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2327发布日期:2019-02-01 19:4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重装叉车是车站码头短距离搬运货物用的,针对有些需要起升到不同的层数且高度固定的作业环境,为了提高叉车作业效率,需要车辆配置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目前都是通过在门架上安装长度传感器,检测门架起升高度,并把高度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并在控制器软件里面设置不同的高度值,用于高度定位控制。这种操作存在如下问题:门架上安装长度传感器,长度传感器成本高,而且需要额外的控制器,再增加成本,而且由于门架振动大,长度传感器的故障率大,而且更换传感器需要进行长度标定和软件调试,需要维修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继电器控制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实现对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的定位控制的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四者的一端并联且该并联端通过熔断器FU1接+24V直流电,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的另一端与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的另一端与第四接近开关S4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二进线端、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二进线端、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二进线端、第四接近开关S4的第二进线端并联后接地,第一接近开关S1的出线端与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接近开关S2的出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三接近开关S2的出线端与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四接近开关S4的出线端与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共地;第一继电器K1的动触点通过熔电器FU2接+24V直流电,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与起升限制指示灯HL的一端相连,起升限制指示灯HL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b与第二继电器K2的动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K2的静触点c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二继电器K2的静触点d与第三继电器K3的动触点相连,第三继电器K3的静触点e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三继电器K3的静触点f与第四继电器K4的动触点相连,第四继电器K4的静触点g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四继电器K4的静触点h与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线圈的一端相连,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24V直流电由车载蓄电池提供。

所述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安装在驾驶室控制面板上。

所述第一接近开关S1、第二接近开关S2、第三接近开关S3、第四接近开关S4均安装在叉车外门架上,第一接近开关S1距离地面高度为H1,第二接近开关S2距离地面高度为H2,第三接近开关S3距离地面高度为H3,第四接近开关S4距离地面高度为H4,H4>H3>H2>H1,叉车门内架上设有用于感应第一接近开关S1、第二接近开关S2、第三接近开关S3和第四接近开关S4的接近开关感应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结构简单,成熟硬件质量可靠,而且成本低廉,选用了更加实用可靠的方案实现了功能要求。此外,本实用新型满足叉车起升到不同层数且高度固定的作业工况需求,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驾驶室内的高度定位开关,来控制叉车门架的起升高度,无需人为用眼去观察和调节高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重装叉车门架起升高度定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四者的一端并联且该并联端通过熔断器FU1接+24V直流电,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的另一端与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的另一端与第四接近开关S4的第一进线端相连;第一接近开关S1的第二进线端、第二接近开关S2的第二进线端、第三接近开关S3的第二进线端、第四接近开关S4的第二进线端并联后接地,第一接近开关S1的出线端与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接近开关S2的出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三接近开关S2的出线端与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四接近开关S4的出线端与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K2的线圈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共地;第一继电器K1的动触点通过熔电器FU2接+24V直流电,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与起升限制指示灯HL的一端相连,起升限制指示灯HL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b与第二继电器K2的动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K2的静触点c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二继电器K2的静触点d与第三继电器K3的动触点相连,第三继电器K3的静触点e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三继电器K3的静触点f与第四继电器K4的动触点相连,第四继电器K4的静触点g与第一继电器K1的静触点a相连,第四继电器K4的静触点h与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线圈的一端相连,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1、2所示,所述+24V直流电由车载蓄电池提供。所述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安装在驾驶室控制面板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S1、第二接近开关S2、第三接近开关S3、第四接近开关S4均安装在叉车外门架1上,第一接近开关S1距离地面高度为H1,第二接近开关S2距离地面高度为H2,第三接近开关S3距离地面高度为H3,第四接近开关S4距离地面高度为H4,H4>H3>H2>H1,叉车内门架2上设有用于感应第一接近开关S1、第二接近开关S2、第三接近开关S3和第四接近开关S4的接近开关感应块4。只有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得电,给叉车门架供油,才能实现门架的起升动作。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和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分别为高度H1、H2、H3、H4的高度定位开关,安装在驾驶舱内,用于驾驶员打开和关闭不同高度的定位控制;第一继电器K1为高度H1的控制继电器,第二继电器K2为高度H2的控制继电器,第三K3为高度H3的控制继电器,第四K4为高度H4的控制继电器;起升限制指示灯HL用于提示驾驶室,熔断器FU1、熔断器FU2分别为两路电源的保险。

如图2所示,叉车内门架2带有滚轮,嵌在叉车外门架1中,货叉架3带有滚轮,嵌在叉车内门架2中,可以上下运动。起升油缸的底部固定在叉车外门架1的下部,油缸的活塞杆沿叉车内门架2上的导程杆上下移动。活塞杆的顶部装有链轮,起升链条一端固定在外门架上,另一端绕过链轮与货叉架3相连。当活塞杆顶部带着链轮起升时,链条将货叉和货叉架3一起提起来,实现货物的起升。H1、H2、H3、H4为需要起升定位的高度。叉车起升货物时,叉车内门架2相对于叉车外门架1向上移动,接近开关感应块4分别触发第一接近开关S1、第二接近开关S2、第三接近开关S3和第四接近开关S4,利用外围控制电路实现起升高度定位控制。

在工作时,当需要起升到定位高度H1时,驾驶员按下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操纵阀杆起升门架,当门架起升到高度H1时,设置在H1处的第一接近开关S1闭合,第一继电器K1线圈得电,触电动作,切断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电源,从而限制门架起升,同时,起升限制指示灯HL亮起;

当需要起升到定位高度H2时,驾驶员关闭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并按下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操纵阀杆起升门架,当门架起升到高度H2时,设置在H2处的第二接近开关S2闭合,第二继电器K2线圈得电,触电动作,切断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的电源,从而限制门架起升,同时,起升限制指示灯HL亮起;

当需要起升到定位高度H3时,驾驶员关闭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和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并按下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操纵阀杆起升门架,当门架起升到高度H3时,设置在H3处的第三接近开关S3闭合,第三继电器K3线圈得电,触电动作,切断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电源,从而限制门架起升,同时,起升限制指示灯HL亮起;

当需要起升到定位高度H4时,驾驶员关闭第一高度定位开关SA1、第二高度定位开关SA2和第三高度定位开关SA3,并按下第四高度定位开关SA4,操纵阀杆起升门架,当门架起升到高度H4时,设置在H4处的第四接近开关S4闭合,第四继电器K4线圈得电,触电动作,切断门架起升供油电磁阀FV电源,从而限制门架起升,同时,起升限制指示灯HL亮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满足叉车起升到不同层数且高度固定的作业工况需求,驾驶员可以通过操作驾驶室内的高度定位开关,来控制叉车门架的起升高度,无需人为用眼去观察和调节高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选用的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