽屉6-1,标本抽屉6-2,抽屉拉手6-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包括平台板1,立柱2,底板3,背板4,双肩背带机构5,抽屉盒6,隔板7,收集夹8,伸缩支腿9,脚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1通过立柱2连接下方的底板3;所述背板4位于平台板1一个侧面,且垂直连接平台板1和底板3;所述背板4上设置双肩背带机构5,由左右两个背带机构5-1组成,每个背带机构5-1包括卷收器5-1-1,插板5-1-2,背带5-1-3,插扣5-1-4;所述卷收器5-1-1安装在背板4上部,插板5-1-2安装在背板4下部,背带5-1-3一端安装在卷收器5-1-1内,背带5-1-3另一端安装插扣5-1-4,插扣5-1-4与插板5-1-2插接;所述抽屉盒6下间隔设置隔板7,隔板7与立柱2固定连接,两隔板7间为隔板缝7-1;所述隔板7上设置通风孔一7-2,通风孔一7-2贯穿上下面,隔板7上靠近抽屉拉手6-3一边设置隔板缺口7-3;所述收集夹8包括下夹板8-1,上夹板8-2,吸水纸8-3,登记纸8-4,固定螺栓8-5,螺母8-6;所述下夹板8-1为瓦楞纸结构,由上板8-1-1,下板8-1-2及夹在下板与上板间的波形瓦楞纸8-1-3组成;所述上板8-1-1设置通风孔二8-1-4;所述下夹板8-1四个角上设置螺栓孔8-1-5;所述上夹板8-2结构与下夹板8-1相同,而上夹板8-2的通风孔二8-1-4设置在下板8-1-2上,上夹板8-2的通风孔二8-1-4与下夹板8-1的相对,通风孔二8-1-4位于下夹板8-1与上夹板8-2夹持一侧;所述吸水纸8-3夹在下夹板8-1与上夹板8-2之间,所述登记纸8-4贴于上夹板8-2的上板8-1-1上表面;所述固定螺栓8-5和螺母8-6安装在螺栓孔8-1-5处,将下夹板8-1、上夹板8-2、吸水纸8-3夹紧为一个整体;所述收集夹8放置在两隔板7间的隔板缝7-1中,且收集夹8厚度略小于隔板缝7-1高度,这样收集夹8就可卡在隔板缝7-1中,避免走动过程中收集夹8掉落。

进一步,所述背带机构5-1的结构与汽车安全带结构相同,可根据不同使用人的体型,拉出不同长度的背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1下设置抽屉盒6,抽屉盒6内安装工具抽屉6-1和标本抽屉6-2,工具抽屉6-1和标本抽屉6-2设置抽屉拉手6-3;所述工具抽屉6-1和标本抽屉6-2抽出方向相反,且抽出方向与背板4面平行。

进一步,所述标本抽屉6-2内分格;对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可进行分类存放。

进一步,所述立柱2为空心结构,其内部安装伸缩支腿9,伸缩支腿9下端安装脚轮10。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1三边向外延伸遮盖下面的结构,与背板4连接一边与背板4齐平;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下方的收集夹,防止遇到下雨天气淋湿收集的标本。

进一步,所述脚轮10为刹车脚轮,在地上使用本装置时防止本装置滑动。

进一步,所述工具抽屉6-1和标本抽屉6-2设置锁;防止背着行走过程中由于颠簸打开。

进一步,所述螺母8-6采用蝶形螺母;无需工具就能通过手动操作,将收集夹打开和锁紧。

进一步,所述登记纸8-4与上夹板8-2大小相同,四角设置通孔,登记纸8-4通过固定螺栓8-5及螺母8-6固定在上夹板8-2的上板8-1-1上表面;每个收集夹8上放置登记纸8-4可以清楚记录每个夹子内所采集标本的信息,方便后期整理区分,采用这种固定方式,登记纸取下时更加方便;进一步,所述登记纸8-4下放置吸水纸8-3,吸水纸8-3与登记纸8-4大小相同,四角设置通孔,吸水纸8-3与登记纸8-4通过固定螺栓8-5及螺母8-6固定在上夹板8-2的上板8-1-1上表面;为每个收集夹8备用吸水纸8-3,方便更换。

上述便携式野外植物标本收集装置的使用方法:将本装置放置于地上,通过调节伸缩支腿9的伸出量使本装置平台板1处于水平状态,配合使用放置在工具抽屉6-1内的工具,在平台板1上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修整;将一些不便压制的浆果、块茎、块根分开存放在标本抽屉6-2内;每个收集夹8为一个单独的标本夹,其下夹板8-1与上夹板8-2间预先夹有吸水纸8-3,且下夹板8-1与上夹板8-2采用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方式,将固定螺栓8-5和螺母8-6拆下后,将修整好的标本夹在收集夹8内,标本上下面有多层吸水纸8-3,夹好后,安装固定螺栓8-5和螺母8-6,根据标本厚度,调节螺母8-6夹紧程度;更换吸水纸8-3时,将固定螺栓8-5和螺母8-6拆下,使用固定在上夹板8-2的上板8-1-1上表面的备用吸水纸8-3进行替换;将收集夹8放置在两隔板7间的隔板缝7-1中;收集完毕,通过双肩背带机构5背在背上;走在平地上时,可抽出伸缩支腿9支撑在地面上,行走更加轻松。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