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标系统的供标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1219发布日期:2019-07-10 10:1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供标系统的供标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标机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供标系统的供标推车。



背景技术:

生产流程中,产品套(贴)标签工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供标一般选用挂式两卷标签轮流切换的模式,以饮料行业为例,现有的供标系统的生产速度(1.5L容量)在(18000-25000)bph,单张标签长70mm,其线速度在(21.0-29.2)m/min之间,以一卷标签长1500m计,约(51-71)min需停机接标切换一次,每次耗时1min;切换标签需设置一个人力;由此,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供标装置提高其效率的同时降低其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供标系统的供标推车,所述供标推车包括手推装置、托盘基座和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装置设置在托盘基座的一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托盘基座的下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托盘基座上设有用于安装供标组件的卡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基座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卡盘装置的安装孔,所述卡盘装置设置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盘装置包括轴承、转轴和转盘,所述轴承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转轴设置在轴承内,所述转盘设置在转轴上端并与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转轴和转盘均设有固定孔,所述轴承通过螺纹穿过固定孔与托盘基座固定,所述转轴与转盘通过螺纹穿过固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还设有第三传动孔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孔设有三个,所述第三传动杆与第三传动孔数量一致,所述第三传动杆设置在第三传动孔内,所述转盘通过第三传动杆与供标组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设有四个,所述四个滑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托盘基座的四角下端;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轮和用于安装滑轮的滑轮安装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安装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托盘基座下端的滑轮固定板、固定轴和滑轮安装板,所述滑轮安装板通过固定轴与滑轮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安装板设置为倒“U”字型形状,所述滑轮安装在滑轮安装板内;所述滑轮安装板上还设有固定滑轮的锁定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与滑轮安装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锁定滑轮的“L”字形状的锁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手推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推杆和与两个推杆固定连接的横向设置的U型推杆,所述两个竖向设置的推杆与托盘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竖向设置的推杆与托盘基座连接处设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然切换标签无须停机,提高其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力资源降低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等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推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供标推车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托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10-安装框 1-传动电机 2-控制电箱 3-拉标装置 4-缓冲杆

5-供标推车 51-手推装置 511-加强板 52-卡盘装置 521-轴承

522-转轴 523-转盘 53-托盘基座 54-滑动装置 541-滑轮

542-滑轮安装装置 6-供标组件 61-托盘组件 611-托盘 612-第二传动杆

7-限位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其中,以图1的方向为准。

如图1-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供标系统,包括安装框10,所述安装框10设有供标模块和拉标模块,所述供标模块设有供标装置、传动电机1和用于控制供标和拉标的控制电箱2,所述传动电机1设置在供标装置的正上方,所述传动电机1与供标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1与控制电箱2电气连接;所述拉标模块上设有用于缓冲接标时间的拉标装置3、若干个缓冲杆4和用于传递供标电机提速或降速信号的感应开关;首先,先将两个相邻的卷标头尾连接,卷标供置在供标装置,传动电机1带动供标装置转动,从而将供置在供标装置的卷标转出到缓冲杆4上再到拉标装置3上进行缓冲到贴标装置,感应开关感应到拉标装置3的拉标速度,从而将这反馈信息反应给传动电机1,传动电机1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转速,从而控制其供标的速度,通过拉标装置3和缓冲杆4给予换标的缓冲时间,无须停机,提高其供标效率。

传动电机1设置在安装框10的上板上,传动电机1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电箱2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拉标装置3包括上拉标组件和下拉标组件,所述上拉标组件设置在安装框10的上板的下部,所述下拉标组件设置在安装框10的底板的上部,所述上拉标组件与下拉标组件对称垂直设置;所述上拉标组件包括上固定框和设置在上固定框的上导向轴,所述上导向轴设有若干个,所述上固定框由上板和左右侧板固定连接形成,所述若干个上导向轴设置在左右侧板的之间;所述下拉标组件包括下固定框和拉伸滑动组件,所述下固定框内设有若干个下导向轴,所述上导向轴和下导向轴对称设置,卷标通过缓冲杆4再到上导向轴和下导向轴之间来回滚动缓冲,给予其缓冲的时间;所述拉伸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板、中部固定件和安装固定件,所述滑动板与中部固定件和安装固定件固定连接,滑动板与下固定框固定连接,其中,滑动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通过销件实现铰链连接,中部固定件安装在第一滑动板的下端用于支撑滑动板,防止其滑落,中部固定件由几个固定杆连接形成,其中滑动板夹在固定杆之间从而将其夹紧;安装固定件包括安装固定板和设置在安装固定板左右两侧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棍,其中,第二滑动板与棍固定连接,滑动板在滑动过程中可以沿棍滑动起到一个导向与限位的功能。

所述供标装置包括供标推车5和供标组件6,所述供标组件6设置在供标推车5上;供标推车5包括手推装置51、卡盘装置52、托盘基座53和滑动装置54,所述手推装置51设置在托盘基座53的一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54设置在托盘基座52的下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卡盘装置52设置在托盘基座53上;

所述手推装置51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推杆和与两个推杆固定连接的横向设置的U型推杆,所述两个竖向设置的推杆与托盘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竖向设置的推杆与托盘基座连接处设有加强板511;

所述托盘基座53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卡盘装置52的安装孔,所述卡盘装置52设置在安装孔内,卡盘装置52包括轴承521、转轴522和转盘523,所述轴承521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转轴522设置在轴承521内,所述转盘523设置在转轴522上端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轴承521、转轴522和转盘523均设有固定孔,所述轴承521通过螺纹穿过固定孔与托盘基座53固定,所述转轴522与转盘523通过螺纹穿过固定孔固定连接;

所述转盘523还设有第三传动孔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孔设有三个,所述第三传动杆与第三传动孔数量一致,所述第三传动杆设置在第三传动孔内,所述转盘523通过第三传动杆与供标组件6传动连接。

所述滑动装置54设有四个,所述四个滑动装置54分别设置在托盘基座53的四角下端;所述滑动装置54包括滑轮541和用于安装滑轮的滑轮安装装置542,所述滑轮安装装置542包括固定安装在托盘基座下端的滑轮固定板、固定轴和滑轮安装板,所述滑轮安装板通过固定轴与滑轮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滑轮安装板设置为倒“U”字型形状,所述滑轮安装在滑轮安装板内;所述滑轮安装板上还设有固定滑轮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与滑轮安装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锁定滑轮的“L”字形状的锁定块;当需要固定滑轮时,将锁定块往下压,将滑轮锁定,防止其移动,起到定位功能。

所述供标组件6设有若干组托盘组件61,所述若干组托盘组件61依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固定连接形成供标组件6,所述供标组件6上端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供标组件6通过传动组件与传动电机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盘和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设有三个,所述传动盘中间设有与电机的传动轴配合连接的第一传动孔和环绕第一传动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传动孔,所述第二传动孔的数量与第一传动杆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传动杆穿过第二传动孔与托盘组件61连接;通过电机的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转动从而带动供标组件6转动从而使供置在供标组件6的转动进行供标。

所述每一组托盘组件61均设有托盘611和第二传动杆612,所述第二传动杆612的数量和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数量一致,所述托盘611的中间设有通孔和环绕通孔设置的第三传动孔;所述第三传动孔设有六个,其中,三个第三传动孔用于安装本组的第二传动杆612,三个第三传动孔用于卡接其他相邻的第二传动杆612;其中,一组托盘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下端;所述设置在传动组件下端的托盘组件的第二传动杆与第一传动杆通过套接实现传动连接。

所述托盘611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两个圆孔对称的设置在托盘611两侧;其中,上下两相邻托盘的圆孔呈90°层叠。

所述供标模块还设有用于定位锁定供标推车的限位区,所述限位区的两侧设有限位轨道7和用于安装限位轨道的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由横向设置和竖向设置的安装板垂直连接形成“L”字形状,所述竖向设置的安装板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板,所述限位轨道7由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若干个棍形成,所述安装装置上还设有用于感应供标推车的限位开关,控制电箱通过限位开关感应到是否有推车,从而自动启动或停止实现自动供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