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417发布日期:2019-04-20 03:4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中转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因此压缩式垃圾站的推广势在必行,垃圾中转站的推广和运用,既美化了环境,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蚊蝇的滋生,提高了车载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运行成本。然而现有的垃圾中转站不够美观,影响到市容,且在垃圾中转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废气和废水污染环境,对市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外形美观大方,接受垃圾时不存在噪音、废气和废水,且不会对市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垃圾中转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垃圾中转站不够美观,影响到市容,且在垃圾中转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废气和废水污染环境,对市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包括下支板、第一液压杆和中转室转轴,所述下支板的上方贴合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上方连接有升降架,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上方固定有上支板,且第一液压杆位于升降架的左侧,所述上支板的上方贴合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安装有中转室,且支撑杆的上方安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有城市家具,且城市家具的内部安装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的内部设置有开口,且垃圾箱的右端表面安置有垃圾箱转轴,所述垃圾箱转轴的下方连接有挡板,所述中转室转轴的右侧设置有顶盖,且中转室转轴位于中转室的顶端表面,所述顶盖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下方安置有第二液压杆。

优选的,所述下支板通过升降架与上支板活动连接,且升降架之间呈“X”字结构,并且上支板通过第一液压杆与下支板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支板的上端面与支撑板的下端面紧密贴合,且支撑板通过支撑杆与底板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杆分别与支撑板和底板垂直。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开口之间尺寸相吻合,且挡板通过垃圾箱转轴与垃圾箱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城市家具与垃圾箱之间呈包覆状结构,且垃圾箱通过连接管与中转室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通过转轴与中转室构成转动结构,且顶盖通过第二液压杆与中转室的右端面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外形美观大方,接受垃圾时不存在噪音、废气和废水,且不会对市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其中该垃圾中转站在垃圾转运车不转运时,包括在接收垃圾过程中,呈现在市民面前的是地面部分美观大方的城市家具,该垃圾中转站接收垃圾均在室内进行,该产品实现了垃圾中转站的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在接收垃圾时不存在噪音、废气和废水污染环境和扰民,该垃圾中转站压缩垃圾等过程,均在封闭地下进行。该垃圾中转站设计有专门的污水收存、净化、排放装置,该垃圾中转站只在垃圾车转运过程,才会连带地面城市家具一起升出地面,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将垃圾中转过程的扰民降到最小,该垃圾中转站所用电机、液压缸、升降架等专用设备均采购自德国专业设备,成熟、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支板,2、安装块,3、升降架,4、第一液压杆,5、上支板, 6、支撑板,7、支撑杆,8、中转室,9、底板,10、城市家具,11、垃圾箱, 12、开口,13、垃圾箱转轴,14、挡板,15、中转室转轴,16、顶盖,17、连接管,18、第二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密封性垃圾中转站,包括下支板1、第一液压杆4和中转室转轴15,下支板1的上方贴合有安装块2,且安装块2的上方连接有升降架3,第一液压杆4的上方固定有上支板5,且第一液压杆4位于升降架3的左侧,下支板1通过升降架3与上支板5活动连接,且升降架3之间呈“X”字结构,并且上支板5通过第一液压杆4与下支板1构成升降结构,需要对中转室8内的垃圾进行处理时,通过第一液压杆4的伸缩带动升降架3进行工作,从而将上支板5抬起,使支撑板6上的中转室8升至地面,再对中转室8内部的垃圾进行处理,上支板5 的上方贴合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上方固定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左侧安装有中转室8,且支撑杆7的上方安置有底板9,上支板5的上端面与支撑板6的下端面紧密贴合,且支撑板6通过支撑杆7与底板9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杆7分别与支撑板6和底板9垂直,支撑杆7对底板9提供了支撑作用,使其不会轻易倒塌,提升了该垃圾中转站的稳定性,消除了安全性上的隐患,底板9的上方固定有城市家具10,且城市家具10的内部安装有垃圾箱11,垃圾箱11的内部设置有开口12,且垃圾箱11的右端表面安置有垃圾箱转轴 13,垃圾箱转轴13的下方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与开口12之间尺寸相吻合,且挡板14通过垃圾箱转轴13与垃圾箱11构成旋转结构,挡板14在垃圾箱 11不需要接收垃圾时可以将垃圾箱11内部的异味进行阻隔,使异味不会通过开口12散出,避免了异味对环境造成影响,垃圾箱11需要接收垃圾时通过垃圾箱转轴13将挡板14转起,再将垃圾通过开口12送入垃圾箱11的内部,中转室转轴15的右侧设置有顶盖16,且中转室转轴15位于中转室8的顶端表面,顶盖16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17,且连接管17的下方安置有第二液压杆18,城市家具10与垃圾箱11之间呈包覆状结构,且垃圾箱11通过连接管 17与中转室8连接,城市家具10在该垃圾中转站不进行工作时展现在市民的面前,提升了垃圾中转站的美观性,同时可以对垃圾产生的异味进一步的进行隔离,垃圾箱11中的垃圾通过连接管17送入地下的中转室8中,使压缩垃圾等过程,均在封闭地下进行,实现了垃圾中转站的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顶盖16通过中转室转轴15与中转室8构成转动结构,且顶盖16通过第二液压杆18与中转室8的右端面相连接,通过中转室转轴15可以对顶盖 16的角度进调节,从而决定中转室8的开启和闭合,第二液压杆18对顶盖 16的位置进行了固定,节约了使用者对顶盖16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所耗费的人力和精力。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垃圾中转站首先将垃圾中转站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使底板9以下的部分均位于地下,且在第一液压杆4和升降架3将上支板5 抬起时,支撑板6与地面平齐,再通过中转室转轴15对顶盖16的角度进调节,从而将中转室8开启,第二液压杆18对顶盖16的位置进行了固定,城市家具10在该垃圾中转站不进行工作时展现在市民的面前,提升了垃圾中转站的美观性,再通过垃圾箱转轴13将挡板14转起,再将垃圾通过开口12送入垃圾箱11的内部,垃圾箱11中的垃圾通过连接管17送入地下的中转室8 中,使压缩垃圾等过程,均在封闭地下进行,挡板14对垃圾箱11内部的异味进行阻隔,使异味不会通过开口12散出,需要对中转室8内的垃圾进行处理时,通过第一液压杆4的伸缩带动升降架3进行工作,从而将上支板5抬起,使支撑板6上的中转室8升至地面,再对中转室8内部的垃圾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通过第一液压杆4和升降架3将上支板5收起,就这样完成整个垃圾中转站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