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014发布日期:2019-04-20 03:4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码垛输送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搬运码垛作业在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人工来完成这项工作,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性差等诸多的弊端,已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采用自动化的操作手段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机械手是搬运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做为直接的执行部位,本身的结构、重量、外形尺寸对整个机器人的工作性能和技术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有的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结构复杂,安装维护十分复杂,严重影响了码垛输送线的输送效率,降低了其生产效率,而且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维护十分方便,实现了自动将零件转移到垂直方向处输送线体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其中:包括第一传输线、连接板、推板、左导向轴、第一挡板、左直线轴承、第二传输线、第二挡板、右直线轴承、右导向轴、浮动接头、气缸、导板和基座,所述的气缸固定安装在基座的前侧面上,所述的左直线轴承固定安装在基座左侧安装孔,所述的左导向轴安装在左直线轴承里,所述的右直线轴承固定安装在基座右侧安装孔,所述的右导向轴安装在右直线轴承里,所述的左导向轴后端和右导向轴后端都固定安装在推板上,所述的气缸活塞杆末端通过浮动接头固定安装在推板上,所述的连接板固定安装在左导向轴前端和右导向轴前端,所述的第一传输线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第一挡板和导板都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线上,所述的第二传输线安装在导板的正前方,所述的第二挡板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线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推板为“L”形结构形式。

上述的气缸上安装有流速调节阀。

上述的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成90°夹角。

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第一传输线输送到右极限位置,气缸缩回原位带动推板将动产品输送到第二传输线上,推板经左导向轴和右导向轴实现运动的稳定性;随后,气缸伸出到后极限位置,实现了推板恢复到原位,等待下一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装维护十分方便,实现了自动将零件转移到垂直方向处输送线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传输线1、连接板2、推板3、左导向轴4、第一挡板5、左直线轴承6、第二传输线7、第二挡板8、右直线轴承9、右导向轴10、浮动接头11、气缸12、导板13、基座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码垛输送线自动移载装置,其中:包括第一传输线1、连接板2、推板3、左导向轴4、第一挡板5、左直线轴承6、第二传输线7、第二挡板8、右直线轴承9、右导向轴10、浮动接头11、气缸12、导板13和基座14,所述的气缸12固定安装在基座14的前侧面上,所述的左直线轴承6固定安装在基座14左侧安装孔,所述的左导向轴4安装在左直线轴承6里,所述的右直线轴承9固定安装在基座14右侧安装孔,所述的右导向轴10安装在右直线轴承9里,所述的左导向轴4后端和右导向轴10后端都固定安装在推板3上,所述的气缸12活塞杆末端通过浮动接头11固定安装在推板3上,所述的连接板2固定安装在左导向轴4前端和右导向轴10前端,所述的第一传输线1安装在基座14上,所述的第一挡板5和导板13都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线1上,所述的第二传输线7安装在导板13的正前方,所述的第二挡板8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线7上。

实施例中,推板3为“L”形结构形式。

实施例中,气缸12上安装有流速调节阀。

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1与第二传输线7成90°夹角。。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